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文下垫面通常就是指植被、地貌和地质等会对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各项因素,而这些因素会给地表水的运动带来十分重大的影响。当前我国水资源状况并不是十分的乐观,所以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对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水文下垫面对地表水的重要影响,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湿润地区澜沧江支流黑江的景谷河流域为例,对遥感枯水下垫面要素进行了地理相关分析与其分区单元的建立。同时通过单元的波谱信息与水文参数信息转换研究,运用一定的算法,实施河流枯水资源量的估算,其结果与常规实测统计计算数据值基本一致。基于上述景谷河水文站多年水文资料和水文下垫面要素,包括地形地貌、地质岩性和植被等的综合分析认为:①景谷河流域枯水期的最小月流量为4月,其值仅是全年径流的10%。②利用遥感空间信息分析水文下垫面单元特征,研究降水进入流域下垫面存贮水文系统内再分配过程诸环节的特性,提取并调整其模型参数,是一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湿润地区澜沧江支流黑江的景谷河流域为例,对遥感枯水下垫面要素进行了地理相关分析与其分区单元的建立。同时通过单元的波谱信息与水文参数信息转换研究,运用一定的算法,实施河流枯水资源量的估算,其结果与常规实测统计计算数据值基本一致。基于上述景谷河水文站多年水文资料和水文下垫面要素,包括地形地貌、地质岩性和植被等的综合分析认为:①景谷河流域枯水期的最小月流量为4月,其值仅是全年径流的1.0%。②利用遥感空间信息分析水文下垫面单元特征,研究降水进入流域下垫面存贮水文系统内再分配过程诸环节的特性,提取并调整其模型参数,是一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丹  梁康  聂茸  顾人颖 《资源科学》2016,38(6):1140-1148
蒸散发作为水文循环和能量平衡联系的纽带,对全球和区域水文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Budyko假设,采用全国71个典型流域的水文气象资料,分析了不同水热模型对蒸散发估算精度的影响,并进一步阐释了不同气候和植被类型下蒸散发对降水、潜在蒸散发和下垫面特征的敏感性。结果表明:①水热模型加入反映下垫面特征的参数后,蒸散发的估算精度能得到显著的提高;②蒸散发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干旱流域蒸散发对降水最为敏感,其次是下垫面参数和潜在蒸散发;湿润流域蒸散发对下垫面参数最为敏感,其次是潜在蒸散发和降水;③对于不同植被类型的流域而言,森林流域和混合流域蒸散发对降水和下垫面参数变化最为敏感,草地流域蒸散发对降水的变化最为敏感。研究结果对于蒸散发的区域性研究、稀缺资料地区水文预报等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岷江上游季风期水文要素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岷江上游是长江的源头之一,其水文规律的长期趋势对长江的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利用Mann-kendall及线形回归方法研究了岷江上游1971~2000年的不同季风时期的径流量趋势,以及相应降水、气温、蒸发及下垫面植被覆盖等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岷江上游的径流量在近30年来无显著增加或减少趋势,其主要产流区的降水、气温、蒸发及下垫面也无显著变化趋势存在.这可能说明,处于青藏高原边缘的岷江上游,因其独特的山地地貌和大气环流特点,其水文过程并未对全球气温升高作出显著响应.  相似文献   

6.
从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和胁迫影响三方面分析了拉贡专用公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结构影响和胁迫影响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排序,施工期结构性和胁迫影响顺序分别依次为土地资源利用、植被破坏程度、地貌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和水土流失、河流水文影响、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阐述了对环境影响比较显著的因素的控制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剑亮  丁兰  林于廉 《西藏科技》2012,(3):62-64,74
从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和胁迫影响三方面分析了拉贡专用公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结构影响和胁迫影响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排序,施工期结构性和胁迫影响顺序分别依次为土地资源利用、植被破坏程度、地貌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和水土流失、河流水文影响、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阐述了对环境影响比较显著的因素的控制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何强 《内江科技》2014,35(12):86-87
102滑坡因其属于川藏公路原102道班管辖范围而得名,在区域内独特的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下,102滑坡群及其附近路段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本文旨在从其独特的高原气候及地质、水文等条件下分析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
朱国南 《资源科学》1986,8(2):68-76
地貌是组成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综合体中起积极作用的主要环节。它不仅与工业、交通、水利、军事息息相关,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资源的关系更加密切,是农业生产的依附条件。探讨不同地域的地貌特点,有益于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业生产,促进四化建设。 湖南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对农业的影响错综复杂。本文仅就地貌轮廓、山脉走  相似文献   

10.
郭建斌  朱鲁  弭尚震 《科技通报》2000,16(5):367-370
根据大汶河流域水资源量的形成、多少及其分布主要受地形地貌、地表水系、植被、地面岩土类型等水文下垫面要素以及降水量大小与分布的影响等特点,在利用GIS建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大汶河流域水资源分布特征与形势并提出了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11.
试论鄂尔多斯高原灌木多样性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新荣 《资源科学》2000,22(3):54-59
鄂尔多斯高原是我国北方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单元,从大气环流、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植被及人文和社会背景等方面讲,它是一个多层次的,十分复杂的生态过渡带。特殊的自然生态背景使之成为灌木种类分布的“天然天国”。该地区的西北部植物区系在古地中海的海浸区,且未直接  相似文献   

12.
水体与植被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赤峰市地表水以及其对生态植被的影响有利于为因地制宜防旱抗旱、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支持。本研究使用GlobeLand30与Suomi-NPP数据对赤峰市地表水以及其对生态植被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赤峰市的南部—中部—北部,地表水面积为适中—较小—较大。生长季初期开始,距离地表水越近,植被长势越好;生长季中期地表水外围500m范围的地表与植被含水量高于距离更远地区;地表水外500m区域,仅在生长季前期降水量较多的年份,植被长势随距离地表水的距离越近而越好,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相对于平原区的桥梁,受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施工难度更大,现场安全隐患更多。尽管在实践中相关部门采取了相应对策和措施,但是施工安全事故仍然频繁发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工序的安全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地下水、地表水长期动态观测、钻孔简易水文观测、水文地质钻探、水文抽水试验及坑道水文地质调查等大量工作,研究认为,万宝盖子沟江岔及其上覆断裂、岩层富水性等水文地质条件对万宝源钼矿未来开采不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敏感性分析是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及开发利用的基础.通过野外调查及分析得出深圳东部海岸带的主体地质景观类型为地质地貌景现共47个,占总体景点数量的72.3%,其中主要的地质遗迹类型为火山地貌遗迹和海岸地貌遗迹,分别为7个和27个.占总量的10.8%和41.6%.东部海岸地带面积约437km2,以国家级、省级地质遗迹景点为主,数量及比例分别为22.44%和21,42%.以高程、坡度、植被、土地利用、道路距离、景观等级及景观类型等因子聚类,得到3种影响类型:未受影响景点类型、轻度影响景点类型、威胁严重景点类型.据此确定了9个要重点采取保护措施的景点以及26个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采取保护措施的景点.最后从景点的环境敏感性角度,对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协调统一提出了景点保护模式.为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喀斯特地区有丰富的水资源,其赋存和开发与地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不同的喀斯特水文条件可以影响地貌的发育程度和过程,而喀斯特地貌发育特征和发育阶段的区域差异,又控制了水资源赋存和分布形式的不同,水文和地貌表现出一定的依存性。在生产实践中,这种水文和地貌之间的密切关系有较明显的反映,所以已引起了国内一些学者的注意,并作了程度不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要求,对1956~2000年天然年径流系列进行一致性分析,主要目的是处理下垫面条件变化对径流的影响,也可附带检查还原计算成果的合理性,通过修正后得到具.有一致性且能反映近期下垫面条件的天然年径流系列,使计算成果能反映近期下垫面条件下的地表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18.
陈强 《中国科技纵横》2011,(20):139-140
针对黄土地区长输管道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黄土坡体防护、黄土陷穴治理、黄土崾岘治理、河(沟)道防护、地貌恢复治理和植被恢复治理等各项防治措施已经逐步成熟运用,并经实践检验。本文系统介绍了各项防治措施及其相关技术要求,并对黄土地区长输管道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宁夏南部山区不同下垫面的小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不同季节通过对宁夏南部山区几种不同类型下垫面进行的小气候观测与考察,分析了该区不同下垫面的主要小气候特征(温湿度)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宁南山区不同下垫面气候特征均具有与大气候相似的变化趋势;封山禁牧后,下垫面随之变化,会产生干旱生态景观下的"绿岛效应"、"湿岛效应"和"热岛效应",说明封山禁牧措施对脆弱生态的恢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退耕还林还草、进行植被恢复生态建设,对于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的转化 河西地区由于地质构造、自然条件垂直分带规律、干旱沙漠气候、土壤条件等的影响,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不但数量大,而且具有单纯而明晰的特点。 河西地区可分为石羊河、黑河及疏勒河三大内陆水系,其由源头到尾闾要流经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径流区——径流形成区和径流散失区;要流经几个不同的、有规律的地貌岩相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