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青海走一趟那还是3年前的事了。杨欣,这位在80年代漂流长江的勇士在北京四处游说,争取实现他的保护长江源头的计划。“一个长江的探险者为何一下子成了一个长江的环保主义者?”我问他这个问题。他告诉我,以前想通过艺术手段唤起人们对长江的热爱,“现在看到这条路太漫长、太艰巨,也许到那个时候长江源头的野生动物早已灭绝了,我必须马上做起!”而这决心来自  相似文献   

2.
编者短评:什么是好版面?什么是好报道?在你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你就意识到了它的好。《经济日报》的这篇报道就是如此。一提农民致富,我们就联想起如何  相似文献   

3.
古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几年来的采访生活,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处处留心观察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是做好记者工作的一个条件。记得有一回,即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后的第一天,我们工人日报驻武汉的两位记者,在公共汽车上,无意中见到一位老大娘,自言自语着:“这个鬼天气,说变就变,要不是有了大桥,怎么得了!”这两位记者一听,便想:今天的天气,和大桥有什么关系?老大娘又为什么语重情长地把天气、大桥和自己紧紧连在一起?他们马上就向老大娘求教。这才弄清楚:当天武汉那样突然袭来的寒潮,是历史上少有的。由于长江狂风巨浪,迫使波江的轮船抛了锚,木船停了渡。而这位老大娘,家住汉口,女儿在江对岸的武昌,正要分娩,急等她去照料,不巧赶上个坏天气,若在往日,除非插翅飞过江去,而现在,有了长江大桥,那怕它巨浪封江,车辆行人,照样南来北往。难怪这位大娘深有感触。这时,车上还有武汉钢铁公司某工地的两位女打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同志拿了条简短新闻给我看,新闻的标题是(西安规定11种零售商品价格差率》,全文是“西安市物价局日前发布公告,规定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11种商品的零售环节进销差率。公告要求西安市区以及所属各县所有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国营、集体和个体经营者,必须严格遵守这11种商品的进销差率规定,对违反者物价检查机构将严肃处理。还没等我看完,这位年轻人便说:这条新闻倒是符合当前写短新闻的要求,但信息含量是否太少了点?我仔细琢磨,觉得这位年轻人的提问是有道理的。我认为这条新闻的主要毛病是宣传味太浓,信息量太少。它是在当时  相似文献   

5.
一天,一位同志兴高彩烈地来找我:“小孟,这篇报道看了没有?你看人家写得多好呀!”我接过一瞅,原来是1987年10月11日《河南日报》二版登载的成海、李瑟二人合写的消息《“冒富大叔”吴天喜张贴文明经商告示》,文中不少地方还被这位同志用红笔勾了红道儿。“有眼力!”我不由称赞这位门外汉。其实,我早就被这篇消息吸住了,反复研读之后又把它剪贴到存报册子里。这篇消息报道了镇平县经营清真冷冻厂的个体户吴天喜经营讲信誉,不坑人骗钱的事儿。事情虽平  相似文献   

6.
良师益友     
我认识长江同志,是在一九三八年的汉口。这年春天,全国记者云集武汉。为了团结广大青年记者,三月间,在党的领导下,在汉口成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长江同志是主要组织和领导者。秋天,武汉外围吃紧,蒋军步步退缩,武汉的失陷,已在预料中了。“青记”决定撤离武汉,一部分同志去重庆,一部分同志去长沙,我是第一批到长沙的。长江与陈侬菲同志等也先后来了。会址设在都正街,房屋虽简陋,但大家在长江同志领导下,情绪很高。出墙报、开座谈会、出版会刊《新闻记者》。那时各报从战场上  相似文献   

7.
彭嘉陵是我在人民日报经济部工作时的同事。当时把这位海外版的骨干记者调到经济部来很不容易。但她来了后一年左右,我就调到经济日报工作了,所以,一起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她在人民日报从事采编工  相似文献   

8.
在表彰先进人物勤政廉洁、艰苦朴素的事迹中,有些报道屡屡有赞扬把“出国机会”让给别人的描写。例如,某单位点名让一位老同志参加到西欧考察,而这位老同志却递交一份报告,要年轻人去;某厂厂长有许多出国的机会,可以去苏联、泰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可他却不去,让给别人。看到这类描写,不能不使人发生疑问:他们的出国到底是不是实际工作的需要?他们出国是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如果是,我们的报刊该不该把他们  相似文献   

9.
政经资讯     
话语"每个人都要买房?这样的观念一定要改变!我租房住了40多年,一直到58岁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年轻人想着无论如何都要买一套房子,我只能说我同情他。年轻人现在一个月赚2000元钱,别想着去买房,要自信自己以后能月薪20万,买别墅去。廉租房解决最贫困家庭的住房问题,中低收入者考虑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商品房是富人们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这位当年曾试图偷越国境参加缅共游击队的热血知青,采访老山前线时,他扔掉手中的笔,抄起机枪直接用子弹和敌人"对话";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中,他哪里是记者,分明是一支扑火队伍忘我的指挥员;后来的采访中还上天入海——随伞兵跳伞、跟舰艇远航。还有长江抗洪的巨浪,帕米尔高原的紫霞,珠峰北坡大本营的白雪,高黎贡山无人区的豪雨,都如同一阵清风从眼前刮过——俱往矣,这位风流人物忽而又走遍了7大洲的53个国家和地区,捎带着还去了南极和北极。他是谁?神仙吗?不!是记者。古人说,观一叶而知秋;我们说,读一叶而知天下。请读者从本期开始和我们一起,随着叶研的笔走遍天涯。  相似文献   

11.
报纸还有风度? 报纸还讲风度? 有,要讲。你去经济日报社看看,那里的总编辑办公室里悬挂着一条立轴,上书四个大字——“大将风度”。 溯其源,报纸的风度问题,是丁关根同志提出来的。1998年,丁关根同志视察经济日报社,对《经济日报》的特色提出了八个字的要求——“庄重大气,大将风度”。  相似文献   

12.
田园 《今传媒》2006,(12):57
做了驻站记者后经常会想起六年前的一天,一位朋友告诉我,新华社招人你为什么不去考考呢?我当时对这朋友说新华社有什么好的,难道它比这神圣的教育职业还好吗?这位朋友注视着我说,以你的性格从事新闻职业是最好不过了,你知道吗?新闻记者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人们把记者都称做“无冕  相似文献   

13.
一个报社的摄影记者跑到农村去给一位先进的知识青年拍照,拍的是这位青年挑粪下田的情景。这位摄影记者想,知识青年岂能不讲究“卫生”?于是让他戴上了一个大口罩。这张照片受到了群众的批评。这一件事,引起我一些想法。那位知识青年参加挑粪劳动不怕脏不怕臭不怕累,记者如果如实地拍摄他挑粪的情景不是很好吗?为什么非去“导演”一  相似文献   

14.
经济日报的总编辑范敬宜,不愧是一位敬业的“留心记者”。他出差坐火车,也要与列车长夜话一番。他笔录的四个变化真真切切,感人至深。我极感兴趣的倒是这篇通讯的结尾:“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认为是好事,不过有好多问题人们还没闹明白。列车上议论的尽是这方面的‘热点’,特别是租让土地,上岁数的人思想就不通,把它跟租界混为一谈。可是到底不同在哪里,我也说不清楚。翻翻报纸,也找不着答案。您是经济日报的,我建个议,常到咱列车上来听听老百姓的议论,把‘热点’收集起来,挨个儿在报上作个回答,这报纸就更有看头啦!”(1992年11月21日经  相似文献   

15.
对经济日报的全体同志来说,纪念创刊五周年的最珍贵的礼物,是赵紫阳同志的贺信。在这封贺信里,紫阳同志说:“希望你们坚持改革,不断创新,把这张报纸办得更有生气,更有深度,更有特色,为宣传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改革作出更大的贡献!”紫阳同志的这番话,既是对我们的勉励、鼓舞,又是在实际上针对经济日报的主要弱点和不足,指出了进一步办好报纸的方向。经济日报创刊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经过全体同志的苦心经营,逐步办出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成为一张在经济战线比较受欢迎的报纸。但是,它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概括起来是生气不足,深度不够,特色不鲜明。这张报纸今后要想再上一层台阶(不敢奢望上一层楼),就必须  相似文献   

16.
(接第11期) C·第五代记者的主体意识布票,久违了!但是我没有忘记,十七、八年前,在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妈妈的包里拿出各种票证,去商店排队。什么肉票、鱼票、肥皂票、火柴票、苏打票、酱油票……应有尽有,见队就排,一手交票,一手购物。可以说,我们是伴票证长大的一代。猛一看,这是新闻语言吗?是的,一点没错,而且是《经济日报》一篇头版头条长篇报道的开头。记  相似文献   

17.
为“四不”叫一声好!沙金报载:经济日报一位记者赴温州采访,主人没有用专车接送,没有专人陪餐,没有宴请,也没有安排去歌舞厅、打保龄球,当然更没有请去“桑幸”一下,成了不接、不陪、不宴、不舞的“四不”接待方式。这位记者深受感动,誉此为“温州接待模式”。眼...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诺贝尔学奖得主居然是一个嫖客!我是怎么知道这一点的呢?是他自己坦白的。这位仁兄在获奖以后公开向媒体表示:“我要感谢妓女……我无法去追求其他的女人,因为这耗费时间。如果你想引诱一个女人,如果你的婚姻在各方面都不如意,你就无法决定这样去追求,这需要很多天,很多星期的时间,这等于是放弃事业。”  相似文献   

19.
报道由头的引发 今年2月中旬,经济日报召开了一次专题研究报道的编委扩大会。会上,编委们根据各自分管部门提供的线索,确定了今年上半年准备打的几个“重点战役”,并就经济日报的特色问题,进一步统一了认识。那就是抓系列报道,瞅准典型,重点采访,深入挖掘,一段时期来它一个带“响”的。 哪里能抓到带“响”的典型呢?当然是基层,是火热的改革开放的“第一线”。 不久,河南记者站站长刘海法向报  相似文献   

20.
据报载:一位老工人,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把废旧的麻袋一条条收集起来洗干净。他一直被誉为老劳模,记者多次报道过。这一天,记者又去采访他,宋遇,他的儿子很不耐烦地说,你们写了几十年,还写他?来吧,看看我们的。原来,几个小青年发明了洗袋机,一个月可以节约上千元,比老劳模的效率不知高多少倍! 这位记者采访碰壁,给人以深刻启示:时代前进了,我们新闻工作者在人物报道上的一些旧的思想观念,也要变一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