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链接     
《新闻世界》2006,(11):21-21
《记档案》作为国内推出的惟一一档以记为嘉宾的人物谈话类节目,自2002年10月创办以来,一直坚持彰显镜头背后的镜头,凸现视角之外的视角,感动了多少电视观众与专家学,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中华新闻报》、《汇报》、《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世界》等报刊先后做了大篇的专访和报道,中国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的“新浪网”还将《记档案》评为“2003年度中最有特色栏目”。在全国性评奖中,《记档案》也屡屡中彩:2002年度荣获“安徽新闻一等奖和中国新闻三等奖”,2003年度荣获“安徽广播电视新闻奖十佳栏目奖”。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理论和业务研究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广播电视理论、业务研究工作处在起步、摸索阶段。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电视理论、业务研究工作陷于停顿。1977年至1999年,广播电视理论、业务研究工作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视听界》2008,(2):10-10
2007年12月15日出版的Ⅸ中国广播电视理论动态》总第160期刊登了2007年用稿排行榜。《视听界》以15篇的用稿(转载)量列排行榜第二位,仅次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中国广播电视理论动态》是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的内部半月刊,2007年度共有52家媒体入选用稿排行榜,涵盖期刊、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介类型,  相似文献   

4.
杨敏 《新闻前哨》2023,(3):50-52
《东方时空》栏目自1993年5月1日开办以来,陪伴国人近30载,它的播出让人们第一次直观深刻地感受到电视报道的震撼。当下在新媒体新技术的冲击下,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也引来改革发展的新契机。本文立足于探析《东方时空》栏目的发展之路,以此为广电着眼未来、把握新技术、建立新的业内生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第一部论述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的专著《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发展史》一书最近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发展史》以详尽的史料记录了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是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研究的奠基之作。这部著作的出版,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发展史方面的空白。全书60万字,编写工作历时8年,凝聚了几代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工作者的探索、追求、奋斗和奉献,是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工作者献给新世纪的珍贵礼物。《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发展史》出版  相似文献   

6.
如今,广播电视的创新并非易事,同样,对这种创新的年度盘点也有一定难度。假如我们可以把这种年度盘点视为一种年度评价的话,可以发现,用创新的指标来看,一些2004年还算创新的节目2005年退步了,也有一些节目2005年在我们的创新榜上又进了一步,比如,《超级女声》。  相似文献   

7.
韩泽 《视听界》2001,(4):48-48,29
两年多以前,江苏有线台在创办大型娱乐节目《非常周末》取得成功之后,不顾鞍马劳顿,立即转过身来,筹办另一大型节目《地球村》。这是与《非常周末》迥然相异的一个节目。《地球村》关注的是新闻话题的阐述,而不是寻找怎样让人开心的点子;它的参与者多为学者专家,而不是歌星笑星;它对观众的期待不是一屋子笑声,而是每个人的专注与深思。两年来,《地球村》与《非常周末》  相似文献   

8.
有幸拜读乔云霞的专著《中国广播电视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一种别样的感觉一直在脑海萦绕。关于中国广播、电视史方面的书籍,我读过不少;关于中国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的著作,我也看过一些。但像这部《中国广播电视简史》能够将史料梳述与理论研究巧妙地结合起来,实在并不多见。 《中国广播电视简史》这部书稿的问世别具意义。这是乔云霞在专题教学的过程中,实现教学与  相似文献   

9.
田东江 《新闻窗》2007,(2):128-128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在今年第一期杂志的“聚焦”栏目中,用6篇文章对2006年中国电视进行了较全面的扫描: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云南广播电视学会,《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辑部共同承办的。全国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交流合作会议。10月23日在昆明召开。会议旨在通过交流2003年以来全国各地广电学术期刊在办刊过程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果,探讨广电学术期刊如何拓展生存空间,形成合力,发挥整体优势,提高办刊水平和期刊质量,以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和广播电视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近期,各级各类广播电视媒体纷纷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播出了大量关于“建设新农村”的广播电视节目,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春节前后推出的“建设新农村”系列报道。综观新时期的这些有关“建设新农村”的广播电视报道,应该说,绝大多数都真实及时地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的最新进展。但是,也有一些广播电视节目把“建设新农村”的概念和标准简单化、公式化,导致新闻报道存在“失真”现象。这样不仅不能正确实施新农村报道的舆论导向,反而在农民心中产生了不好的负面影响。那么,广播电视媒体和广播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的民生新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各类媒体不但在传统新闻栏目中大大加重了民生新闻的分量,各大广播电视媒体还纷纷办起了民生新闻专栏。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江  相似文献   

13.
吴荻  王志龙 《东南传播》2014,(5):139-140
《广播电视学引论》是孙宜君、阎安近期出版的一本特色鲜明、富有新意的专著。其主要特点:1.紧贴广播电视学术研究和实践发展前沿,时代感强;2.内容系统全面,体例设计新颖、逻辑性强;3.综合多个学科理论,论证科学有力,有较强的学理性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志洋 《今传媒》2016,(9):138-139
《纪录片创作》是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检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课程之一。这门课程不但实践性较强,而且还涉及到社会、历史、传播等多个学科的综合知识,对授课教师和学生都有较高的难度。随着广电教育格局的改变,大量的实践课引入教学计划,对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也由新闻采写人向综合素质人才转变。在这当中《纪录片创作》课程的综合性对学生的培养不无裨益,同时也对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丁康权 《视听界》2000,(1):60-60
军人出身的虞国胜,他在金戈铁马声中写出了一篇篇号角阵阵的军营之歌;如今身为无锡广播电视局局长的他又在日新月异的新闻宣传的最前沿,在繁忙的公务之余,相继向新闻界同仁推出了《声屏扬帆集》、《视听求实录》等等理论著作。这些著作,特别是《视听求实录》,使读者读后对其思想和大手笔的动作有一种回味无穷的功效。“大家”才有大思路1999年6月9日,随着国家广电总局局长田聪明和无锡市委书记洪锦炘同时掀开红色的绸布,全国第一家广播电视集团在无锡诞生并正式运行。1.观念创新改革先行。《视听求实录》通篇是张扬着一种改革精神,一种勇于承担广电事业使命,并为之献身的精神。如发表在《中国广播》1999年第6期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电视观众能不能接受谈话节目?中国的电视观众又喜欢什么样的谈话节目?两年来我一直试图接近这个话题,也一直试图解读这个话题。1998年秋,因为公干我去了趟日本,住在东京一家叫做华盛顿的酒店里,出于职业的敏感闲下来没事就是拨弄电视。连续很多天看下来居然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就是东京播出的电视节目中很少有电  相似文献   

17.
18.
刘臻 《视听纵横》2007,(1):104-105
在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举办的首届中国(浙江)电视观众节上,由观众投票评选出来的新世纪五年来"观众最喜爱的十大电视剧排行榜"揭晓。这十部电视剧的依次排名为:《京华烟云》、《暗算》、《天下粮仓》、《武林外传》、《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乔家大院》、《长征》、《任长霞》、《汉武大帝》。  相似文献   

19.
“特别关注”刊发一组文章,主题是“广播媒体:政府与群众互动”。2月22日,广电总局在河北石家庄召开了全国广播电台政府与群众互动的热线类节目经验交流会。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肯定了河北《阳光热线》在加强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张振华就《阳光热线》类节目的时代价值与提升发表了看法,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兴盛介绍了《阳光热线》的做法和经验。他们的文章很值得一读。本栏另一篇文章的作者是曹仁义,他论述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城市零距离》——政府通过媒体和群众面对面执政的节目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由中广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评选工作日前结束。本次评选共分四大类别,由复评、终评两个阶段完成。徐光春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简史》、黄勇主编的《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获得特别奖,7部著作分获各类一等奖。其中,张振华主编的《中国广播电视新论》、廖祥忠著的《数字艺术论》、高鑫著的《电视艺术美学》获得基础理论类一等奖;究》、李新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