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金是实验哲学的创始人。他认为,自然科学一开始就有两种形式:理论与实验。与此相对应,科学实在论也有两种形式,一是关于理论的实在论;二是关于实体的实在论。前者是为了说出世界的真相,与科学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因而是负载有价值的,很容易受到各种反实在论的批判;而后者是为了改造世界,是对世界的干预。当科学家运用理论实体制造出仪器,并测量到新的现象时,这个实体就成为一种工具,因而是存在的。文章考察了哈金的解构理论实在论和建构实体实在论的思维脉络,并剖析了他的实体实在论所带来的启迪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结构实在论是近年来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焦点之一。而为了理解结构实在论必须首先了解科学实在论。文章首先对科学实在论的论据、类型及其问题进行概要性讨论,指出它的主要论据是最佳解释推理和无奇迹论证以及因果解释推理和实验实践论证,并将科学实在论划分为科学理论实在论、理论实体实在论、实验实体实在论和结构实在论;然后对新兴起的结构实在论相关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作一个总体的评论,阐明结构实在论在当前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中的地位与作用,比较各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实在论,特别是认识的结构实在论和本体的结构实在论的异同,阐明它们的内容、历史、意义和存在问题,并认为拒斥实体的结构实在论是片面的、不完备的,主张建构一种实体的结构实在论来修正和发展结构实在论。  相似文献   

3.
传统科学实在论与科学的社会建构共享着表征主义的科学观。表征主义使“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陷入了一种“理性的危机”,即传统的科学哲学实在论把科学家看成是“理性傀儡”或“规范傀儡”,社会建构主义则把科学家变成了“利益傀儡”,结果使科学研究陷入不可自拔的认识是否能够真实地反映实在的“方法论的恐惧”之中。用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取代作为知识的表征的科学,给与“实在”以动态的、生成的、过程的解释,是消解这类“危机”,并拯救科学的社会建构理论的批判成果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4.
当代科学实在论与反科学实在论论战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当代科学哲学正陷入困境之中。其表现之一即科学实在论作为一种在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流派不断受到反科学实在论的挑战;二者经过了长期的论战,但都无法臣服对手,科学实在论的正统地位将不复存在,这对科学哲学的存在及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结构实在论有三个主要学派,它们在认识论或本体论上对结构概念的强调,有力地回应了反实在论对实在论核心论点的批判,但是其理论与论证过程仍有问题:主要表现在本体论基础、因果关系的协调和科学理论的演化与进步等方面。作为结构实在论第四个版本的相互作用实在论能较好地克服结构实在论上述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结构时空实在论是结构实在论思想运用于时空实在论研究的重要结果。文章从阐述结构实在论的方法论特征开始,继而分析了时空本体论争论中时空点的地位、结构实在论方法的可能优势及不足,最后探讨目前存在的结构时空实在论的主要形式及其方法论特征,指出一种语义概念下的整体主义方法论趋向。  相似文献   

7.
隐喻与科学实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探讨隐喻的指称和逻辑问题的基础上,初步介绍了一种“基于隐喻的实在论”,对当代科学实在论的隐喻建构进行了案例分析,试图从多个侧面说明隐喻与科学实在论的内在关联,并揭示二者之间某种本质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孟强 《科学学研究》2007,25(4):604-609
在当代的科学论中,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各执一端。为了打破僵局,芭拉德在玻尔的量子力学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作用实在论。作用实在论超越了以往的表象主义,以科学实践为中心,弥合了自然与社会以及主体与客体的鸿沟。在作用实在论当中,实在是科学实践所构造的结果,话语则是其中的重要维度之一。但作用实在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科学的客观性,客观性被改造为责任问题。如此一来,认识论与本体论在科学实践中得到了统一,科学从表象走向了实践,实在论与建构论的二元对立被超越了。  相似文献   

9.
普特南一生曾提出过多种实在论。我们认为,他最近的观点实际上仍是一种在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间的联合,即他先前所谓的"内在实在论"。要准确把握普特南内在实在论,就必须澄清他是如何克服形而上学实在论:即破除关于真理和理性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二分和破除事实和价值的二分。我们主要讨论"常识实在论"和"实用主义实在论"与"内在实在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为《现代反实在论新解》的第二部分,着重梳理与阐明现代反实在论的主流及其代表性人物,如戴维森、达米特、后期的普特南等。讨论的主题包括戴维森对库恩概念模式相对论的批评,达米特通过对真理观的重构而提出的反实在论思想,该思想又是怎样推进了逻辑实证论的反实在论纲领。笔者在文章最后提出诸如实在论反实在论这样的哲学争论,是否像帕菲特所说的那样为一种"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