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1.赤潮赤潮主要是人为过度排放含磷、钾等养分的生产、生活污水引起的。即由于富营养化,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 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是许多赤潮的统称。  相似文献   

2.
吴国平 《生物学教学》2006,31(11):13-13
本文介绍了浮游藻类的定义和分类以及水体富营养化与水华和赤潮的概念,概述了几种常见水华和赤潮优势藻种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巧O分钟。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镇写清楚。 3、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一选择题2分,共18分。 1、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  相似文献   

4.
赤潮是海洋中的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所谓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实际上是许多赤潮的统称。海水颜色出现红色、绿色、黄色、棕色等异常变化的现象,甚至还可能出现无颜色的赤潮,如膝沟藻、裸甲藻、梨甲藻等。总之,赤潮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海洋生态灾害。内陆的湖泊、河流也可能发生赤潮生物疯长而引起水华(淡水中称之为水华,海洋中则称为赤潮)。那么赤潮究竟有哪些危害,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5.
《化学教学》2001,(4):36-38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一选择题 2分 ,共 18分。1.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 ,当赤潮发生时 ,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 ,并对生物造成危害。(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 .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 .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 .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   )(2 )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A .杭州湾 B .莱州湾 C .辽东湾 D .珠江口 (   )…  相似文献   

6.
赤潮的危害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 ,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 ,从而引起水体变色 ,这种自然现象 ,就是通常所说的赤潮。赤潮因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 ,水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有红色、绿色、黄色、棕色等 ,而另一些生物如裸甲藻、梨藻等引起的赤潮 ,并不引起海水呈现特别的颜色 ,可见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1 赤潮形成的原因(1)海水富营养化 赤潮检测结果表明 ,赤潮发生海域的水体均已遭到严重污染 ,氮磷等营养物质大大超标 ,富营养化。而工业废水中含有的某些金属 ,也可以刺激赤潮生物的增殖。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一选择题2分,共18分。1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l)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2)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A杭州湾   B.莱州湾C.辽东湾D.珠江口【 】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赤潮赤潮是人为因素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都是红色的吗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随  相似文献   

9.
沈韫芬 《科技文萃》2000,(12):137-138
海洋中产生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记载,主要是鞭毛藻类和鞭毛原生动物过度繁殖,使浅蓝色的海水变成红色、橙色、黄色或褐色,生物学家称之为赤潮.引起海水变色的赤潮有300种左右,其中约70种能产生毒素.由于污染日益加重的原因,加之这类生物繁殖甚快,海洋中大面积地发生赤潮,直接危害了海洋生物的生存,并通过食物链殃及人类.这种赤潮称为有毒赤潮,是当今赤潮灾害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1.赤潮指海水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海水在一段时间内变色的现象.赤潮发生的原因有:海域水体高营养化;某些特殊物质参与为诱发因素;环境条件改变,如水温、盐度等变化.赤潮对海洋环境、海洋养殖业及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1.
浅谈水体富营养化对环境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由于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富集 ,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 ,使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 ,造成藻类、浮游生物、植物、水生物和鱼类衰亡甚至绝迹的污染现象。一、水体中氮磷的来源水体中氮磷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天然的 ,如从天然降水中接纳氮磷等营养物质 ,从地表土壤的侵蚀和淋溶中得到氮磷物质 ;二是人为的 ,如城市中人们排放出的含有大量氮磷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进入水体 ,农业施用化学肥料和牲畜粪便经雨水冲刷和渗透 ,最终进入水体。…  相似文献   

12.
一、水体污染与赤潮水和水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水的概念着眼于水物质的本身,而水体是河流、湖泊、水库水、地下水、冰川、海洋等地表贮水的总称. 水体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等地下水体,使水和水体下底泥  相似文献   

13.
在海洋浮游生物中,有许多单细胞微小生物,由于异常地急剧繁殖并高度密集在一起,从而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称为“赤潮”。赤潮并不都是呈现红色,不同的赤潮生物所引起的赤潮的颜色不同。由夜光虫引起的赤潮呈粉红色;由某些双鞭毛虫引起的赤潮呈现绿色;由某些硅藻引起的赤潮呈现红褐色;由蓝藻类的淡红发柬毛藻引起的赤潮呈现黄褐色。因此,通常人们所说的赤潮,实际上并不都呈现红色。  相似文献   

14.
赤潮:赤潮是指由于水域环境的变化,导致水域中一种或几种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或聚集,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现象。赤潮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不仅破坏海洋生物资源,恶化海洋环境,损害海岸旅游业,而且还会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生存,甚至使人死亡。近年来,我国近海多次发生大规模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一些大型水库相继出现藻类水华,对饮用水安全构成了威胁.通过对北方几座大型水库水体的浮游生物进行调查,提出了水华的防治措施:加强水源防护、进行深度处理、挖底泥、人工或机械捞取、采用化学方法、修复污染水体等.  相似文献   

16.
蓝色的海面 ,突然泛起“红霞”。人们也许认为这是大自然给海水增添的一笔绚丽的色彩。其实 ,这是一种破坏性很大的海洋生态灾害 ,是被称为海洋生物“美丽杀手”———赤潮的暴发。一般认为 ,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忽然异常繁殖造成海水颜色变化的现象称为赤潮。赤潮的颜色可因形成赤潮的主要浮游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由甲藻、夜光虫、硅藻等浮游生物产生的赤潮呈红色、红褐色。已知的赤潮生物有 5 0多种 ,其中多甲藻、裸甲藻、原甲藻、夜光虫等 10多种最为常见。赤潮在海域的分布常呈条状或块状 ,面积可从几千平方米至几千平方千米 …  相似文献   

17.
蓬溪县赤城湖水库指示藻类的组成与水质的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调查初步鉴定出蓬溪县赤城湖水库有指示藻类44种,隶属于6门、25属.其中极常出现在多污带水体的指示藻类2种,极常出现于α-中污带水体中的指示藻类15种,β-中污带极常出现的种类20种,微污带水体中极常出现的种类为7种.利用指示藻类和Margalef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目前赤城湖水库的水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通过严格管理和自来水厂的消毒、灭菌,从而保证居民生活的安全用水.  相似文献   

18.
浅谈赤潮的成因、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海洋浮游生物在短时间内暴发性繁殖或高密度聚集 ,引起海水颜色变化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赤潮是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 ,发生时常使海水变为红色或褐色 ,不仅污染环境 ,而且对海洋养殖业构成极大威胁。近几年来 ,由于气候条件及环境污染等因素 ,在我国的部分海域中都出现了大面积的“赤潮” ,而且发生的范围、面积及频率都在不断扩大和提高。那么 ,是什么原因导致赤潮的频繁发生 ?它对海洋环境和海洋养殖业到底有哪些危害 ?怎样预防和治理赤潮灾害 ?笔者就这些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和回答。1 赤潮发生的…  相似文献   

19.
锦江水污染监测的藻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锦江丰富的藻类中寻找水污染监测和治理的新型藻类,本研究于2007年在枯水期和洪水初期对锦江不同区段共采集107个样,通过多重比较、相关和回归分析及电脑采集显微图象比较,结果表明:在枯水期和洪水初期,水体生物密度可以作为监测锦江水污染的参考指标;260nm的吸光值可用来衡量锦江水体生物密度的大小,也可作为锦江水污染监测的一个参考指标;藻类分布的密度和种类在主要污染源区及其上下游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种类上表现为硅藻>蓝藻>绿藻>其他藻类;硅藻门、蓝藻门、绿藻门和裸藻门等藻类门中的一些种类可能是锦江水污染监测的藻类。  相似文献   

20.
藻类是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它对城市供水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本通过大量实验,分别采集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等不同样品,到出了汤河水源所合藻类的种类、数量,并通过模拟实验,找到了地表水除藻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