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抗性项目运动是人与人直接接触,对抗性激烈,竞争性强,比赛中既有力量的较量也有智慧的相争,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在大型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要想夺取全国冠军、亚洲冠军和在世界级比赛中取得好的运动成绩,靠实力,但也靠良好的心理状态来促进体、技战术水平,身体素质潜力的充分发挥.通过实际例子说明优秀运动员心理水平在比赛中的重要性,提出比赛环境、比赛对手和比赛的胜负是运动员赛前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的影响因素;总结出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教学比赛和实战?观看比赛和训练录像?音乐放松?赛前心理的动员等方法和手段,旨在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水平,打出好成绩,实现赛前预定的比赛任务和指标.  相似文献   

2.
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训练是采取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给运动员心理上施加影响的过程。在训练或比赛的条件下,能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使之达到最佳的运动水平。体操运动进入八十年代后,比赛竞争得更加激烈、紧张。尤其是在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一方面是比技术,另一方面是比心理。谁的心理稳定性高,技术就发挥好,就能取得胜利。如1983年在布达佩斯举行的第2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当时中国男子体操队与苏联队水平很接近,在第一轮的规定动作比赛和自选动作前五项的比赛两个队的  相似文献   

3.
以山东中医药大学武术队12名运动员作为测试对象,对赛前训练前后和比赛前后的心理焦虑指标进行了监测,分析运动员对比赛产生焦虑的状状况,结果表明:武术套路运动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会出现心理焦虑,运动员在集训前焦虑水平最高,比赛后焦虑水平最低,特别是躯体焦虑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全队的焦虑水平则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足球比赛,场上情况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加上守门员在比赛中的特殊位置和特殊作用,其心理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不同的守门员参加比赛的动机水平不同,气质性格不同以及比赛经验和比赛环境的不同,他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也不尽相同。下面就守门员在比赛中一般规律性的心理状态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现代排球比赛的竞争激烈程度大大增强,不仅对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而且要求运动员生理上心理上承受极大的负荷,特别是比赛关键时刻,是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考验。因此心理状态对运动训练、体育比赛的影响极大。在集体项目中,心理状态与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有密切关系,具有第一流技术、战术水平和体质的比赛队之间的比赛胜负,将取于他们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一、赛前心理训练 赛前心理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以便在紧张的比赛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技术和战术水平,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7.
许靖 《精武》2013,(21):26-27
乒乓球运动,既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高超的技术,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兵乓球比赛中,其成绩水平受心理训练因素影响较大。目前来看,虽然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训练水平较高,取得的比赛成绩也较为理想,但由于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特点,他们在比赛和训练中的心理表现和心理水平还很不成熟,而且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就乒乓球心理训练的概念、作用、内容、影响因素;青少年乒乓运动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具体内容以及训练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和访问法对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情绪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跆拳道比赛中除了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较量外,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得出结果在激烈的比赛中,对运动员水平发挥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心理情绪的变化,稳定的情绪是比赛中技战术正常发挥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时下的中老年人经常要参加社会活动,或举行各种各样的比赛,这就给中老年人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心理训练。心理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训练之一,它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赛前心理训练。心理训练培养选手在训练和比赛中具有稳定的,适合的心理状态,促使训练的质量提高以及在比赛中发挥出较好的运动技能水平,创造优异的成绩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篮球运动技术、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篮球比赛越来越激烈。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消耗大量的身体能量,而且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代篮球比赛决定胜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在提高技、战术水平的前提下,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进行早期心理训练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心理训练就是使运动员掌握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以获得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训练和比賽,从而创造出优异的成绩。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在技术战术上表现为速度快、技巧性强、变化快而复杂。比赛方式又是以一对一的比赛为主,比赛气氛的紧张程度,比赛对手和打法的不同,比赛中的领先与落后,比赛后的胜利与失败等,这些条件的变化都很容易使运动员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障碍,使运动员情绪的稳定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大量的事实已经说明,在体力、技术战术水平相当的比赛中,其胜负往往取决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取决于能否最大限度地去动员人体各种积极的心理因素,使运动员精神饱满、情绪稳定、斗志旺盛地投入比赛。因此,大力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迅速提高心理素质水平,已成为训练  相似文献   

12.
举重比赛是个人项目,受比赛环境、试举次数与时间、裁判规则、竞技对象等的限制,成功与失败只在一瞬间。有队员平时训练水平相当高,但比赛时不一定能发挥出来,因此要在比赛中发挥最佳水平,光靠体力、技术还不够,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所以赛前如何掌握、调整时间和心理状态是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3.
篮球裁判员临场心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篮球运动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强队之间的实力十分相近,比赛的公正性、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场 裁判的心理优势,特别是关键比赛更是如此,研究和掌握临场裁判在比赛中的心理状态,对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有重要 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方敏 《游泳》2010,(4):46-47
跳水是一项复杂多变的体育项目,运动员的心理极易受干扰,从而影响到比赛成绩。因此,跳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一直受到跳水界以及一些教授的重视,并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少年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的心理表现和心理水平却往往被忽视。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心理特点及其表现、影响其心理发挥的主要因素,如何加以改进和提高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心理训练的作用心理训练的主要作用就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促进其心理过程的不断完善,获得较高水平的心理能量储备,形成运动员良好的个性心理,适应训练和比赛的需要,为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和创造优异成绩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当今世界运动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运动竞赛,不仅是双方运动员身体、技术、战术和心理的竞争,同时也是双方教练员斗志斗勇的心理较量。尽管教练员没有直接上场参加比赛,但无论是在平时培养,训练运动员方面,还是临场指挥比赛方面,都实际参加了比赛。因此,运动竞赛中,教练员的心理状态——情绪稳定与否,心理水平的高低及控制能力的强弱,无疑将直接影响运动竞技成绩。  相似文献   

17.
篮球运动在技术、战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对运动员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多学科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化、系统化的训练,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具备充分发挥技术、战术水平的心理素质,即使一个技术、战术、身体素质水平很高的篮球运动员,若对训练和比赛中所必备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不协调,平时缺乏必要的心理训练,在重大的比赛中也很难发挥出应有的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一、赛前心理训练的意义击剑是一对一的激烈的对抗比赛项目。比赛时运动员要经历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优秀的击剑运动员在良好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一定的心理训练,从而在心理上适应紧张的比赛情况,更好的发挥技、战术水平。通过赛前心理训练,使击剑运动员在高水平比赛激烈交锋的极其困难条件下,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心理上处于稳定的、积极的、充满信心的状态,从而保证在比赛中发挥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跨栏比赛中,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对比赛成绩的作用和地位尤为突出。本文是通过分析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和意义、跨栏运动比赛的心理特征以及影响心理变化的因素,为青少年跨栏训练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促进青少年跨栏运动员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郭露露 《精武》2012,(6):8-10
本论文研究目的是解决国内男子摔跤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不稳定因素,日前男子摔跤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无法发挥真正的实力,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通过对国内男子摔跤运动员比赛中心理因素的调查分析造成心理不利因素的原因,解决问题以保证在今后比赛中更好的发挥党技水平,全面提高国内男子摔跤运动员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