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杂交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稳定性参数(ai)与高稳系数(Hsc)相结合,分析了河南省2001年玉米杂交种区试套各组16个品种的试验结果得出.高产稳产的品种有浚单98-3、济丰4号、浚单9810.高而不稳的品种有新单22、CT99A12.其余属于低产稳产或低而不稳产量类型.  相似文献   

2.
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稳定性参数(ai)法与高稳系数(HSC)法,结合品种产量平均数(x^-),变异系数(CV)法,回归系数(b)法,对河南省2003年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的17个品种的高产性、稳定性、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品种有洛试203、奥试3111、AY8512、豫单101、滑玉99-1,它们均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研究了国家春小麦晚熟区域16个参试品系在该生态12个试验点2004年的产量结果。通过对方差分析及主要丰产性、稳产性参数的分析,综合评价各试材在不同试验地点的产量潜力及其稳定性表现,为各麦区的品种选择和布局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四个玉米杂交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方差分析法和回归系数法对4个玉米杂交种5个试点2年结果进行产量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量稳定性有一定差异,其中皖单8号高产穗产,是较理想的杂交品种,文章同时指出了各品种的适宜种植地区。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12个夏芝麻品种(系)的10个数量性状的稳定性,同时采用相关分析法论证了产量稳定性与其它性状稳定性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品种(系)数量性状的平均表现与环境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关系.产量的稳定性与单株蒴数、单株粒重及株高的稳定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单株蒴数、单株粒重和株高的稳定性可作为夏芝麻稳产性育种的间接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Eberhart和RusseⅡ(1966)的分析模式评价了12个夏芝麻品种(系)产量等10个性状的稳定性,并按Spearman等级相关的方法研究了产量稳定性与其他性状稳定性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多数品种(系)产量等10个性状的平均表现与环境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关系;产量的稳定性与单株蒴数、单株粒重及株高的稳定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单株蒴数、单株粒重和株高的稳定性可作为夏芝麻稳产性育种的间接依据.  相似文献   

7.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南省1999-2000年玉米区域试验(直播组)品种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郑试334,郑试333,HC2001和浚单18号综合评价值较高,综合性状较好,与区试结果基本一致,其综合值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参试玉米杂交种,结果基本生产和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8.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主栽玉米品种成单3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翻耕、垄播+秸秆覆盖和周年免耕3种耕作方式对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耕作方式对玉米株高、直径、叶面积等形态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对植株叶、根、穗等器官干质量表现为生育前期差异不明显,灌浆期为垄播+秸秆覆盖〉周年免耕〉翻耕,收获期差异不显著.三种耕作方式的经济产量表现为垄播+秸秆覆盖〉周年免耕〉翻耕.  相似文献   

9.
在山西临汾建立了大豆、油葵、玉米和休闲4个茬口。对不同茬口下的8个不同专用小麦品种的产量及个体和群体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量性状适宜大豆茬口的品种1个,玉米茬口2个,油葵茬口3个,休闲茬口2个。8个品种在各茬口的平均产量以玉米茬最高5985.0kg/hm^2,大豆茬最低5602.5kg/hm^2。个体生长冬前表现较好的为油葵茬,拔节期表现较好的为玉米茬。不同茬口对同一品种的群体消长动态影响不同,不同品种间的群体消长动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方差分析法和回归系数法对 4个玉米杂交种 5个试点 2年结果进行产量稳定性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杂交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量稳定性有一定差异 ,其中皖单 8号高产稳产 ,是较理想的杂交品种。文章同时指出了各品种的适宜种植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