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汪涛 《网球》2013,(8):104-105
在上海市中山南路28号久事大厦17层的办公室里,杨亦斌翻看着记者带来的《网球》2011年11月刊,两年前的上海大师赛期间,上海大师赛赛事联合总监杨亦斌和吕华勇在劳力士的现场接受了《网球》杂志的采访。"我们在2000年喜力公开赛的时候就开始合作了,那个时候我就接受过你们的采访,我还记得杂志曾经有一位叫吕博的记者。""吕博"其实这是《网球》前编辑部主任胡楠众多笔名中的一个。"那个时候的杂志是《网球生活》,算是  相似文献   

2.
汪涛 《网球》2013,(7):72-73
1"我对《网球》杂志是蛮有感情的,创刊号当时就是我自己买的。"陈君乐说留给他印象最深的一期杂志就是2003年7月的创刊号,"我还记得封面人物是费雷罗,‘红尘滚滚’的标题。"2004年在仙霞网球中心举行的喜力公开赛是陈君乐第一次现场报道网球赛事,他在赛场看到《网球》杂志的专卖铺里有一些过刊正在打折销售,其中就有那本创刊号,他立马买了下来,随后又挑了很多本沉甸甸地背回了家。"十年以来,在各家平面体育媒体中,《网球》一直都是我心中最认  相似文献   

3.
从网球出发     
廖望 《网球》2013,(8):99-99
当2003年《网球》杂志的工作人员第一次来到我位于深圳市体育馆底商的店里时,我的大生体育店的生意正逐步摆脱初创时的青黄不接,开始变得红火。我打了多年的网球,对网球的方方面面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当我看到《网球》杂志时,就觉得这是一本很好的杂志,无论文字、图片还是编排,都是花了心思的。此前我就一直在琢磨怎样才能把大生体育的销量和美誉度更快的打出去,正好这时《网球》杂志的工作人员跟我介绍说推出了杂志的包销业务,也就是说每月包销一定数量的杂志,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广告,我  相似文献   

4.
我曾在以前的《网球天地》中看到有关发球时如何旋内的几篇文章,不是文章的描述太专业性,就是过于简单,以至于我这个网球爱好者很难想象出“发球旋内”整体运动过程和技术要领。直到我在国际互联网上看到美国著名网球杂志《TennisMagazine》上的一篇有关...  相似文献   

5.
张艺 《网球天地》2009,(1):66-69
依旧在宽敞的办公室,舒缓的音乐,吕华勇用极富磁性的声音老朋友似的寒暄着,距离上一次这样的对话已经有七年的时间。2001年喜力公开赛时,吕华勇首次接受《网球天地》杂志的专访。七年中,网球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的角色也从喜力公开赛的赛事总监转换到大师杯赛组委会成员,直至现在的ATP1000联合赛事总监,办公室也从巴士大厦转移到了久事大厦。  相似文献   

6.
来信选登     
《网球》2006,(9)
阳光从后面照来,朴素的长发泛起光芒,肩前的膏药赫然在目一一李娜微微抬着头。那颗网球还没有出现在画面里,她已经准备好了迎击。8月的《网球》再次验证了贵刊的一个标准:并不是只有冠军才能登上封面。这是一张富有光泽气质,静中有动又有寓意的封面,重要的是,她是中国人,中国女单的最大希望!——王秉峻,北京一直认为,报纸主要是给人提供真相的,而杂志还要肩负起制造幻觉的责任。这种幻觉,不是说非要凭借炫巧的文字,而是更多地表现在叙事本领上。只有叙事才能让故事复活,如何安排庞杂的素材,并在适当的地方流露观念,是"传统记者"与"非虚构作家"的区别。欣喜地看到,2006年的《网球》在这方面做得越来越出色。——九戒,天津我是做企业的,迷上了网球,可以说《网球》杂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前年中网时我一下子就订了两年!在分类标题中,"功能天地"最吸引我,每期都是一份渴望,然后把字里行间的重点用笔划好,反复琢磨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7.
任科 《网球》2013,(7):85-85
十年,一个台阶;十年,一个步伐;十年,一个征程;十年,一个梦想。网球运动陪伴了我十年,《网球》杂志伴随了我十年。对于接近而立之年的我,十年网球对于漫漫人生或许只是开始。网球现在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第一次接触网球运动,先要从《网球》杂志说起。2003年我顺利考入了体育界的最高学府——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入学的第一天我从学校的报刊亭买了一本《网球》杂志,当时的这期刊物封面是瑞士球王费德勒,纪念费德勒首次夺取温网冠军,初次品尝到了大满贯的滋味。也正是这期《网球》杂志让我从内心深处迸发出  相似文献   

8.
汪涛 《网球》2013,(7):92-92
2009年6月,《网球》杂志的记者谢明造访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莱阳小学,对这所上海市的特色网球学校的报道《一个小学的网球迷你秀》刊登在了《网球》杂志2009年的7月刊上。当翻开四年前的杂志,韩毓敏老师说:"这些年来这里采访的媒体不计其数,但看到这篇文章我还是能够清楚地记起当时采访的景象。"莱阳小学的趣味网球是韩老师在2003年非典的时候搞起来的,学校也得到了上海网球协会的大力支持。在此之前,浦东新区是没有网球队的,在2009年的时候莱阳小学的网球队就代表浦东新区去参加了上海市的青少年比赛,韩老师当时跟校长说"我们绝不能垫底",最后的成绩也令人欣喜,网球队  相似文献   

9.
张奔斗 《网球》2013,(7):65-65
翻书橱,我所能找到的最早的一本《网球》杂志,是2004年的年终特刊。封面设计很简洁,一只网球被画上了两只调皮的大眼睛,正冲着我笑。右上角还写着,这期杂志"附送2005年网球月历"——如今,连2013年的月历都已用去了一半,哦天,时间……从头到尾又翻阅了一遍,却没想明白为  相似文献   

10.
吴雅南 《网球》2013,(7):71-71
《网球》杂志已经十年了,从无到有再到今天的成功。作为忠实的读者,我要送上真挚的祝福:亲爱的《网球》杂志,10周岁生日快乐!2004年,当时我还是一名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的书报亭前,我犹犹豫豫了半天,最终还是咬牙花20元"大价钱"购买了第一本《网球》杂志,这个景象至今记忆犹新。十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我早就有了回忆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前发生的事情的  相似文献   

11.
龚编辑信箱     
《中华武术》2005,(1):60-60
我是一名武术爱好者。在山东电视台卫星频道“中华武术”栏目上看到《中华武术》杂志,知道你们那里有武术书刊出售。不智能否介绍一下都卖到什么书籍和刊物,有散打和擒拿等书籍吗?我想购买。还有,我错过了订阅的时间,能否在你们那里邮购?  相似文献   

12.
雪梨 《网球》2013,(7):66-67
2003年,我从澳洲回国度假,期间专程到上海仙霞网球中心观看在那里举行的喜力公开赛。当时,我举着一面澳洲小国旗,不断为澳洲球员菲利浦西斯和阿瑟斯加油,也许我的举止有点太过招摇,赛后,《网球》的记者曲涛把我逮住,做了个小小的采访,我也因此结下了和《网  相似文献   

13.
十年一瞬     
慕容子归 《网球》2013,(7):64-64
《网球》杂志十年,我也伴随《网球》杂志度过了十个春夏秋冬。从2003年创刊开始,作为广告代理公司,我们就与《网球》杂志合作,我负责杂志的广告运营工作,之所以选择与这本杂志合作,一是因为网球这项运动的独特性,有文化,有气质,有前景,和我们很多已经有的客户很契合;另一方面也看中了《网球》杂志这个团队,项目再好,也需要有人去操作,如果操作不好,一切都会是浮云,而我们当时就非常信任这个团  相似文献   

14.
我发言     
读者来信《阳光体育》的编辑们:你们好,我是一名高中生,看到你们的杂志,我非常喜欢。我是个体育迷,几乎什么项目都爱看,没事我就坐在电视机前看比赛。现在开学一个多月了,看电视的时候渐渐少了,这么多好比赛都看不上,什么中网、女足、欧锦赛什么的,只能偷偷看上两眼。老妈总让我学习,不让我看比赛。你们能不能在杂志上劝劝家长们,体育有益于我们的健康,就让我们多看点比赛吧!另外,祝你们杂志越办越好吧!我会持续关注的!!石家庄潘广  相似文献   

15.
陈谦  李姗  赵琳 《网球》2008,(3):110-113
编者:《网球》杂志08年1月刊刊登了介绍李德添针对初学者的教学方法《一小时学会打网球?》,文章刊登后,引起了读者的很多讨论。为此,陈谦专门撰文对李德添的简易入门方法提出质疑。自我介绍:我也是网球网的粉丝,每天不上来转转就寝食难安。前一段也在网球网上看到了"简易法",觉得颇有些左道旁门的味道而并没有在意,没成想今年《网球》杂志08年第1期把它当成"一件事"刊登了出来,于是我也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我不是那种固执己见、顽固不化、抱残守缺的"老东西",对这点我很有信心。  相似文献   

16.
张忠江 《钓鱼》2006,(23):70-70
我是一名有着十多年钓龄的钓鱼爱好者。平时,我闲暇时总喜欢研究研究钓鱼理论。2004年,我在邮局的售书摊上看到了《钓鱼》杂志2004年的最后一期。我立刻就被贵刊精美的版面设计、丰富的栏目安排以及实用的钓鱼理论文章所吸引。随后,我立即到邮局订了2005年全年的《钓鱼》杂志。每期的《钓鱼》未到之前,我那种企盼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时时地会去看看邮箱里是否有投寄信函。  相似文献   

17.
让你脱口秀     
众编们: 这是我第一次给杂志写信,我知道你们要看的信很多,只需要抽一点点时间给我就好了。 我是班上极少数喜欢篮球的女生,看到男生看你们的杂志我心里痒痒的,我的《篮球频道》都放在家里,就和他们一起看啦,也是湖人和科比的球迷,今年湖人表现得很糟糕,我很多时候躺在床上为了这些事情睡不着觉,想着想着就把《十年》的词改了,写给你们看看:  相似文献   

18.
《钓鱼》2006,(23)
我是一名有着十多年钓龄的钓鱼爱好者。平时,我闲暇时总喜欢研究研究钓鱼理论。2004年,我在邮局的售书摊上看到了《钓鱼》杂志2004年的最后一期。我立刻就被贵刊精美的版面设计、丰富的栏目安排以及实用的钓鱼理论文章所吸引。随后,我立即到邮局订了2005年全年的《钓鱼》杂志。每期的《钓鱼》未到之前,我那种企盼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时时地会去看看邮箱里是否有投寄信函。等刊物一到手,我便如饥似渴地开始一篇接  相似文献   

19.
于湃 《网球》2013,(7):75-75
2010年的六一儿童节,《网球》杂志特别策划了启蒙专题,其中就有女儿的启蒙案例。四岁上专业杂志对于女儿来说真的是人生头一次,对于我们一家人来说,也非常值得纪念,毕竟妈妈抢上了个镜头,而我则成了署名作者。女儿当时不识字,她只知道《网球》杂志上有她三张大照片,同一期其他页面上有别人的照片,后来女儿逐渐知道,这些人是李娜、费德勒、小威、海宁、德约科维奇、郑洁、阿加西、纳达尔。从此,"我上过《网球》杂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女儿自我介绍的开场白,使用频率超过了我姓啥叫啥和我会打网球。这样的"传奇"经历在女儿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20.
《网球天地》"百校赠阅"活动在 Tennis123网站的一项"大学生网球调查"活动中,有一个问题是"您经常阅览的网球杂志是什么?"75%的大学生填写了"《网球天地》"。大学生是《网球天地》的忠实读者群之一,杂志也一直关注着大学网球的发展。日前,Tnnis123网站携手《网球天地》发起"百校网球推广"活动,在全国高校中掀起了网球热潮。活动期间,《网球天地》为每所参与的高校提供1年的免费杂志。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等高校,《网球天地》深受大学生网球爱好者的青睐,每次将杂志赠送给高校网协时,同学们都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