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1921年。德国柏林。著名电影导演F.W.茂瑙正在约法的电影制片厂内拍摄他的吸血鬼片《吸血鬼诺斯费拉杜》开头的几场戏,他的制片人和美工导演A.格劳为物色扮演男主角吸血鬼奥尔洛克伯爵的演员人选和他纠缠不休。但是茂瑙不急于告诉他。于是,编剧H·卡莱恩、摄影师沃尔夫冈·米莱尔和男演员G·冯·范根海姆随摄制组起程,一同去斯洛伐克的外景场地。在那里,茂瑙给大家介绍了男主演M·施勒克———吸血鬼奥尔洛克的扮演者,并向人们解释施勒克在俄国戏剧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手下接受过训练,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施勒克都将以吸血鬼…  相似文献   

2.
正第一次看到土耳其导演努力·比格·锡兰的电影,就觉得这个导演很牛。因为,他不按我们熟知的电影套路出牌,或者说,他根本不在乎世俗的看法,就那样一意孤行地表达自我。那种鲜明而又独特的人物,那种有明晰是非因果的情节,那种制造悬念与看点的起承转合,在他的电影里是找不到的。他好像不是在拍电影,而只是拿着摄影机随意地截取进入他思考范围的场景和人物,让这些缺乏故事关联的画面自足地呈现它的意义与  相似文献   

3.
瑞典杰出的电影导演英马尔·伯格曼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导演之一,他在30余年里导演的一系列情节复杂、寓意深刻的影片使其声誉日隆,遐迩闻名.他的影片均为自编自导,通过描写人与人、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探讨道德问题,具有十分独特的风格,堪称一代大师。英马尔·伯格曼于1918年7月14日出生在瑞典的乌普萨拉,父亲是路德教派牧师,他在极其严格  相似文献   

4.
爱·三色     
被誉为"电影哲学家"的基耶斯洛夫斯基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影坛上最具影响力的波兰导演.他鼎盛时期的作品<蓝·白·红>三部曲,是其积淀着全部生命感悟与思想精髓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5.
<正>顶着一头桀骜不驯的长发,操着一口迷人的英式口音,罗伯特·帕丁森(Robert Pattinson)成为好莱坞性感影星的代名词。迄今为止,帕丁森已经出演过几十部电影,但正是因为扮演《暮光之城》中的吸血鬼爱德华·卡伦而跻身于国际影坛。如今,罗伯特·帕丁森已经成为电影界最炙手可热的吸血鬼扮演者。童年经历罗伯特·帕丁森1986年5月1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他的母亲克莱尔·帕丁森在一个模特儿经纪公司工作,父亲罗伯特·帕丁森是一家汽车进口公司的经理。罗伯特还有两个姐姐,莉琪·帕丁森和维多利亚·帕丁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美国女作家斯蒂芬妮·梅尔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在全球的畅销及同名电影的热映,作品中爱德华·库伦青春与高贵优雅的气质彻底颠覆了以往的吸血鬼形象,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而男女主人公缠绵悱恻的感情纠葛更是让人唏嘘感叹,从而在全球引发了新一轮的吸血鬼迷幻热潮。然而,西方文化中的吸血鬼形象是如何诞生与嬗变的?让我们拨开历史与神话的迷雾,  相似文献   

7.
法国"诗之电影"导演让·科克托的艺术创作涉及电影、戏剧、诗歌、绘画、音乐等诸多领域。诗在其电影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表意色彩和风格影响。中国"第二代"导演费穆致力于契合传统古典意蕴和民族化特色的电影实践探索,其《小城之春》可谓开启中国诗电影的先河。两位诗电影作者虽置身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成长历程亦不尽相同,但在影像诗意抒情上都呈现出丰富的审美样态。基于比较视野,以让·科克托的"诗人三部曲"为切入口,探讨导演于电影观念上的诗意探索与突破,同时分析费穆与让·科克托在诗电影创作中的相通性及其个性化追求。  相似文献   

8.
爱·三色     
张瑞 《世界文化》2010,(8):16-19
被誉为“电影哲学家”的基耶斯洛夫斯基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影坛上最具影响力的波兰导演。他鼎盛时期的作品《蓝·白·红》三部曲,是其积淀着全部生命感悟与思想精髓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9.
阳春三月,北京乍暖还寒。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主办的《费穆电影研讨会》在该馆的多功能厅热烈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中有一位来自奥地利的外宾尤为引人注目,他就是奥地利著名电影导演队w·科姆一威尔梯先生。科姆一威尔梯先生虽然已届86岁高龄,但是身体健康,精神矍烁,此番来华,是应中国电影资料馆之邀,与中国电影同行一起缅怀曾与其父亲雅可布·弗莱克(188-1953)、母亲露依丝·弗莱克(187-195o)合作拍摄过影片的中国已故著名电影导演费穆。日前放映的地界儿女应是他们4O年代初合作的结晶,这部不同寻常的影片使这位老人心潮难平,…  相似文献   

10.
马真读碟     
马真 《世界文化》2005,(9):19-20
一.马丁·西科塞斯<恐怖角> 这些天一直在看马丁·西科塞斯的电影,一个热衷于表现黑帮和暴力的小个子导演的作品.尽管有些人对于<好家伙>之后的马丁的创造力开始表示怀疑,认为现在的他过于注重好莱坞的奢华和奥斯卡的态度.但在我看来,马丁后期的电影<恐怖角>却有着导演独特的视角、一贯的主题和强烈的黑色风格.  相似文献   

11.
对于经历了大半辈子的苦难和挫折,在电影艺术的殿堂里苦苦追寻了40多年,现已年逾古稀的老人来说,有什么比得到世界级嘉奖更为欢欣鼓舞的呢? 罗曼·波兰斯基第一次出任嘎纳电影节评委是在他34岁的时候,第一次担任嘎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是在1999年,这位将大部分生命献给了电影事业的法国导演没想到,在68岁这年,他第一次夺得了金棕榈大奖。手捧奖杯的这个时刻,不能不叫他激动得老泪纵横……  相似文献   

12.
好莱坞的一代舞帝好莱坞电影史上最杰出的舞蹈演员弗雷德·阿斯泰尔不久前因患肺炎在洛杉矶的森特里医院逝世,终年88岁。阿斯泰尔曾经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象我这样相貌滑稽的小伙子竟然适合演电影。”有一回,一位导演没选中他,说他“既不能表演,也不会演唱……秃顶……就只会跳跳舞。”可是,他却一连好几代让影迷们着魔,特别是30年代他和当时好莱坞的美女 G·罗杰斯的合作使他名声大振。他在电影中的舞蹈甚至使芭蕾舞明星也黯然失色。1949年由于对歌舞影片所作的贡献,他获得奥斯卡纪念奖。  相似文献   

13.
正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是法国"新浪潮"的先锋人物,他将自己融入电影中,用影像创造的生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对生命的感悟。他的电影带有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他所有的创作内容和灵感都来自他经历的爱、创伤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1932年,弗朗索瓦·特吕弗出生于法国巴黎,他的母亲来自天主教家庭,未婚先孕而生下了特吕弗,无论当时的社会还是他的母亲都把他本身的存在当作一种耻辱,认为他是"多余的和负罪怀孕的结果",所以他从一出生就伴随悲  相似文献   

14.
喜剧之王     
当今的影坛群星璀璨,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然而人们不会忘记那些曾为电影的诞生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巴斯特·基顿是美国最具才华、最有影响力的无声电影喜剧大师,他创造了永无笑容的滑稽人物形象。他在做哑剧式喜剧导演时,在摄影技巧、剪辑等方面都做了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杨雷 《世界文化》2015,(1):12-14
<正>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意大利导演费里尼和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并称为世界现代艺术电影的"圣三位一体"。所谓"圣三位一体",其实是神学意义上的一个名词,表示独一的真神有三个不同的位格(即基督教通常所说的"圣父""圣子""圣灵"),但却是合一的。通俗的说,就是这三位导演的电影中都弥漫着浓烈的宗教色彩。而其中,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用诗一般的语言倾注着自己对人类灵魂执着而深切的关怀,堪称电影世界里的宗教圣徒。  相似文献   

16.
正在探讨俄罗斯青年电影导演之前,我想先明确一下"青年导演"这个概念。在俄罗斯电影界,有不少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从全俄国立格拉西莫夫电影学院毕业,拿到了电影导演系的毕业证书,却什么都没拍出来。我认为,只有当他们的处女作成为真正的电影事件,在权威的电影节上获了奖,赢得了观众和评论者的关注时,我们才有研究他们的必要。因此,我们要谈论的,是已完成处女作甚至处女作成为电影事件的"青年导演"。比如,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完成自己的第一部长片《一个  相似文献   

17.
马真读碟     
马真 《世界文化》2005,(7):24-25
特吕弗的《日以继夜》和费里尼的(《八部半》有些相似,都是描写导演创作过程中的混乱状态。但是两的不同点在于,《日以继夜》通过展现导演在电影创作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从外部世界的混乱对比导演内心世界对电影的热爱,而《八部半》则直接透视导演的内心世界,不仅仅表现了导演的精神苦闷,而且透露了他对于现实生活的厌烦和矛盾情绪。  相似文献   

18.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Coppola)是蜚声世界影坛的美国电影导演,曾三次荣获奥斯卡金像奖,两次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他的成功在于他对电影艺术的无限热爱和不懈追求.科波拉1939年生于底特律的一个艺术之家,在纽约市长大.父亲是意大利移民,在全国广播公司交响乐团担任长笛吹奏手,母亲和妹妹都是电影演员,哥哥是文学教授.在家庭  相似文献   

19.
黑泽明——一位东方影坛的孤胆英雄,这位杰出的电影大师影响了无数的电影人,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说:"黑泽明就是电影界的莎士比亚。"黑泽明在他50年的电影生涯中共导演了近30部电影,他独特的电影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20.
正昆汀·塔伦蒂诺总是那么与众不同。即使是拍西部电影。昆汀拍过两部西部片,都是由他自编自导。一部是《被解放的姜戈》,一部是《八恶人》。在这两部电影中,既可以看到他对传统西部片致敬的桥段,也可以看到他对传统西部片的颠覆。他的西部片很长,正片时长都达到了160分钟,虽然赶不上凯文·科斯特纳自编自导自演的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与狼共舞》,却也基本追平了意大利西部电影之王莱昂内的《西部往事》。即使电影是如此之长,却并不让人感到乏味,充分体现出昆汀出色的导演天才,也许这也正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