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速度型背越式跳高的教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近十几年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发展,是朝着助跑快、起跳快、衔接快的注重速度方面的技术发展的,是以速度为核心学习、掌握、完善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然而,目前我国体育院校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却忽视了快速助跑与快速起跳这一最核心的技术。笔者通过本实验以期对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起跳技术是背越式跳高的重难点,为了更好地解决跳高教学与训练中的实际问题,解决背越式起跳技术的难点,突破难点,本文以动力学为视角分析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探析跳高起跳技术的实质,以期为广大教练员学习、理解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提供新思路,为有效提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助力,为提高背越式跳高竞技成绩献策。  相似文献   

3.
刘鑫 《中华武术》2018,(2):41-42
背越式跳高技术长期以来都是当今国际跳高技术的主趋势,所以,当前无论在国内学校体育的田径教学,还是校外业余田径培训过程中,背越式跳高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专门技术之一。然而,在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真正运用和认识背越式跳高技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是由于当前很多人对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了解不到位,在理解上有许多偏差,致使不正确的技术普遍存在。迄今对背越式跳高的起跳尚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在体育界众说纷纭,对于起跳时与起跳后身体的力量供给未能够给予说明,因此许多培训人员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给学生讲解。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再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男子跳高基础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背越式跳高发展 趋势及特点 跳高,就是应跳得尽可能最高,背越式的出现是跳高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技术革命,对开发人体运动能力前进了一大步。目前跳高运动总体水平正处于稳定发展时期,从当前背越式跳高发展现状来看,其技术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速度为核心技术阶段,进一步开发人体潜在运动能力;二是采用和完善折叠式摆腿技术,动作更加简化;三是尽量减小“H3”的数值,使其变为正值,并把素质水平充分运用到动作中去。 二、培养敢跑敢跳意识为主,形成技术风格 (一)速度型迎合现代运动 技术发展趋势 “速度型”是当代背越式跳高  相似文献   

5.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技术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技术之一,弧线助跑技术的好坏、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成绩的提高。背越式跳高助跑技术的关键因素是助跑速度和弧形助跑路线。  相似文献   

6.
一、万能架、跳深在背越式跳高中的意义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特点是助跑快、起跳快、完成杆上一系列动作快。其技术重点是起跳,难点是跑与起跳的结合。在技术课教学中,只有选择一些恰当的专项练习和发展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才能较快地掌握并提高运动成绩。背越式跳高技术对初学者来说难度较低,易于掌握,助跑和平跑相类似,只是进入弧段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起跳的放脚动作是沿助跑弧线的切线方向与跳远放脚基本相  相似文献   

7.
充分运用高桌进行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题依据 自1968年第19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采用背越式跳高技术以2.24米的成绩获得冠军之后,背越式跳高作为一种简便、经济、实效的跳高技术便为世界各国跳高运动员迅速广泛采用。目前,在背越式跳高技术和训练方法方面,国内外专家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实验性研究,并有较为透彻的论述。从运动成绩上看,提高之快也是人们没有预料到的。但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一九六八年在墨西哥举行的十九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福斯伯里首先采用了背越式过竿的跳高技术,并且以二米二十四的高度取得了冠军。一九七三年美国运动员斯通斯用背越式跳高技术以二米三十高度刷新了由中国运动员倪志钦保持的二米二十九的世界纪录。到目前为止男子世界跳高纪录已达二米四十三是古巴运动员哈维尔·索托马约尔用背越式创造的。在短短二十年中,背越式跳高技术得到广泛运用,成绩提高了十四厘米,这在世界跳高史上可以说进步相当快。  相似文献   

9.
一、诱导训练的依据助跑快、起跳快是背越式跳高的重要特点,在快速助跑中顺利有效地完成起跳是背越式跳高训练的中心环节。众所周知,背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跳远助跑除了弧线区别外,在动作结构和速度要求上都十分接近,起跳技术也无明显差别,只是背越武跳高的腾起角大于跳远。基于这种原因,我们便有可能合理利用跳远的助跑起跳技术,在尽可能保持水平速度的情况下,不断加大腾起垂直速度,即通过采用适宜的手段方法逐渐加大腾起角,使之顺利过渡到  相似文献   

10.
我国跳高训练中应重视的几项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超 《中华武术》2004,(11):23-24
跳高作为竞赛项目起源于英国,开始动作技术比较简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跳高运动先后出现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多种形式,但现在多以背越式跳高的动作技术为主。1968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首创背越式跳高新技术,以2.24米荣获第19届奥运会的跳高金牌,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在1957年曾以1.77米的成绩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在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2.37米、2.38米和2.39米的成绩三次打破世界纪录。 目前我国男女跳高成绩不甚理想,与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还有很大差距,本人就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1968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首创背越式跳高新技术,并以2.24米获第19届奥运会跳高金牌,背越式跳高这项技术就被广泛地采用。由于背越式跳高表现出速度快和动作幅度大的技术特点,加上初级训练者身体素质与接受能力差,在训练中易产生下列几种伤害事故。一、助跑起跳过程中踝关节及脚跟受伤原因是背越式跳高采用弧线助跑,随着弧线半径的不断缩小,身体逐渐内倾,助跑速度逐渐加快,对踝关节的冲击力也逐渐增大。由于青少年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及小肌肉群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控制不住身体的内倾和平衡,场地如不平整,就容易造成踝关节扭伤(起跳脚踝关节…  相似文献   

12.
<正> “背越式”是一种优越的跳高姿势。随着现代背越式跳高水平的飞速发展,促使我们不断地去探索这种新姿势的内在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运动实践。现代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特点和核心是一切都要围绕着“快”字,即“三快”:助跑要快,起跳要快,过杆要快。本文就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从跳高运动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跳高运动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每当其过竿技术的改进,都伴随着跳高成绩的迅速提高。1986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首次采用背越式跳高技术以2.24米的成绩,夺得第十九届奥运会冠军后,背越式技术受到了田径界的普遍关注。接着在七十年代的跳高场上,两种跳高技术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这期间,斯通斯、亚辛科、阿克曼、西梅奥妮等分别用两种不同的姿势打破了世界纪录。随之而来,引起了田径理论界的一场大争辩。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十年之久。到目前为止,背越式跳高技术用事实逐渐确立其应有的地位。然而背越式技术与俯卧式技术相比较,究竟优在那里?为什么背越式  相似文献   

14.
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衔接技术原理及其训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背越式跳高运动学参数,构建了国内外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动作技术模型。借鉴力学理论,对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及其衔接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背越式跳高快速助跑起跳训练的练习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从分析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环节着手,指出背越式跳高腾空动作技术对最后落地缓冲的影响,阐明背越式跳高最后落地缓冲技术与成绩以及运动损伤的直接关系,解释了错误落地缓冲技术的原因和提出纠正方法,为最后落地缓冲技术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盛子平 《中华武术》2018,(12):30-31
小学阶段的业余训练中跳高主要还是以跨越式跳高为主的,但随着体育的不断发展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背越式已经逐渐取代了跨越式,但是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求较高,小学生相对于初、高中来说他更加难以正确地掌握其技术动作,但小学生爱模仿,柔软性好,这是初、高中学生不具备的,所以小学生在背越式跳高的四个基本技术动作上都能均衡发展,为初高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因为他的发展均衡,所以对运动员与教练员的要求也就提高了。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使小学生较快地掌握背越式跳高以提高学生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背越式跳高助跑和起跳的技术要点及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调了助跑和起跳是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核心环节,阐述了背越式跳高助跑和起跳的技术要点,设计了该环节技术训练的具体内容,指出了技术训练中的注意事项,旨在为背越式跳高的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现代背越式跳高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过杆技术,已经从“拱桥”式过杆技术发展成“卧7”式过杆技术。然而在教科书中一些教学过程被忽视,严重影响了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的掌握和提高,在此笔者将近年的教学心得与读者分享。一、注意解决从双脚起跳向单脚起跳背越过杆过渡时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强 《中华武术》2010,(8):50-51
跳高是一项以自身能力,通过一定运动形式,按照有关的规则,以克服高度为目的的运动项目。跳高技术曾有一个从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到背越式的演变过程。本人结合自己十几年来在学校课余训练中的实践,对青少年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技术逐步总结、探索,谈谈自己对有效提高青少年背越式跳高助跑和起跳能力的浅显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更不能忽略了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学法”。 一、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学生的学法是由以下部分组成。1、准备:在学习背越式跳高技术之前,学生应该做一定的准备,如: 情感:正确的动机,强烈的学习欲望; 知识:关于背越式跳高基本的知识与技术理论; 素质:一般的专项的身体素持,如速度、弹跳、协调性等; 2、接收:学习开始,学生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