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家训是传统宗法社会长辈训诫子孙的修身齐家之言,主要包括为人处事和守业齐家两个方面.在守业齐家方面.着重告诫子孙节俭、勤劳、务本等观念,因而如何消费也就成了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传统家训文化中所提到的家庭消费观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主要体现在崇俭抑奢、量入为出和适度储备等几个方面.在古代社会,它曾对调节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促进家庭和睦、稳定社会起过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家训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家庭(族)长辈对后辈子孙的劝勉、训诫、教诲之言,反映了长辈对后辈的价值期许与规范要求。传统家训的内容主要有修身、齐家、治学、处事等事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伴随现代化演进,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结构以及教化理路开始瓦解,家训也不再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现代学校与家庭教育需要吸收传统家训在道德教化上的积极方面,需要立足现代社会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促进儿童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3.
古代家训是中国历代先哲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训诫后辈儿孙的家庭教育实录,是后辈为人处世和齐家守业的准则与规范,在古代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阐述着不同家庭的治家育子之道,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传统家训内容主要是修身、齐家、治国三方面,具有教化、凝聚家庭、社会治理的功能。利用这些功能,家训文化应用于当代乡村治理可从三方面着手:弘扬耕读文化,促进乡村建设;重塑伦理道德,助力建立新型乡村社会秩序;培养新乡贤,推动乡村社会治理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司马光家训是我国传统家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家训著作主要包括:<家范>、<居家杂仪>和家书(<训子孙文>、<训俭示康>、<与侄书>)等,其核心内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鲜明的德育特色,对公民道德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国家训诗发展最具巅峰时期在宋代,而宋代最具代表性家训诗人为陆游。陆游作品对当时的个人修身、齐家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富强。本文从文学、教育及社会三个方面着手,结合实际的情况,阐述其当代价值,以助力推动个人成长、家庭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宋代是中国古代家训发展的繁荣时期,而家训思想作为一种深入到家庭中的封建意识形态,最根本的目的是按照传统社会的礼法制度、伦理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对家族子弟进行教化,规劝子孙要恪守儒家伦理纲常,并为建立维护统治阶级利益需要的社会秩序服务。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家训的发展历程中,司马光的家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对宋及其以后的影响是深远的。司马光家训中的“治家”思想主要包括:“以礼为先”的治家思想、以圣贤为范的立家思想、以教子为本的兴家思想、以勤俭为务的持家思想、以睦亲为上的齐家思想等内容。深入研究司马光家训的精华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对于推动当代家庭美德建设,强化家庭的教化功能,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颜氏家训》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成为中国家训的开山之祖。其中不仅蕴含了对后世子孙告诫教诲,在家庭伦理方面建树卓然,还提出了作者对于社会和现世的思想价值。"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体现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看法。本文突破传统的从家庭伦理方面研究《颜氏家训》的角度,立足于《颜氏家训》的社会价值,对于颜氏家训中的社会思想进行剖析,对于当今的社会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最具活力的元素。"家和万事兴",古人历来讲求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传统家训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载体,包含着丰富的家庭和谐思想。中国古代家庭伦理关系的主干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妻顺",其他家庭关系是在这三者基础上的扩展和延伸。因此,中国古代家训中的家庭和谐思想主要表现在夫妻关系的和谐、亲子关系的和谐和兄弟关系的和谐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宋代家训诗文展示了文学家和理学家在教育子弟读书治学作文时对科举的妥协性和超越性。文学家一方面不得不指导子弟为科考写好时文,并做有针对性的训练。另一方面,也培养他们传统的文学创作能力,以绍承家学。理学家不仅批判,而且接受科举制度。虽然对科举的弊端甚为了解,对科举造成士子不学无术的困境深有体会,但他们亦不免参与科举。然而恪守道德心性之学的理学家,并没有为科举而止步,那些学术功底较为深厚、对理学较为看重者,亦能超出科举的窠穴,至少他们认为科举与治学是不矛盾的,并以此教育子弟。宋代科举视域下的家训诗文的双重特性,是宋代崇文抑武政策、家族制度转变等的重要产物。  相似文献   

12.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从传统孝道的核心内容入手,结合现代家庭中成员减少、子代依赖性强、亲子冲突严重、代际关系失衡、人情淡化等特点,从“养亲”“显亲”“谏亲”等方面论述传统孝道在现代家庭道德建设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日本人的姓     
据研究,日本拥有30万之多的姓氏,而一般平民拥有自己的姓只不过130年的时间。日本人的姓氏字数不等,发音书写复杂,甚至还出现了诸如“一”、“小鸟游”这样的珍稀姓氏。可以说作为单一民族的国家,日本的姓氏文化是绝无仅有的。其姓氏之多、姓氏之难、姓氏之怪即使对日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现代日本社会,其姓氏既有其显著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姓氏的使用方面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日本人的姓     
据研究,日本拥有30万之多的姓氏,而一般平民拥有自己的姓只不过130年的时间。日本人的姓氏字数不等,发音书写复杂,甚至还出现了诸如“一”、“小鸟游”这样的珍稀姓氏。可以说作为单一民族的国家,日本的姓氏文化是绝无仅有的。其姓氏之多、姓氏之难、姓氏之怪即使对日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现代日本社会,其姓氏既有其显著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姓氏的使用方面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湘西苗族婚俗众多,包括婚恋教育、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和气脸、合事歌、农事歌、排家饭、婚恋习惯法等重要内容。这些婚俗蕴含优秀的婚恋文化,对构建和谐婚姻家庭具有以下重要功能:培养为人处世技能,搭建幸福婚姻家庭平台;务实感情基础,奠定和谐婚姻家庭基石;倡导“和合”文化,树立和谐婚姻家庭观;崇尚勤劳互助美德,巩固婚姻家庭基础;约束族人言行,维系婚姻家庭稳定。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村的颜值,那么孝友家风则是该村的灵魂。偏僻闭塞的村居环境、耕读为本的生活方式、同祖共宗的家族治理是孝友家风产生的文化土壤。张谷英孝友家风的核心是孝,其内容和特征有敬老尊老;以孝顺为荣,隆礼重义;以和睦为贵,崇儒重教;以经史为宝,勤俭立身;以清廉为重,诚信向善;以忠厚相沿等方面。在当今社会,孝虽然不再成为全德,但仍然是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首德和元德,孝友家风仍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其合理内核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弘扬孝友家风,对于新时代推进家庭文明建设,深入有效开展家庭教育,加强家风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三十多年来,取得了重大历史成效,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显著提升、计生服务能力快速提高;但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也带来了明显的负效应,如:人口年龄结构倒梯形、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人口素质的城乡二元结构、独生子女风险家庭等问题。目前,中国人口基数依然庞大、人口控制任务依然繁重、人口素质依然有待提升。因此,就当下而言,计划生育政策仍需紧跟社会变迁而调整、修补与完善而非刻板僵化。  相似文献   

18.
传统家训是我国古代社会形成和繁盛起来的以治家和教子为目的的文化形式,它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到了唐宋时期,由于受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的影响,家训文化也进入了一个成熟和繁荣的发展时期,传统家训从内容到形式都较前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