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故事的新鲜感“龟兔赛跑”的故事很有意思,但听多了就感觉没意思了。写故事也一样,写别人常写的事,没意思。作文要有“新鲜感”,好比早上去菜市场买菜,新鲜的蔬菜,看着舒服,想买。故事亦然,新颖的,别具一格的,总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学校举行作文比赛,主题是“关爱”,学生的文章收上来翻阅——《妈妈的爱》《老师的爱》《来自同学的爱》……单看题目,就觉得俗,没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这是长期以来困惑教师学生且挥之不去的烦恼。为了写好作文,老师们上下求索,倍尝艰辛。有的主张多写多练,熟能生巧;有的主张由说到写,降低坡度;有的主张游戏中作文,让学生愉快作文;有的主张与多媒体网络结合……这些都不失为作文教学的好方法。然而直面作文教学的现状,情感虚假、内容空洞、语言苍白等现象“涛声依旧”,如同毒瘤难以根除,使得老师们不由感叹:作文教学,路在何方?最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对话想象作文》一课,那简单的教学目标,简洁的教学设计,简便的教学方法,简易的教学媒介,…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读了一本小学语文老师写的《新课标小学作文探究》论文集,参加了“全国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重点听了邵坤老师的《放飞童年》和樊铭路老师的《我想变》的教学。读了论文,又听了作文课,我感觉耳目一新,非常高兴。我从中看到了小学语文老师作文教学指导思想的改变,看到了老师们在作文教学上提出的新思路及具有创造性的指导方法,看到了老师们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也看到了小学生作文表达的童心。变化之一:变学生被动作文为学生自主作文很多教师都提到:“学生认为作文难。难在何处?难就难在学生没兴趣,没话说。”为什么呢?有的…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 ,而是改出来的。而我们现行中学作文教学长期以来遵循的模式却是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日久天长 ,学生往往形成一种潜意识 :作文是自己的事 ,批改是老师的事。到头来 ,学生作文是只见量的增加 ,不见质的飞跃。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呢 ?笔者认为 ,抓住作文讲评课 ,采用“五步”修改法是其中重要一环。第一步 ,同桌互评 (15分钟 )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底子 ,让作文水平相当的同学同桌 ,这样有利于修改 ,两位同学都会急着看对方是如何写的 ,比自己写的如何 ,取长补短 ,暗中“较量”,作文质量慢慢就会…  相似文献   

5.
许多中学语文教师深深地被一种现象所困扰——学生抄袭作文,即使是当堂作文,也很难避免。因为有些学生事先背好了范文,往往能临场套上。笔者不久前让初二两个班的学生在课外写一篇题为《记生活中一位可敬的人》的作文,结果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抄袭。有的写“我”送素不相识的盲人爷爷回家;有的写售货员阿姨顶着暴雨推车卖菜,方便群众;有的写清洁工阿姨起早贪黑地一丝不苟地工作;有的写奶奶对“我”元微不至的关心……写这些内容本来是  相似文献   

6.
零分的启示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老师要求学生写一篇题为《我的爸爸》的作文,一位小女孩却写成了《我的妈妈》,虽然写得真挚动人,但那次作文考试她还是得了0分。当老师斥责她为什么写走题时,小女孩哭着说:“我的爸爸在我两岁时就去世了,我写不出来。”这个故事不禁让我陷  相似文献   

7.
作文要讲真话,不可说假话。很多同学的作文都是讲的真话,但说假话的也不少。一位家长说过,他女儿的作文几乎全是写的假话、假感想,是“假故事大全”。他女儿讲,不光是她这么写,她们班上同学写作文都是这样,大家都写过“扶老婆婆过大街,给老师送伞那一类的故事”;大家共同编着一样的故事,“然后套上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去老师那儿领一个好分”。有一年高考作文题是《战胜脆弱》和《坚韧———我追求的品格》,考生在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据有关资料统计,竟有“多达百分之几的考生”,在作文中谎称自己的父母都死掉了,以便“在这样一个背景…  相似文献   

8.
作文讲评从“泛泛讲评”改为“专题讲评”,能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1.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主要毛病确定讲评专题。批改作文《同桌》时,发现学生只知道写人物要写外貌,但不知道为什么要写,在什么情况下写,怎样写。为此,将作文讲评专题定为“外貌、神态描写要随着事情的发展而定”。 2.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主要优点确定讲评专题。批改作文《发生在雨中的一件事》时,发现绝大多  相似文献   

9.
上完《背影》,我的脑海里仍不时浮现出那幅令朱自清先生几次流泪、致无数读者感动不已的“背影”。下一堂课。自然是写“背影”——一般老师都会布置学生写一篇反映父母和子女亲情的作文。我上过好几轮《背影》,都让学生写亲情作文,但收效都不大。不少学生觉得写不出什么,写出的作文也十分平常,甚至还有学生把“作文选”中的一些段落移植来交任务。问题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0.
许洁洁 《作文》2023,(5):40-41
<正>有个叫拉尔夫的小男孩,每当老师要求写故事的时候,他怎么都写不出来。可他的老师总是说:“到处都有故事!”班上的孩子们也总是能发现故事,只有他无论怎么想,就是写不出一个故事来。他的同桌黛西非常会写故事,还写了很多关于拉尔夫的故事。拉尔夫接受黛西的建议,到处找故事。这个故事就是绘本《拉尔夫会讲故事啦》。拉尔夫到处找故事的过程就是开始观察生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柴兵虎 《师道》2008,(2):37-37
班里一位叫梅梅的学生写了一篇作文——《一夜间的财富》,说的是在下晚自习时看到满天繁星而回忆起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事;学生兵兵看后感动得快要哭了,他联想到了自己的妈妈,也写了篇作文——《“二年级”文凭的妈妈》,两篇作文流露的真挚情感扑面而来。读后,为学生的真情而感动。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习作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个命题作文,题目是《我的梦想》。这个作文不难写,大家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有的同学写,将来要做个老师,当个辛勤的园丁;有的同学写,将来要做个医生,救死扶伤;还有人说要做科学家,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些学生都博得了老师的称赞,老师给他们都批阅了一个大大的“A”。  相似文献   

13.
有机会阅读了两个班的作文,一班是四年级的,作文题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一班是三年级的,作文题是《寒假生活记事》。四年级学生的作文,其中二十多本里,教师写的评语是:写事要注意真实,捏造事实是不好的。细读作文,原来是这么回事,笔多学生都写拾物不昧的故事,有的讲在路上拾到—块钱送还老婆婆;有的写在电影院门口捡到电影票送给观众;有的说拾到皮包追上失主受到感谢,有的干脆把从书上、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作文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不容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好多学生一听让写作文真是“谈虎色变”。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都认为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这项徒劳无功的劳作,是语文教师繁重的事务,一叠叠作文簿像一座座山,压得教师“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5.
文章源于积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 ,这是个一直困扰师生的难题。为了写好作文 ,老师学生都上下求索 ,倍尝艰辛。有的主张多写多练 ,熟能生巧 ;有的主张由说到写 ,降低坡度 ;有的主张作文指导课生动活泼 ,让学生愉快作文 ;还有的主张评改作文多就少改 ,多鼓励少批评 ,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这些都不失为作文教学的好方法 ,也的确使作文教学大为改观。但是 ,静心而问 ,学生感到作文难 ,其根本原因何在?难道真的是学生写少了 ,练少了?是我们老师在作文课上的具体指导方法有问题?其实不然。常言道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其…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大多练写记叙文,而又以写人的记叙文为多。《我的同桌》、《我的母亲》、《我的老师》等,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写的可谓不少,而且有的同题作文是年年写,但结果如何呢?事实上,在大多记人的记叙文中,人物“活”不起来,人物形象树不起来,文章缺乏感染力,生活气息不浓,读后对文中人物印象不  相似文献   

17.
大凡语文教师都知道,学生把作文交给了老师,就如交出了一颗心,总是焦虑不安而又满怀希望地等待老师批改。所以,老师必须认真写好学生作文评语。否则,一定会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影响作文教学。——笔者认为,要写好学生作文评语,除了要对学生作文有准确、深刻的认识之外,还应使评语具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鼓励性 “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 这是小学老师给后来成为伟大文学家的茅盾的作文评语(见《茅盾全集·第十四卷》附录《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论》)。其时“小子”才十二三岁,无论他如何天资聪颖,老师的评语还是有点言过其实的。但是,谁又敢否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说:“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师要变“教”为“导”。而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的热点问题,现就结合我在近几年的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经验,谈一点自己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体会。 一、引导思考 思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要使学生“创”,就得让学生自己积极参与获取知识的活动,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各个阶段都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如我出示《花》的作文题后,要求学生思考写什么花,为什么写这种花?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写牡丹花,有的写玫瑰花,有的写荷花,有的  相似文献   

19.
一、首先必须“搀着走”我觉得,三年级学生学作文,就象刚刚开始学走路的小孩一样,需要一步一步搀着走。“搀着走”,写出来的文章不免大同小异,如第一篇命题作文《记大队改选》。我一步一步指导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结构大体相同,都是按照改选的顺序写的;选择的重点也大体是相同的,只是长短不一,有的写了一百二、三十字,有的写了七、八十字;用词造句略有不同,有的写“……先唱队歌,唱得歌声很响亮,……”有的写“……唱队歌时,歌声很大……”有人说,这是“千篇一律”,是不好的。但我认为,对于刚刚开始学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没有什么不可以。学生将来的独立作文,是由现  相似文献   

20.
传统作文教学法一般是老师命题,学生作文;老师指导,学生写;老师批改,学生看;老师讲评,学生听。这一模式本末倒置,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教师为中心,存在许多弊端:首先,学生作文并非有感而发,违背了“诗言志”、“文表情”、“言为心声”的创作规律,作文是“被迫”的,这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不利于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其次,教师的指导是面向全体,不管学生层次如何均是同步进行,这易导致“吃不饱”和“吃不了”的情况发生,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的教师还喜欢念范文,这更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作文或千篇一律,或永远停留在仿写阶段,抑制了其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