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含混是<白鲸>永葆魅力的主要原因.所谓含混,即作者有意识地使文本具有不确定性和迷惑性.从构成上看,梅尔维尔在意义标志和主题设置上均采用了多重选择式手法,从而使文本具有开放性.<白鲸>含混的根源是梅尔维尔伦理思想的复杂性甚至矛盾性.含混也是一种审美效果和写作方式,是梅尔维尔对文学传统有意识地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红字》是最大特点是含混,所谓含混,即作者有意识地使文本具有模糊性,游移性,歧义性,从构成上看,霍桑在意义标志,情节设置和叙述中均采用了“多重选择”式手法,从而使文本具备开放性和迷惑性,从本质上看,本文的含混是作者世界观,神学观复杂性的体现,从文学渊源上看,是他对文学传统有意识地继承和扬弃的结果,借用荣格的理论,可以了解作者本人的潜在立场。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方文学艺术宝库的《圣经》,不仅本身具有独特的叙事技巧,而且还极大地影响了后世作家梅尔维尔的创作。梅尔维尔在其代表作之一《白鲸》中就运用了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圣经叙事技巧。本篇论文旨在从叙事学空间背景、隐喻的运用以及叙事的整体性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圣经文学是怎样投射在梅尔维尔《白鲸》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4.
论《白鲸》的项链式叙事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西方传统的三大叙事模式不同,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具有“项链式”叙事结构:线——主要故事,亚哈以复仇为目的的追捕白鲸的过程;珠子——植入主要文本的有关鲸类常识和捕鲸知识,以及插入的其它故事等。《白鲸》的叙事结构既有时传统的继承,也有时传统的突破,从而具有了西方现代小说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罗一丽 《考试周刊》2014,(10):19-19
《白鲸》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的经典小说之一。这部小说蕴含许多象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船长亚哈、白鲸莫比狄克和捕鲸船裴廓德号的象征意义,旨在让读者对《白鲸》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著名小说家赫曼·梅尔维尔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白鲸》中描写了"裴阔德"号与白鲸惊心动魄的搏斗,最后船被白鲸打翻,被大海吞没的命运。而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书记员巴特比》则描写了一个孤独寂寞,沉默寡言,性格怪僻,最后被社会吞噬的的巴特比。两部作品在大多数人物身上都采用了静态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这种独树一帜的方法,使作者及其作品在文学史上获得了难以取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作家梅尔维尔的《白鲸》中以实玛利的出海、亚哈的反抗和结局的安排都蕴含着存在主义对于存在、荒谬、自由、选择的哲学阐释,这既反映了梅尔维尔创作的前瞻性,又揭示其见解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解读《白鲸》的宗教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鲸》是19世纪美国小说家梅尔维尔的代表作。在文化传承的历史进程中,宗教文化深深渗入了西方人的文化方式、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影响着西方的意识形态。梅尔维尔受到了加尔文主义的影响,他信仰的是《圣经·旧约》中的上帝,认为人必须违背自己的意愿以遵从上帝的意愿。同时,他又对上帝充满了怀疑,把挑战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这个主宰一切、无所不能的神圣存在。梅尔维尔对上帝的质疑明显受到超验主义思想的启发,强调精神第一,主张发挥人的超验作用,将人上升到神的地位。《白鲸》中,作者的宗教观念远非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复杂的,难以确定的。本文拟结合19世纪美国社会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宗教意向,力图分析《白鲸》中不同的宗教倾向,并揭示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及其宗教意义对于理解美国文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上的探索--解读《白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鲸》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经典作品之一,它那光怪陆离的情节构思以及充满诡谲矛盾的奇特象征引起人们不尽的思考。《白鲸》折射出的是梅尔维尔对于19世纪上升时期美国社会所生产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哲理性、宗教性、批判性和悲剧性反思,而反思的根源便是所谓的现代化进程肇始以降西方文明就始终难以摆脱的梦魇似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0.
<正> 赫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1819—1891),十九世纪美国的著名小说家,以写海上冒险生活而著称。他的代表作《白鲸》描写了人与白鲸惊心动魄的搏斗,最后船被白鲸打翻,人被大海吞没的命运,而他的短篇小说《速写员巴特尔比》则描写了一个孤独寂寞,沉默寡言,性格怪僻的巴特尔比被社会吞噬的冷酷的现实。小说的主人公巴特尔比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本文仅从社会批评这个角度评述本篇小说及其主人公巴特尔比,以就教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白鲸》、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和福克纳的《熊》是世界文学史上三大著名的动物史诗。《白鲸》中"佩阔号"船长亚哈与白鲸莫比·迪克势不两立的殊死对抗,《老人与海》中桑迪亚哥与马林鱼、鲨鱼的冲突又和谐的关系,《熊》中猎人艾克对大熊老班的敬畏,都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象征,体现了美国文学丰富的生态意蕴。  相似文献   

12.
《白鲸》作为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作者的世界观。借助历史上以及麦尔维尔时代对命运问题的争论,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对命运的态度,揭示出麦尔维尔的命定论思想。  相似文献   

13.
黑色浪漫主义特性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麦尔维尔所创作的《白鲸》的重要特征。文章从亚哈的个人悲剧、死亡情节以及主题上的善恶冲突等分析了黑色浪漫主义的独特特性是如何在《白鲸》中体现的,表现了生与死,罪恶与黑暗等关于人性、命运、道德的重大主题。  相似文献   

14.
解读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塑造的亚哈这一人物形象,我们会发现很难对这位游离于正义与邪恶之间,集结了英雄与恶魔特质的复杂个体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本文仅从亚哈船长不向命运低头,敢于正视自己的残疾,敢于挑战比自己强悍百倍的莫比.迪克,敢于抛弃一切甚至生命去维护"人类的尊严"等这些闪光点,以及由于他的自私、偏执导致的悲剧结局来探讨这一人物形象对现如今读者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Herman Melville,with Moby Dick as his masterpiece,is a famous romantic writer.Moby Dick is a "bright pearl" in the literary treasury of the world.By allegorically depicting the cruel killing of whales by the Captain Ahab and other sailors in his whaling ship,and their tragically being drowned in the sea,the writer reveals that if humans are too selfcentered,we will inevitably be punished by nature.Start with the three states that humans get along with nature in Moby Dick,my thesis aims at exploring the transforma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as well as the edification that humans may gain from the tragic story.  相似文献   

16.
周明明 《海外英语》2012,(8):211-212,218
In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two ocean novels,Herman Melville’s Moby Dick and Ernest Hemingway’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have always been comparatively studied.Much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two protagonists,Ahab in Moby Dick and Santiago in The Old Manand the Sea,to praise their heroic spirit,which is shared with other commonly acknowledged heroes.However,unique heroic characteristics of Ahab and Santiago which are tinged with the time flavor are commonly neglected.Enlightenment,which took on different facets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and American social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stages contributed a lot to the forming of the two heroic styles.In conclusion,Ahab and Santiago,in the sense of the affirmation of one’s value and the defence of their dignity,are heroes,and meanwhile,their heroic behaviors are adapted to the whole atmosphere of a specific time stage.  相似文献   

17.
郑证因作于1941年的武侠小说《鹰爪王》,以宏大篇幅叙述单线故事,以“恩仇结”与“群英会”为纵、横结构线索,将情节叙事和文化叙事交织起来,形成了繁复与简约的良好结合,开拓了中国现代武侠小说叙事模式的新境界,对古龙、张艺谋等都有影响。这种风格,与麦尔维尔的《白鲸》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可以为当下小说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白鲸》是美国文艺复兴时期一部史诗般的文学巨著和璀璨明珠,展示的是亚哈船长为复仇而捕杀白鲸,最后人鲸共亡的悲剧。悲剧是世界文学最重要的母题之一。通过纵览世界悲剧文学的特点。阐述美国悲剧文学作品的特色,可以反映出关国个人中心主义意识向帝国扩张主义意识的过渡与转变中的民族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