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接上期)两人顺着百鸟图往左边走边看,只见塔壁上还有一道用歌谣形式写成的算术题:九百九十九文钱,甜果苦果买一千。四文钱买苦果七,十一文钱九个甜。甜苦两果各几个?请君布算莫迟延!张华说:“歌谣的词有点儿老古董味道,用的钱也不是现在的人民币。”王强说:“我好像在中国古代数学书《算法统宗》上看见过这道题。”张华问:“《算法统宗》是哪个朝代哪个人写的呀?”王强回答:“《算法统宗》刻印于1592年,作者是程大位,是明代的数学家。”张华说:“这道题的意思我不太明白。”王强说:“题目的意思是说,有999文钱,买一种甜果和一种苦果,两种共…  相似文献   

2.
“我们”与“咱们”都是第一人称代词,都表示复数,都可以用于“包括式”(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在内)。如“主席说:‘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保证。’”(《毛主席在花山》)这句话是毛主席对警卫员说的,这个“我们”当然包括听话人警卫员在内。再来看下面的对话:“齐威王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来赛一次!’”(《田忌赛马》)田忌所说的“咱们”同样包括听话人在内。在这里,“我们”与“咱们”用法是相同…  相似文献   

3.
算账     
星期天,小猴(hou)和小鹿(lu)一起上街,小猴买 了一个摇鼓(yao gu),用去6角。还剩3角,小鹿的钱比 小猴多2角,小鹿买了一本《趣味数学》,用去5角。 在回家的路上,小猴问小鹿:“你还剩几角钱?” “噢,还剩2角,不,还剩3角。”小鹿说不准。 小猴算(suan)算,他也算不出来。忽(hu)然,小 猴手指着大象伯伯的家,说:“咱们去问问大象伯伯好吗?”  相似文献   

4.
〖案例〗这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的意义”的教学片段。一、激发兴趣,启动探究。师:同学们喜欢吃水果吗,你们中有谁自己去买过水果?今天,我们就来模拟买水果的活动,看哪一组的同学会看、会买、会算。愿意参加吗?生:(齐)想。教师出示水果店的四种水果(图片),让学生观察后说  相似文献   

5.
甲:我向你谈“情”说“爱”来了。乙:(疑惑不解地)什么?什么?向我谈什么情啊?说什么爱呀?甲:噢,谈“情”,是谈谈我们同学之间的感情;说“爱”,是说说同学之间的互相关爱。乙:嗨,是这么回事儿呀!甲:(羞涩地捂住脸)嘻嘻,实话对你说,爱过我的同学还真不少。  相似文献   

6.
一个星期天,我陪女儿上街买书。经过一家超市时,女儿拉着我的手说:“爸爸,那边有一个电脑算命的,我想去算一算这学期考试会有什么结果?”我说:“电脑能算命?电脑不过是人造的机器,怎么可能会给人算命,这不是荒唐吗?”女儿不以为然地说:“你不信我信。我们班许多同学都算过,特灵。”我说:“那你带我过去看看。”我们来到了那个电脑算命人的门前,只见门前有一块竖立的广告牌,上面写着:你想了解自己未来的人生走向吗?你想预测自己升官、考试、求职、恋爱、婚姻、事业、生意、前途、财运、健康等等自己人生的未来信息吗?只要你输入出生年月、男…  相似文献   

7.
哈哈笑     
《红领巾》2002,(9)
妈妈:“跟你说(shuo)过多少次了,不懂就要问老师.你为什么不去问呢?”儿子:“问了!考试(kao shi)时,我每次都问,可老师就是不肯说。”(奇奇)  相似文献   

8.
整理书报     
吃过晚饭,妈妈对我说:“瞧(qiao)瞧,你和你爸爸把看过的书报扔得到处都是,你能把它们摆(bai)好吗?”我说:“行!”可是,沙发上,床上、桌子上的书报乱七八糟(zao)的,怎么摆呢?  相似文献   

9.
教学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时,一教师的主要教学程序如下。首先进行准备题的教学。 (1) 口算。题目是:“某班40人参加糊纸盒,第一组糊180个,第二组糊140个,平均每人糊多少个?”算完,老师问: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然后,板书算式:(180 140)÷40=8(个)。 (2) 小结。教师说:“这是一道求平均数的应  相似文献   

10.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学习。这个工具是什么呢?它装有五把刀——即五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的意思”。苏氏把“写”(这儿是指书写的技能)列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五把刀”之一,可见教小学生写好字是多么重要。怎么加强写字教学呢?最近我听了一些写字课,作了一些调查,也想了一些问题,片片断断,不成系统,故曰“断想”。  相似文献   

11.
小嘎屋     
《小火炬》2005,(3)
非常感谢给我们寄来新年贺卡和礼物的同学们!福州林城虹我特别喜欢童话,每次去图书馆,都会抱着童话书看上好一会儿。因此,班上很多同学都说我幼稚。难道我真的长不大吗?小嘎(大怒):哪个哪个?谁说看童话幼稚啦?我到现在还一直看漫画书和动画片呢!福州俞晶晶我是黑皮吧“天字一号”忠实读者,不过,你们以前推荐的书,全是我看过的噢,好好加油吧!小嘎(掰着手指头细细算……):啊,到目前为止,“黑皮吧”强几呀本!书好,,全都看过吗一?共不推是荐一了般二的十我接受你的挑战,以做出谁都没有看过的“黑皮吧推荐好书”为标!努力!福州马尾谢晓寒我发现许…  相似文献   

12.
不知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虽也算能说会道,可是要写一篇像模像样的文章,却常常“咬断笔杆,难成一文”。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是,我们从入小学到初中毕业,所学的古今中外典范诗文何止三百篇?为什么还有很多同学提起写作文就头疼?叶圣陶曾经说过:“阅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7—28页。二、案例回放1、在计算中初步体验“循环小数”。师:下面我们来一个计算比赛,看谁第一个算出结果!出示:2÷3=?学生在本上列竖式计算。算着算着,陆续地有学生喊起来“算不完”。师:怎么啦?遇到什么问题?生:算不完,商一直都是“6”。师:怎么会算不完呢?生:余数“2”一直出现,所以商也一直重复“6”。师:继续除下去,商里面会有多少个“6”?怎样在横式后面写出商呢?生:一直除下去,会有无数个“6”,我认为用省略号表示“0.6…”。(这一个学生刚说完,就有一个学生举起手。)生:我认为小数部分就…  相似文献   

14.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十年的时间,两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是不是应该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中国语文》1978年第8期)吕叔湘先生说这番话已过了十多年,然而,时至今日,语文教学的效率仍未尽人意。 如何才能尽快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关键在于一个“变革”。“穷则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札记     
说“小资”近年来 ,“小资”一词在报刊杂志以及网络文学里被吵得沸沸扬扬 ,可首先得说明“小资”不是旧词“小资产阶级”的简称 ,而是用为新一类人的代名词。可“小资”又应该算什么样的新新人类呢 ?在报刊杂志中有很多描述“小资”生活的文字 :(1 )没有活干的时候 ,(小光 )喜  相似文献   

16.
蜗牛爬竿     
笑笑与小蜗牛是对好朋友。笑笑知道小蜗牛有一道技巧题算不出来,就拉来王老师替小蜗牛排忧解难。王老师把小蜗牛托在手心与它谈心:“小蜗牛,你说你有一道技巧题,是什么呀?”“王老师,你看。”小蜗牛从贝壳下面抽出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一根竹竿9米长,蜗牛蔓蔓信心强;白天爬上2米长,夜晚退回1米长;请你帮助算一算,几天爬到竿顶上?王老师看了看,故意把纸条递给笑笑说:“这道题不难,你帮助算算。”笑笑想了想说:“蔓蔓白天爬上去2米,晚上倒退1米,那么,一天实际爬了2-1=1(米)。竹竿全长9米,一天爬1米,9天爬9米,对吗?”王老师说:“笑笑算的表面看…  相似文献   

17.
何谓“仿词”?顾名思义,就是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之下,更换词语中某些词或词素,临时仿造出新词语。仿词修辞的运用,别具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仿词可分为四种方式: 其一是反义仿词。例如:“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有过‘他信力’……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儿的反义仿词“他信力”和“自  相似文献   

18.
蜗牛的森林     
蜗牛生活在一片草地上,对于蜗牛来说,这里就像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可是有一天,草地上来了一只穿红靴子的兔子,蜗牛很热情地招呼说:“欢迎你来到蜗牛的森林。”兔子听了哈哈笑着说:“这样的草地也算森林?最高的草才过我的靴筒。”  相似文献   

19.
还是短些好     
泥鳅见了黄鳝,说“你长得真长啊!能告诉我长长的秘方吗?我会谢你的!”黄鳝答“我算啥!你去问问蛇吧!”泥鳅去问蛇,蛇说:“我算啥,你去问问井绳吧!”泥鳅去问井绳,井绳说:“我算啥,你去问问懒婆娘的裹脚布吧!”泥鳅去问懒婆娘的裹脚布,裹脚布说:“我算啥,你去听听某领导作的  相似文献   

20.
“学成于思,思成于疑(yí)。”“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习中常有疑点和问题,才常有思(sī)索(suǒ)、发现和进步。阅读课文怎样提问呢?寻找题眼。找出文题中的关(guān)键(jiàn)词,由此发问。例如《飞夺泸定桥》一文,可扣住“飞夺”提问:泸(lú)定(dìng)桥(qiáo)是怎样的?为什么要“飞夺”?怎样“飞夺”?“飞夺”又说明了什么?抓住文眼。找出文中关键句,据此发问。例如《草船借箭》的文眼:“周瑜长叹一声,说:‘诸(zhū)葛(gě)亮(liàng)神(shén)机(jī)妙(miào)算(suàn),我真比不上他!’”诸葛亮敢用草船借箭,他算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