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中的规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由初级到高级的一套完整的评聘体系。文章从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的工作职责出发,分析职称评聘过程中的主要风险环节,提出了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中的规范准则。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低,重学术轻实践的问题,从教育模式、考核晋职政策导向、校企合作等方面分析问题原因,总结了从高校青年教师的聘任、职称评聘和校企合作三方面进行制度改革的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徐哲 《华章》2007,20(3):46-46
本文以西南联合大学为例,分析了西南联合大学职称评聘制度的特点,以从西南联合大学职称评聘的历史经验中吸取营养,促进当今高校职称评聘制度趋于合理化.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青年教师在职称评聘过程中的焦虑心理,并从高校人事管理部门和教师自身两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结构与权力:检视高校教师职务评聘模式的新路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变迁发展,"评"与"聘"的关系构成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评"与"聘"两者关系架构的不同形成三种典型的高校教师职务评聘基本模式:评聘合一制、评聘分立制、全员聘任制,并由此出现"评聘怪圈"。基于结构与权力的视界,本文认为"评聘怪圈"的深层根源在于评聘结构关系与权力归属的模糊,这为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走出困境提供了另一种思考路向。  相似文献   

6.
汪长明 《职教通讯》2016,(11):56-58
通过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责分析入手,寻求科学的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聘体系。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体系应该包括:建立分类管理的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聘体系;建立教学业绩与成效考核首位的评聘标准,增加课程教学改革及绩效的评聘指标;建立新的教师科研和学术成果评价指标;建立常规性的教师职称评聘工作制度;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职称评审体系,加强聘用期的管理和建立新的人事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7.
职称评聘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当前,做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应该确定相应教师的基本工作量,推行按学科设岗,完善职称评聘分开的晋级制度,理顺高校“双肩挑”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受到岗位、评聘结合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存在许多的弊端。本文在分析其弊端的基础上,建议改革职称评聘制度,采用评聘分开、改变现有的评审条件、社会化评审及加强聘后管理等办法来改善职称评审与聘任工作。  相似文献   

9.
职称评聘工作是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工作业绩的综合评价的方式之一,也是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教师复杂脑力劳动的肯定,它关系到学院每位教师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在院校的发展与改革中,教师职称的评聘工作,由于一些制度的不健全,评聘方法还存在一部分缺陷,使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渐渐显露出来。这对于职称评聘的严肃性、公正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影响,直接关系到职称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也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老师对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一  如何建立一种科学而公正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即职称制度,多年来一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心、渴望和追求。然而由于职称制度改革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关系到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自 1986年恢复职称评聘以来,我国绝大多数中专学校一般采用的是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一致的单轨制。  现行的这种职称制度最大的弊端是一评定终身,评上某种职称就必须聘任且终身拥有,由此产生了种种负面效应。一方面很多人不择手段甚至通过不正当竞争评上职称;而另一方面则是有些人评上职称后就马放南山,享…  相似文献   

11.
地方     
《教育》2013,(2):13-14
浙江:高校青年教师上岗须有"资格证"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决定从2013年1月1日起,在全省高等学校全面实施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同时,针对高校青年教师设立"教师上岗资格证书",获得该资格证书将成为教师参加职称评聘和相关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教育厅明确,青年教师助讲培养结束后,各高校应组织相关教学专家,结合青年教师培养学习情况,通过试讲等方式进行考核,合格者由学校颁发由省教育厅统一印制的"教师上岗资格证书"。考核不合格的,对其做出延长助讲培养期、调整岗位或解聘等处理。  相似文献   

12.
1992年北京市在中小学40岁以下教师中开展了专项评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工作,评出了中学高级教师、中师高级讲师167人。这一作法破除了诸多原因形成的长期存在的论资排辈观念,做到了重在德才业绩,不拘一格选人才,对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形成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奋进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职称评聘管理工作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职称管理政策,始终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对我国地方高校职称评聘管理工作所经历的三个阶段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梳理,并对现阶段地方高校职称评聘工作所实行的评聘合一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这对地方高校职称评聘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我国在很多环节中实现了"放管服",主张各个学校能够结合自身的特色来开展教育活动,通过对自主权利的合理利用来增强办学活力,这为学校改革创造了良好条件.为了了解"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高校教师职称评聘改革情况,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了解到职称评聘"放管服"可以更好地聘用人才.研究发现,为了适应"放管服"改革背景,高校教师职称评聘需要坚持岗需匹配、公开透明以及动态调整这三个原则,通过高校自治的方式对职称聘任制进行改革,对人才评价模式进行改革并加强了监管,以增强职称评聘制度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15.
提升西北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西北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是:表面富余和结构性缺人;年龄结构不尽合理;青年教师敬业精神不强,教学水平偏低;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加强其建设的策略为:狠抓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编制管理,完善教师补充退出机制;改革现行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完善农村教师素养提升机制;激励高等师范院校青年教师到农村支教;健全农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与聘任一直是以"评聘结合"为主,而这种模式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多弊端,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建立"评聘分离"的职称评审与聘任模式,将会对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这就需要重新构建职称评审制度,建立专门的教师职称评价机构,在高校内部实现聘任制,彻底实现职称评审与聘任的分离。  相似文献   

17.
目前许多地方对中小学教师都在施行职称评聘分离的改革实验,笔者就目前存在的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提出来探讨。评聘分离不能为终身聘任穿衣现行中小学技术职称由人事部门评定,聘任又是由学校或教委根据人事部门的指标聘任,目前的评聘分离制度还不够完善,在许多地方残留着终身评聘制度的痕迹。职称都有聘任期限,正确理解评聘分离的程序应该是专业技术职称任期满后,全部解聘,再根据岗位需要、专业技术能力,综合各方面的需要进行聘任。但目前评聘分离的地区并不是这样的,还沿袭着期满后又继续聘任,而新增加的具有高一级职称的教师则需要人事部门…  相似文献   

18.
略述西方高校的职称评聘制度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评聘现状述要 综观当今世界各国高等学校的教师职称评聘,既存在着普遍适用于各国的一般规律,又存在着仅适用于某一国家的特殊规律。大凡这两种规律,不外乎国际间高等教育交互影响和各国历史传统演变的产物,了解并熟识这些规律,是我们探讨发达国家高校教师职称评聘的根本前提,也是我国实施职称评聘制度改革的重要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完善实验系列职称评聘体系,促进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   总被引:6,自引:11,他引:6  
从分析目前高校实验队伍职称评聘体系存在的问题入手,强调了完善实验系列职称评聘体系的重要性,阐述了该校实行实验系列职称评聘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总结了9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并对进一步完善实验系列职称评聘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教师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职称工作在整个事业单位职称工作中范围最广、比重最大。教师职称评聘对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称工作出现了政策滞后、制度不够科学合理、管理体制欠完善等问题,特别是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工作开展以来,中小学职称制度存在的评聘矛盾更加突出,教师职称管理制度出现j’一些与教育事业和教师队伍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给职称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