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一位印度老人睡在长凳上,他的小狗睡在下面,这是一段安静美好的时光。一位摄影师按动快门,此时此刻,连警觉的小狗都没有感觉到他的存在。他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史蒂夫·麦凯瑞。  相似文献   

2.
钟伟 《中国新闻周刊》2004,(38):120-120
米尔顿·弗里德曼是我最喜爱的经济学家之一。对于他和同为经济学家的夫人罗斯合著的回忆录《两个幸运的人》,我虽然数次因其60万字的篇幅而却步,但最终还是在十一长假抽空读完。这是一对幸运的人:身为犹太人的他们,在那个被看作异端的不幸时代里,相濡以沫72年,一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极其浩繁,并且于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我们的世界因为曾经拥有他们而更《两个幸运的人:弗里德曼回忆录》 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弗里德曼著 中信出版社 2004年1月 48元米尔顿·弗里德曼是我最喜爱的经济学家之一。对于他和同为经济学家的夫人罗斯…  相似文献   

3.
据路透社发自纽约的消息,三名美国记者由于揭露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及其追随者贪污腐化获一九八五年度普利策国际新闻报道奖。这三名记者是路易斯·西蒙斯、皮特·卡瑞和凯塞琳·艾利森,他们同属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胡塞《信使新闻》报。一九八五年,他们发表了一系列报道,揭露马科斯夫妇及其同伙向国外转移财富。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认为,这组报道直接影响了菲律宾政局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美国高校的文件管理东·C·史盖默乔法瑞·P·威廉《美国档案工作者》杂志1991年第3期刊登了东·C·史盖默和乔法瑞·P·威廉的《美国高校的文件管理》一文。这是一篇调查报告性文章,为我们了解美国不同性质和规模的高校文件管理状况提供了一些实际资料。该文章...  相似文献   

5.
封面链接     
《美国新闻学评论》2005年6月-7月刊加里·韦布之死2004年12月底,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美国著名调查记者加里·韦布在家中举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这是美国新闻史上悲伤的一天。”科恩布卢姆,美国国家安全档案负责人之一,如此评价。加里·韦布是《圣·乔治信使新闻报》前记者。1996年起,他在《信使新闻报》上发表连续调查性报道《黑暗联盟》,揭露里根政府领导下的中央情报局秘密支持洛杉矶贩毒行动,并用贩毒收入资助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报道一出,旋即引起民众反对中央情报局的游行,同时也招来政府对报道的多方干预。不久,《黑…  相似文献   

6.
具有电影明星风采的蒂娜·布朗因成为拥有67年悠久历史的《纽约人》周刊新任主编而轰动了美国新闻出版界。风格独特的《纽约人》《纽约人》周刊是由H·罗斯在1925年创办的第一流美国文学杂志,它以漫画和探索性传奇研究著称,它也以为受过教育的中上层读者提供漫画、散文、短篇小说而闻名。它把新闻、娱乐、文学作品和政论文章融合一体,提供给它的读者。它的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班子所写的不拘情节的短篇小说成为文学界众所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纽约时报》头版发表文章,揭露了一篇假报道。这篇报道的内容是走访地处柬埔寨群山中的高棉罗支要塞,刊登在去年九月二十日出版的《纽约时报杂志》上,作者是时报的一位自由撰稿人,名叫克里斯托弗·琼斯。时报的揭发文章,是在对现居西班牙的琼斯进行了一个月之久的调查之后,由时报驻马德里分社社长詹姆斯·马卡姆执笔撰写的。下面是这一事件的始末——去年夏天,时报收到一份寄自罗加诺的访问束埔寨的专稿,署名克里斯托弗·琼斯。琼斯在亚洲时曾为一些报刊撰过稿,这些报刊对他评价甚佳,认为他是位可以信赖的通讯员。编辑和调查员们对琼斯的来稿也进行过研究,并多次打电话与作者交谈,没有发现破绽。于是文章被采用了。一场风波竟由此而起。一月十三日,亚历山大·科克伯恩在《农村之声》上撰文,指出琼斯文章末尾一个盲人吉他演奏者在月光下歌唱一段,与安德烈·马尔罗(著名作家,法国龚古尔奖金获得者——译者注)的小说《忠诚之路》里的一段描写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8.
《军事记者》2012,(6):61-61
近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在京宣布正式创刊.成为第一个面向全球读者发行的中国地理出版物。《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出版人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的创刊填补了市场上的空白。”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说:“《中国国家地理》走向世界.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相似文献   

9.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3,(28):12-12
“我们觉得让他为这部影片写影评是相当聪明的一招,让一个声名狼藉的造假者去评论另一个声名狼藉的造假者相当有创意。”《君子》杂志总编戴维·格兰杰如是说。《纽约时报》“假新闻”事件的男主角杰森·布莱尔已被《君子》杂志雇用撰写《没落阶层》的影评,这部影片讲的也是一名记者因假新闻而身败名裂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篇目/姓名后数字为期数、页数)纪念《图书馆杂志》创刊20周年领导题词、贺词1一3同行贺函1一6,2一4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纪念《图书馆杂志》创刊二十周年本刊编裤部卜8心系i卖者终不悔雅俗共赏甘自累林曦1一12《图书馆杂志》是·所没有围墙的信息大学章继华卜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一《图书馆杂志》创刊20周年纪念 学术活动散记2一3 纪念上海图书馆建馆50周年·贺信、贺词·7一3,8一3·纪念专文·爱岗敬业服务至上吴建中7一7回忆马远良王鹤鸣7一8喜庆上海图书馆建馆50周年8一5·“我与上海图书馆”征文选刊·我与上海图书馆的情谊顾诵…  相似文献   

11.
前所未有的,一部电影的上映在诸多国家引起如此大的争议甚至抵制5月19日,电影《达·芬奇密码》在全球同步公映,这也是今年在中国首部和全球同步上映的分账大片。美国作家丹·布朗引起争议的惊险小说《达·芬奇密码》,2003年出版以来,在欧美一些国家迅速升到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若干个星期高居不下,包括在被出版界和大众都视做权威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中列榜首。到目前为止,该小说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全球发行超过4千万册。被称作是自《哈利·波特》以来的又一个文学现象。在刷新畅销书出版纪录的同时,这本书也在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世界搅…  相似文献   

12.
一人文地理类杂志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刊物类型。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为代表,许多国家都曾先后创办过这类杂志,如德国的《地理》、美国的《地球》、澳大利亚的《国家地理》、加拿大的《加拿大地理》等等。在我国,这种地理类杂志近年来也纷纷创办、改版,出现了《三联人文地理》、《华夏地理》、《西藏人文地理》、《旅游地理》、《国家人文地  相似文献   

13.
在苏联科学院出版的期刊中又增添了一种新刊物《自然科学史和技术史问题》杂志。主编是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斯·拉·米库利斯基。该刊引用苏联杰出的学者斯·伊·瓦维洛夫精辟的话来表明它的宗旨:“为了影响、掌握和改造自然、我们每一个人,象需要科学一  相似文献   

14.
夏映虹 《科技与出版》2002,403(2):21-22
20 0 0年 2月世界最有影响的英国科学杂志《自然》(Nature)第 4 0 3卷发表了英国著名古生物学家道格拉斯·帕尔摩以“布尔吉斯页岩的一个对手”为题的书评 ,对《澄江动物群》一书作了精辟的评论 :“《澄江动物群》这本书描述了包括新近发现的脊椎动物在内的 12 0种化石 ,这些化石全部产自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澄江及附近地区。这些化石属于5 .3亿年前早寒武纪海洋沉积岩层 ,与加拿大布列颠哥伦比亚的世界遗产布尔吉斯页岩化石相匹敌 ,研究了近 10 0年的布尔吉斯页岩仅发现了 15 0个化石种。……毫无疑问 ,这些化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  相似文献   

15.
2000年对美国出版界来说可谓一个丰收年,尤其在文学出版界,成了大牌老作家小说新作迭出、重放异彩之年。一大批年届六十或更为年长的作家都推出了自己的最新力作,如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索尔·贝娄、多丽丝·莱辛、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埃德娜·奥布赖恩、菲力普·罗斯、苏珊·桑塔格、约翰·厄普代克等。约瑟夫·海勒和马里奥·普佐生前最后写就的小说也在这一年与读者见面。新老作家都在千禧年为美国读者慷  相似文献   

16.
赫伯特·席勒的《思想控制者》一书的第四章共有三部分:一,《电视导报》——“中立的”新闻;二,《全国地理》:没有意识形态的地理;三,“纯”娱乐:沃尔特·迪斯尼制品股分有限公司。本刊1982年第4期已刊登了第一、二两部分。本期续刊第三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力作《超级工程》系列,一改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工程题材的纪录片由海外纪录片大鳄把持的尴尬局面.在数十年的兼收并蓄下,中国本土工程类科学纪录片终于在国际纪录片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文章以央视《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超级工程2·中国桥》以及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伟大工程巡礼·中国桥》三个表现"中国桥"题材的作品为例,分析中国本土工程类科学纪录片是如何在国际视野下吸收西方同类作品的精华、塑造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18.
2003年的这个夏天,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正忙着准备在全球以20种语言推出摄影集,以庆祝其创刊115周年。作为一份杂志来介绍《国家地理》,我们会说这是一份有着115年创刊史的刊物,在美国这个仅有200多年建国史的国家,一份刊物在其间就拥有逾百年的历史。而加上书名号的《国家地理》除了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杂志,它还承载了比一份杂志远远大得多的延展含义。  相似文献   

19.
蒂娜·布朗。安娜·温特。这两位出生在大不列颠的妇女看起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她们年轻,极富吸引力,各自都有一个有名望的丈夫和可爱的孩子。然而最重要的是,她们都是搞新闻的天才,并且在美国同一个报业帝国中大显身手,成为杂志界冉冉升起的明星。布朗今年35岁,她身材匀称,热情开朗,受雇于美国著名报业巨子纽豪斯,是杂志《名利场》的编辑。《名利场》在20年代是最有名的杂志之一,后来曾长期停刊。1983年纽豪斯使其复刊时,希冀它能再度领导新潮流。可惜刊物并不像他想的那般争气,复刊后的十一个月里已两易编辑,也就是在这时候,纽豪斯找到了牛津毕业生蒂娜·布朗。  相似文献   

20.
两本书:“中国通”眼中的中国美国最近出版了“中国通”所写的两本新书:一本是罗斯·特利尔(Ross Terrill)的《我们时代的中国》(China in Our Time),另一本是林培瑞(Perry Link)的《北京夜话》(Evening Chats in Beijing)。《我们时代的中国》一书的副题是《人民共和国史诗:从共产党胜利到天安门广场以外》。这本书主要披露了作者与中国各界人士谈话后的分析见解。在中国大陆,作者结交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