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2016—2017在陕西关中东部引黄灌区富平县流曲镇藏村试验基地,选择主推和主栽夏玉米品种8个进行适应性筛选试验,并在筛选基础上选择郑单958、浚单20和陕单609 3个品种进行8个密度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陕单609、浚单20和榆单9号丰产性较好,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显著,其增产幅度不同年型之间差异显著,2016年增产1.7%~3.1%,2017年增产8.7%~17.6%.综合抗性好,适合关中东部引黄灌区种植.不同密度对产量影响显著.密度不超过90 000株/hm~2时,密度由低到高,产量增加,密度超过90 000株/hm~2时,随密度增加,产量降低.郑单958和陕单609高产的适宜密度为82 500株/hm~2~97 500株/hm~2,浚单20高产适宜密度在82 500株/hm~3~9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2.
密度、行距配置对夏玉米部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郑单958和隆平206为材料,研究夏玉米密度、行距配置对部分农艺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两个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统计分析的方法.结果:在试验区间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穗位高和产量有升高的趋势,稳位叶长有下降的趋势;随着宽窄行距离的加大,平均稳位高、稳位叶长有增加的趋势;随着平均行距的增加,产量有逐渐提高的趋势,其中郑单958以60 cm等行距产量最高,隆平206以宽窄行40/80产量最高,株高无明显的规律性变化.结论:生产上对株型紧凑的郑单958和半紧凑的隆平206,分别以60 cm等行距和宽窄行40/80,适当增加密度为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播期、不同移栽密度、不同覆膜方法的水稻覆膜旱作技术的初步研究 ,得出播期越早 ,旱作产量越高 ;旱作移栽密度 1 0 .5~ 1 5万穴 /hm2 为宜 ;前期覆膜、后期覆稻草较全生育期覆膜结实率、产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汇油 5 0不同密度下的生育特性、产量表现及产量构成。在每公顷 30 0kg左右纯氮 ,密度4.5~ 7.5万株 /公顷稀植条件下 ,每公顷产量可达 2 90 0kg左右 ,比对照增产 1 1 .9%~ 1 6 .2 %。  相似文献   

5.
对半冬性、春性、多穗型、大穗型等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进行高产栽培研究。结果表明 ,在本地区半冬性品种和春性品种的适宜播期分别为 1 0月 1 0日左右和 1 0月 2 0日左右 ;半冬性多穗型和大穗型品种的合理密度分别为 1 80万 /hm2 和 2 40万 /hm2 基本苗。提出了各种类型小麦品种在 6 0 0 0kg/hm2 产量水平下冬前及春季的合理群体指标及产量结构  相似文献   

6.
经过连续的肥料试验表明,氮、磷、钾用量对产量作用的主效应为N>K>P,对产值影响的主效应为K>P>N。在皖西中等肥力的土壤上,烤烟适宜的氮肥用量为82.5-97.5kg/hm2,N:P2O5:K2O为1:1.2:2~2.5。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播期、不同移栽密度、不同覆膜方法的水稻覆膜旱作技术的初步研究,得出播期越早,旱作产量越高;旱作移栽密度10.5~15万穴/hm^2为宜;前期覆膜、后期覆稻草较全生育期覆膜结实率、产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8.
不同年代春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收获指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黑龙江省春小麦育种史上有典型代表性的8个春小麦品种:克强、克壮、克旱6、克丰2、克丰3、新克旱9、克丰4、克旱16,结合高产、超高产小麦育种目标,分析了不同春小麦品种的产量特点及源库关系.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代代表性小麦品种在各自适宜的密度条件下产量是递增的.克强、克壮、克旱6号、克丰2号、克丰3号随着密度的增加倒伏率增加,适宜密度为650万株/hm^2,新克旱9号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增加。但是达到一定程度后产量增加不明显,适宜密度为750万株/hm^2.克丰4号。克旱16号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明显增加,适宜密度为800~900万株/hm^2.粒叶比、收获指数与产量的关系表明,克强、克壮、克旱6号的粒叶比、收获指数高,但产量不高,克丰3号、克丰4号、克旱16号产量高,粒叶比、收获指数也高.表明收获指数高,产量不一定高.但产量高的品种却常常伴随着较高的收获指数.  相似文献   

9.
先玉335夏玉米高产栽培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密度、氮、钾肥施用量与先玉335玉米品种产量的关系,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各因素与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筛选高产栽培优化模式。结果表明,最佳农艺方案:种植密度62.175-71.160千株/hm2,配施纯氮266.875-284.010kg/hm2和K20207.645-246.270kg/hm2,产量可达10125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五因素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田间试验测得的数据.建立了以产量及产量因素为目标函数的试验因子效应系列回归模型。根据产量目标方程,采用模拟仿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得出产量650kg/666.7m^2的农艺措施组合决策为秧田播量27.77~29.50kg/666.7m^2、秧龄40.96~42.74d、插秧密度1.55~1.87万穴/666.7m^2、施纯氮16.47~17.43kg/666.7m^2、9.1~9.3叶龄时喷施多效唑,并求得其高产最佳产量结构及对单因素、两因素互作效应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1.
利用葫芦巴不同栽植密度试验,研究栽植密度对葫芦巴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群体密度每公顷在80000株~90000株之间,株距保持在5 cm~8 cm,行距保持15 cm~20 cm,产量和产值相应增加,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夏播糯玉米凤糯476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密度、基肥、追肥水平对夏播玉米品种凤糯476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追肥,最小是基肥.这三个因子中,仅有密度和基肥的交互作用显著,为正交互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组合就是三个因子的最高值,即以4800株/667m2的密度,基肥和追肥的配施量为48.5kg/667m2,获得的模拟产量为1296.34kg/667m2.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有机烟种植方式的可行性,2008—2010年在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拉乌乡开展了有机烟叶生产试验示范.2010年进一步对拉乌乡有机烟农户种植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在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下的有机烟与常规烤烟田间的生长情况、病害发生和产量效益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肥量不仅影响烤烟生长、烤烟产量与品质,而且与烟叶中后期病害程度直接相关;有机种植的初烤烟叶较常规种植的产量平均减少18.7%.因此,发展有机烤烟种植,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密度、N和K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对三个栽培因子进行了组合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3因子成二次回归关系,产量高于10772.83kg/hm2的优化区间为:密度74655~82155株/hm2;施氮量257.9~305.9kg/hm2;施钾量261.3~315.9kg/hm2;蛋白质含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正相关,与钾肥的施用量负相关;淀粉含量与氮肥的施用量负相关,与钾肥的施用量正相关;脂肪含量钾肥的施用量正相关;蛋白质、淀粉、脂肪含量均与密度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探究不同移栽密度对诸葛菜的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移栽密度,为沿淮地区诸葛菜高产栽培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五种不同的移栽密度(11.68万株/hm~2、14万株/hm~2、16.33万株/hm~2、18.66万株/hm~2、21万株/hm~2)的处理测定诸葛菜的生长指标和产量指标。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诸葛菜的株高、无效分枝、主花序有效长度、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秸秆干重、每角果粒数及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而根颈粗、千粒重、二次分枝数等呈现下降趋势。在江淮地区诸葛菜种植密度为16.33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为674.09 kg/hm~2。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龙花243产量与不同种植密度、氮磷钾施肥量(N、P、K)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优化数学模式,确立了高产优化栽培方案,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磷肥>氮肥>钾肥>密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播期、密度、氮肥对小麦皖8704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独立效应及综合效应,提出皖8704亩产400公斤的农艺组合方案,为大面积推广皖8704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施氮量及种植密度对烤烟巨型变异株系YK01农艺性状的影响,借助L16(4^5)正交设计表安排正交试验,于栽后70d测量未打顶的主要农艺性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表明:1)施氮量是影响株高的主要因子,而叶数、茎围、最大腰叶的长和宽4项指标则主要受种植密度影响,且最大腰叶长受两个因子的影响均达到0.01极显著水平,其余指标的主要因子影响均达到0.08及以上的显著或极显著水平;2)株高、最大腰叶长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叶数、最大腰叶长、宽和茎围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节距与施氮量或种植密度之间无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