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教育需要爱,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新时代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这要求每一位老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得到应有的爱。没有爱的教育,就是没有人性的兽性训练。因此,教育过程就是滋润爱的过程。教育离不开爱,爱离不开教育。因为"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  相似文献   

2.
刘建奎 《考试周刊》2010,(13):238-238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相似文献   

3.
黄芳 《职业技术》2004,(5):56-56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我们的职业教育也应该以爱作为基石,用爱去培养学生,用爱去感化每一颗心灵,用爱去包容一切.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从学校走出来的不应该只是一个专家,而首先应该是一个和谐的人。”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以外,更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品德的磨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求学精神,也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一、确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之一。以人为本首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面向全体学生,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学生…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是学生心灵的沟通者,要怀有对学生深深的爱,在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都应该用爱来诠释。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让我们认识到,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每一位学生都是教师应该关注的对象。但在班级中处于弱势的学生,往往容易被老师忽视或轻视。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更要关注那些处于弱势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6.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黏合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爱。小学生处于生理发育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阶段,情绪的两极性较明显,老师的教育误区很可能使学生产生自卑,爱学生就给他们自信心。数学学习的信心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炙热心灵中。"因此,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神圣职责并不在于只是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对学生精神世界的熏染与再教育,而这一都取决于对学生的爱。同时,教育工作的全部意义就是唤醒学生每一颗善良的童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接受阳光的照射,雨露的滋润,茁壮健康的成长。只要用我们的  相似文献   

8.
九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相似文献   

9.
在诸多的教育理论中,我更崇尚苏霍姆林斯基精致化的教育理论,即教育教学思索与行为都要精确地对准"每个人的心灵"。实践中,我以这一理论来指导我的教育管理,思考自己如何站在学生的立场,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人性化管理,真正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欣赏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中成长为全面和谐的人。关爱每一位学生每个人身上都可能潜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天赋,这是上天埋在我们生命里的金矿。故我们作为  相似文献   

10.
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如何让一双双眼睛充满智慧,怎样使一棵棵幼苗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我们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更需要具备一颗爱孩子的心。从教二十几年,我一直用整个心灵来爱学生,并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应以"爱满天下"的精神,把爱撒播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去爱每一位学生。我从多年教育实践中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爱是教育的真谛。我们要给予学生无私的爱,宽厚的爱,多一些期待,多一些热诚,从学习、生活点滴、心理疏导等各方面去深入了解他们,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释疑解难。以平等、博大的爱,来抚慰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12.
记得从书中看过一句话:"最好的教育是不着痕迹的教育,最好的爱是不着痕迹的爱。"这句话完整而深刻地诠释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终应当用怎样的心态来实现教育的目标。教育工作不是一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空洞口号,而是一种踏踏实实的付出,更是一种与学生贴心的相濡以沫。作为一名教师,追求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才是终  相似文献   

13.
祖艳杰 《辅导员》2013,(16):69-69
<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他要求教师要"爱满天下"。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启迪下,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任重而道远。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泼可爱、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就要靠爱心来成就。课堂教学的艺术化要求教师能巧妙地调控学情,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从而生成一节节成功的课堂。一、学会把微笑带给学生"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一个微笑代表一个希望,每个希望带着一份光芒,它能点亮心灵每个黯  相似文献   

14.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之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爱去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15.
冯德萍 《学苑教育》2012,(24):18-19
赏识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教育者要有爱心,要与学生做朋友,走进学生的心灵,一切为了学生。赏识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生命中的无形阳光和雨露。学会赏识、鼓励和宽容,真诚地去善待每一位学生,这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无形的爱的力量,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会让他们体会到被尊重的美好感觉。  相似文献   

16.
苏良华 《广西教育》2014,(33):56-56
在学校,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丰富学生的内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了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通过"三心"来教育学生,即用爱心感化学生,用耐心引导学生,用细心发现学生的"美"。一、爱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因此,教师要用真诚的爱来教育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来自教师的爱,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笔者班上新转来一个学生李伟(化名)。  相似文献   

17.
<正>一、做"妈妈"式的教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爱学生是教师更是班主任的天职,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学生。一名好的班主任,永远要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被爱中学会爱,用心灵赢得心灵。首先,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决不厚此薄彼。其次,爱学生就要善于了解  相似文献   

18.
李敬 《辅导员》2011,(15):41
关爱是幸福,沟通是快乐,平等是境界,理解是追求,而重要的心理关怀是"爱",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理解的教育艺术。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要使学生先成人后成才,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特长,使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敢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拼搏的动力。这些都  相似文献   

19.
<正>"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种爱,是博大无私的爱,这种爱,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一名平凡的特殊教育工作者,我始终将这句话记在心里,让它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指引我前进、引领我成长。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和对教育行业中人和事的进一步了解,我越来越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但要想真正将"爱心最是有情物,化作春风更催人"这句话变为现实中的行动,也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20.
有位教育家说得好,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的心灵产生碰撞,才能实现自己所期望的一切。是的,没有比爱更好的教育方法了。没有情,没有爱,也就没有了教育。爱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离开了这一前提,教育中的一切技巧和方法,都将显得苍白无力,这是笔者深深体会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