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13年暑期档,真人秀节目出现了荧屏井喷,在诸多的节目宣传手段中,利用与节目有关的热点话题或事件进行事件营销被各大卫视和宣传机构广泛应用。本文以节目热点事件为例,分析电视节目事件营销的特点、生命周期以及电视节目事件营销的消费心理,解析电视节目频繁进行事件营销背后的文化再循环现象。  相似文献   

2.
2013年暑期档,真人秀节目出现了荧屏井喷,在诸多的节目宣传手段中,利用与节目有关的热点话题或事件进行事件营销被各大卫视和宣传机构广泛应用。本文以节目热点事件为例,分析电视节目事件营销的特点、生命周期以及电视节目事件营销的消费心理,解析电视节目频繁进行事件营销背后的文化再循环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电视产业发达的美国,作为商品身份的各类电视动画节目在营销手段上层出不穷。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福克斯公司旗下有"荧屏常青树"之称的电视动画《辛普森一家》,该系列剧集除了文化艺术上的成就之外,还凭借出色的营销经验闪耀竞争激烈的美国荧屏近乎三十年。《辛普森一家》的营销团队成功采用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在品牌构建、媒介整合与价值链开发等步骤上发展成熟,亦为我国国内动画的市场运作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如:超前的新媒体应用意识、跨媒介的资源整合、与优质品牌强强联手、充分开发产业链、保持媒体曝光率以及树立统一的品牌形象等。  相似文献   

4.
林台 《今传媒》2015,(1):113-114
在产业化发展中,电视节目为提高利润,片面追求高收视率、高市场份额,造成电视节目低俗化现象屡禁不止。但《最强大脑》掀起了一股收视狂潮,它在时下火热的歌唱类真人秀节目之外开辟了一档以展示科学与脑力为主要内容的真人秀电视节目,给荧屏前的观众耳目一新之感。其可圈可点的背后,给电视真人秀节目制作带来了许多思考。文章试图从电视节目营销、制作、内容三方面阐述《最强大脑》的成功之处,给时下真人秀节目的创办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及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大数据已经深入到我国社会各行各业,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电视行业特别是收视率调查,电视媒体开始重新思考和探索全媒体环境下的电视节目发展路径。在此背景下,电视节目现已不局限于电视荧屏这一"大屏",电脑屏幕"中屏"、手机等移动媒体"小屏"终端分散着传统电视节目视频的受众,单一以电视终端为收视调查的手段,已难以准确反映全媒体环境下的收视结果,重建收视率调查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文化类电视节目是我国电视媒体中的重要节目类型之一,当前电视文化类节目的营销手段落后,造成文化类节目总体收视率不高。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电视文化节目经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电视文化节目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国电视节目的创作不断加大文化的含量,一些文化价值较强的节目的热播兴起了电视荧屏的“国学风”。这种现象的勃兴,应从文化现象、文化价值、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四个层面去观察和思考。电视荧屏“国学风”的勃兴,是近年来低俗浮躁之风盛行的中国电视的一剂良药,对我国文化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好声音》的整合营销为例,论述了节目的品牌营销必须以观众为中心,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在分析观众的心理与需求的基础上,再进行节目的定位与包装,树立节目的风格与整体形象,从而吸引观众的眼球。节目的广告营销要寻求企业与电视节目之间的品牌共赢,做到"用一个声音说话"。节目的信息传播要与观众进行有效的互动,让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节目信息的主动传播者。电视娱乐节目还需要多种营销媒介的整合运用。电视媒体必须将网络营销、活动营销、话题营销等多种传播媒介综合运用,形成一种营销传播的合力,并注重节目的品牌延伸,实现立体式营销,从而传递一致的节目信息,打造节目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9.
电视方言节目的文化成因与文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荧屏上近些年出现了很多方言节目,虽然国家广电总局曾发文"约束"或"禁止"电视节目主持人以及电视剧使用方言,意在规范媒体的语言文字使用,但这些禁令引起了较大的争议,电视节目中的方言现象也并未因此而停止.  相似文献   

10.
张彦会 《新闻世界》2013,(12):36-37
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近几年,新一轮的形态各异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开始出现在各大荧屏之上。《星跳水立方》和《中国星跳跃》是2013年两档明星真人秀跳水类节目,在延续"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基础上又增加新的元素,"身体消费"现象一时成为荧屏上的热议话题。本文对消费文化视域下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身体消费"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生活的日趋多样化,社会矛盾的不断增加,把普通人的情感经历推向荧屏,成为电视的一种表现形式,这就是风靡电视荧屏十多年的一种节目形式--电视情感类节目.1993年中央电视台开办的<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开创了我国情感类电视节目的先河.  相似文献   

12.
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给我国电视节目的营销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为我国处于尴尬地位的农业电视带来了发展机遇。文章就农业电视发展过程中的节目营销问题做了实事求是的分析,为对农电视的品牌建设和新媒体战略提出了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竞争激烈的美国电视市场中,长期以来都由CBS、ABC、NBC和FOX四家全国电视网"唱主角";但在2006年,随着以标榜"时尚、青春"理念的CW电视网的成立,美国电视业形成五大全国电视网竞争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从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看电视谈话栏目的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丽娜 《视听界》2004,(5):35-37
自1996年3月16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出台以后,谈话浪潮席卷中国荧屏。从湖南卫视的《有话好说》,到上海卫视的《有话大家说》,“说”得不亦乐乎。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180多个谈话节目,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手拿遥控器不停地辗转徘徊于各个谈话节目之间。谈话栏目亲切的风格、低制作成本,使它成为荧屏的新宠。如此众多具有相同节目形态的栏目,除了在栏目定位、选题策划上形成差异化竞争外,栏目营销在塑造品牌形象、培养观众忠诚度方面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电视经营的一般流程是:以恰当的性能价格比,投资购买和制作出优质电视节目,从而尽可能多地吸引目标观众,  相似文献   

15.
杨柳 《今传媒》2016,(12):71-72
在新媒体大力发展的当今,微博营销成为电视真人秀节目重要的宣传、推广手段.而作为首档与微博雷达有深入合作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极限挑战》在传播特性、文化氛围等方面都实现了高度的契合,通过微博平台丰富与推动了节目的发展,促进了电视节目社交化进程.本文以东方卫视《极限挑战》节目为例,概述了其成功的历程,分析了节目微博营销的重要手段,并探讨了新时期电视真人秀节目微博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陈硕 《视听界》2013,(5):90-92
一个新颖、高收视率的电视节目模式,能够延长电视内容产业链,成为电视产业新的价值补偿方式,而围绕节目模式的创新将会增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4C理论为基础,结合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消费者、成本、便利和沟通,分别阐述电视节目模式的营销策略,并提出引进节目模式对中国电视产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黄鑫 《新闻窗》2008,(1):41-42
环顾当下的电视荧屏,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我国目前的电视节目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对此,无论是媒体的从业者还是理论界的学者,他们从电视的媒介属性、电视节目生产的商品属性、电视和其他媒介之间的关系及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人手,进行了认真而又深入的研究,找到了电视节目同质化形成和存在的诸多原因并达成较为一致的共识——创新。诚然,创新是一定要进行的,但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创新,从而很好的避免同质化现象的消极影响,实现电视节目制作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却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18.
以湖南卫视在2013年推出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为个案,探析了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媒体如何跨越不同形态的媒介展开营销。通过进行文本分析和对节目观众进行深度访谈,获得的主要发现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媒介平台的多样化要求传统媒体的营销必须考虑分众市场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爸爸去哪儿》以亲子关系的主题作为营销起点,以节目品质作为营销基石;巧妙利用社交媒体和视频网站等数字化平台吸引公众关注,激发了粉丝经济的效应;并结合不同媒介平台的特点开发衍生产品,最终成为横跨电视荧屏、电脑屏幕、手机屏幕和电影银幕的多屏品牌。1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当前中国电视节目生产所处的背景切入,在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电视节目生产的影响框架,阐述了电视节目生产过程中政治框架与市场因素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电视节目生产的广告取向。本文以较大篇幅介绍了笔者关于电视节目策划生产与广告营销相融合的思考。以北京电视台近年来节目生产与经营的实际案例为例,从电视节目生产流程的"五个环节"入手,系统分析了节目生产和项目策划中的广告营销方式,并探寻总结其中可供借鉴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17年现象级文化电视节目《朗读者》为例,统计分析在节目播出期间,节目中以及官方微博、微信平台中出现的相关图书在当当网上的排名变化,从三个方面分析文化电视类节目对图书销量的影响力:①对图书销量产生的即时效应;②对哪些类型的图书销量影响更明显;③不同的媒介对图书销量的影响差异;并进而探析出版机构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参与营销的三个关键节点及相应的营销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