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中国山东、河北、广西三省的农村调查数据,分析父母受教育程度在对孩子学习设施投资和与子女互动时间投入方面的影响,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对教育投资的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在中国农村,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在子女教育投资方面并不存在用“学习设施投资”替代“与子女互动时间投入”的现象,相反,随着父母受教育程度提高,对子女的学习设施投资和与子女互动时间投入同时增加.研究还发现,父亲受教育程度在对子女教育投资影响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而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在子女学习设施投资方面更加偏爱女孩.  相似文献   

2.
家庭背景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背景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对子女受教育程度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父母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社会资本三者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共同对子女受教育程度施加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3.
从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三方面分析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学校的层次、类型存在差异,基础阶层子女在一般公办本科院校和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较易获得入学机会;在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社会阶层差异与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均最小;当父母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背景时,其子女进入各层次、各类型高等学校的机会均有大幅提升;家庭收入高低对子女是否进入民办性质的院校学习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三方面分析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学校的层次、类型存在差异,基础阶层子女在一般公办本科院校和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较易获得入学机会;在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社会阶层差异与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均最小;当父母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背景时,其子女进入各层次、各类型高等学校的机会均有大幅提升;家庭收入高低对子女是否进入民办性质的院校学习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所收集的10~15岁青少年样本,本文考察了父母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青少年教育期望”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城乡差异.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都通过父母参与这条路径间接作用于子女对自身的教育期望.分城乡来看,本文所关注的父母参与的两个雏度——学业期待和日常关怀——有效解释了城市家庭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而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参与也部分解释了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本文还对父母参与在城乡样本中差异化的中介作用给出了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本研究对农村父母外出务工与留守子女初、高中阶段辍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父亲外出务工会显著降低留守子女初、高中阶段的辍学概率,母亲外出务工则会显著增加留守子女初中阶段的辍学概率。此外,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留守子女的初、高中阶段的辍学概率;与那些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留守子女相比,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留守子女越不容易辍学;家庭子女数和机会成本会提高留守子女初中阶段辍学的概率。因此,为降低农村中学阶段子女辍学率,政府应当增加农村妇女当地就业机会以减少母亲外出的影响、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使随迁子女能获得同等的教育机会,并为高中阶段和多子女家庭提供教育补贴。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父母教育焦虑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影响及父母心理控制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对619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父母教育焦虑与父母心理控制呈显著正相关、与青少年人际关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人际关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父母心理控制在父母教育焦虑与青少年人际关系质量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为预防父母教育焦虑对子女不同方面的影响提供了新思路:父母应积极培养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避免自身的教育焦虑影响子女的人际关系质量;相关机构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实践中,应把家庭教育环境作为重要的干预维度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心理量表的研究方法,对Walker,J.M.T.等人父母卷入的量表进行编译,在江苏省3市4所小学进行测量,以探讨江苏省父母教育卷入的程度因素之间的影响。结论:(1)江苏省家长的教育卷入水平总体偏高。(2)母亲比父亲在认知上拥有更多的效能感。(3)父母卷入程度与子女成绩显著相关,卷入越高,子女成绩越好。(4)家庭收入显著影响父母的角色建构与知觉。(5)江苏家长较高的认知卷入水平与实际上的卷入水平并不匹配。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心理量表的研究方法,对Walker,J.M.T.等人父母卷入的量表进行编译,在江苏省3市4所小学进行测量,以探讨江苏省父母教育卷入的程度因素之间的影响。结论:(1)江苏省家长的教育卷入水平总体偏高。(2)母亲比父亲在认知上拥有更多的效能感。(3)父母卷入程度与子女成绩显著相关,卷入越高,子女成绩越好。(4)家庭收入显著影响父母的角色建构与知觉。(5)江苏家长较高的认知卷入水平与实际上的卷入水平并不匹配。  相似文献   

10.
父母的教育观念通常指父母在教育和培养子女的过程中,在儿童发展、教育方式、教育途径、子女的可塑性、成功教育的信心、对学校教育等方面所持的观点.该研究采用对鸟鲁木齐市四所幼儿园的254名家长(其中母亲180人,父亲74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父亲比母亲更赞同环境决定的教育观念;家长对孩子上学及择业的期望很高;父母教育观念的维度配对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向衡水市5所幼儿园发放220份问卷,以在园幼儿家长为调查对象,对家长选择玩具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调查主要针对家长为孩子购买玩具的情况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家长更倾向于为孩子选择益智玩具,认同玩具的益智功能,尤其是3~6岁的男孩,但家长为1~2岁孩子选择的玩具则倾向于娱乐类玩具。同时家长受教育水平与家长为孩子选择玩具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康安峰 《中学教育》2009,(10):30-33
教育选择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权。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民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基本要素。父母及其子女教育选择权的行使对教育公平的实现可能带来双重影响。本文主张在法律上确认教育选择权,在实践中引导和规范父母及其子女教育选择权的行使,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The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perceptions of immigrant parents regarding their school’s efforts to encourage three types of parent involvement: Parenting, Communicating, and Learning at Home. The sample includes 106 immigrant parents with children who were enrolled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programmes at 10 schools in a suburban school district in Minnesota, US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epending on their ethnicities, the children’s school levels and the father’s educational level, the perceptions of the par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erms of the “Parenting” and “Learning at Home” involvement types. Mother’s educational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the languages used at home and to their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English.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chools should consider ethnic backgrounds and educational levels of parents, and languages used at home to instil as collaborations between immigrant parents and schools.  相似文献   

14.
对幼儿教师、家长各60名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的结果显示。幼儿心理健康特征主要体现在性格、个人行为及能力、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情绪、道德品质五个方面,其心理健康观具有模糊性、经验性、主观性等特点,并不同程度表现出重外轻内、重适应轻发展的倾向。幼儿教师的判断相对准确、理性。家长更实用与功利。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彼此角色地位、自身经历及认知水平影响他们心理健康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小城镇小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诸多问题,即家长对自身教育角色认识不足、定位不准,以及家长教育目标观脱离实际。社会应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小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set out to examine parents’ and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children’s educational resilience. As expected, the parents attributed greater levels of educational resilience to their children than did the teachers. However, both the parents and teachers assessed the sixth graders’ educational resilience 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hird grader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perceptions of educational resilience may represent a different dimension from views relating to children’s achievement in school.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数学学习态度问卷对50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性别、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的主效应显著,性别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及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智力的想象力成绩、数学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等6个变量对数学成绩有预测作用,可解释数学成绩45.4%的变异量。  相似文献   

18.
从新世纪家庭教育发展的需要来分析,家长应该具备品学素养、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素养、教育能力素养这三方面的基本教育素质。其中家长教育能力素养应包括了解与分析能力、教育选择与规划能力、建立密切亲子关系能力、家庭教育实施能力、教育协调和沟通能力、家庭教育环境设计能力等。目前家长的教育素质不容乐观,远未达到教育发展的应有要求。为了提升家长的教育素质,各地有关部门应从培养能献身家长教育事业的专家型师资队伍、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庭教育理论体系、建设专门化规范性的家长教育网络体系以及建立科学的现代家长教育制度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9.
幼儿体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家庭体育是幼儿体育的重要部分.家庭体育的实施受到家长教育观念、对幼儿生理心理的认识以及体育锻炼行为等因素的影响.由此,提出了促进家庭体育开展的策略:家长必须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要树立正确体育观以及父母要以身作则,注重培养幼儿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只有从思想观念和行为两方面加以重视和改变才能真正促进家庭体育的开展,才能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男幼儿教师加入学前教育领域备受社会的期待,更为幼儿家长们所关注。在当前安徽省幼儿家长对男幼儿教师职业素质期望的调查中显示:幼儿家长对男幼儿教师的学历要求专科以上居多,专业须科班出身,同时要求有体育锻炼、游戏为主的全面教育能力,素质中要求以爱心、责任心为首,看中性格开朗而阳刚为首的男性特质优势。针对幼儿家长们的期望,培养并留住男幼儿教师,服务于安徽省的学前教育事业,提出三个方面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