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当前翻译质量评估策略分为传统策略和现代策略。为提高学生翻译能力和译文质量,高校翻译教学中译文质量评估不能完全照搬这两种策略,应借鉴新的翻译质量评估策略,对学生的双语能力、跨语能力和跨文化迁移能力进行评估,以促进翻译教学,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2.
司显柱构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是国内翻译学界第一个全面系统且操作性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该文将该模式应用于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汉译质量评估,通过对原文语域以及译文概念和人际意义偏离的综合分析,得出对译文质量的整体性评价,一方面旨在对这一模式进行验证,另一方面也为构建其他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胡萌萌 《考试周刊》2013,(36):17-17
在司显柱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指导下,本文通过分析原文与译文的语域,对比概念和人际意义偏离,对夏乙琥译《大钱饺子》做出质量评估。认为偏离对译文质量没有损害,译文保持了原文的主导功能。  相似文献   

4.
J.House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构建了语域分析评估方法,该评估模式以语场、语旨和语式三变量为核心,通过对原文和译文的语篇功能分析比较对翻译质量做出较为客观系统的评估。将J.House翻译评估模式应用在新闻英语的汉译中,拓宽了该模式的应用范围,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翻译的分析方法,为新闻英语汉译的质量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对等性历来是评估翻译质量的一个主要方面。翻译的主要任务是确立源语篇和目的语篇之间的对应.考虑源语篇作者的意图.同时产出的译文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期待。典籍翻译涉及多个因素,包含基于译者概念预设和文化预设的阐释,因此主要以原文与译文的功能上的对等来评估典籍翻译。  相似文献   

6.
文本是语篇的书面形式,是译者认知语篇功能的基础。文本类型理论为翻译标准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翻译质量评估具有指导作用。不同的文本类型构成其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不同的语言功能、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等。显然,我们要依据文本类型构建不同的翻译标准,为译文评价提供依据,以体现翻译评价标准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以司显柱的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为理论基础,在对鲁迅先生《螃蟹》原文的语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张培基《螃蟹》英译本在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上对原文的偏离程度,最后给此译文的翻译质量做出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8.
孙方 《英语广场》2023,(5):40-43
译文文本是否符合目的语语言文化特征、是否便于目的语读者阅读与理解,是判断译文质量的标准之一。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如何翻译被动语态往往会直接影响整个译文文本的效果。为此,本文基于交际翻译理论的特点对英汉被动语态差异性和被动语态的汉译策略进行探讨,以期对相关翻译实践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从语篇功能角度看译文的连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文的连贯通顺一直是翻译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从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功能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原文和译文在语篇结构上的异同,提出用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手段来检验译文是否具有跟原文相关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10.
语篇意识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典籍英译是现阶段国内学界关注的热点,但是典籍英译中的语篇意识问题却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语篇衔接是判断译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不同的“译者群体”在对衔接手段的处理方式上存在着不同倾向,这给典籍英译及译文评价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诗歌的翻译要尽量做到“三美”.即意美、音美和形美,“三荧”之间既有主次之分,又有相互交叠的关系。本文从讨论“三美”的关系着手,从音美与意芙,形美与意美,意美等三个方面比较杜甫《蜀相》的三个英文译本,从中可以看出,译文能够体现出原诗之美,才能使读者不仅知之,而且好之、乐之。进而为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传播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借鉴了康德和皮尔士的认识论来探索翻译中对语言意义的研究方法,认为对意义只能采取功能性解释,具体运用溯因推理的方法。文章还联系康德的认识论对语言意义的自身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意义在先天形式上体现为神经网络中的激活扩散,后天内容上是一种主客观互动的产物。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语言符号和语境知识的互动特征,同时意识到译文对源文意义的解读不可能一次穷尽,因此必然产生译文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译文的可接受性是指译文读者对译文能否完全理解 ,译文是否明白易懂。译文的可接受性被认为是翻译的三大要素之一 (包括传译性和相似性 ) ,它在翻译中的作用体现在它对译文效果和译文质量的影响。读者是译文可接受性的中心要素 ,因此 ,研究译文可接受性的中心在于读者。  相似文献   

14.
文化意象是诗人常用的情感载体,诗词翻译应尽可能准确、完整地重构原作中的文化意象,传递其蕴涵的文化内涵。译者对原诗文化意象语义的识解直接关乎译文质量的好坏。论述从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的四个主要维度对汉诗文化意象及其翻译进行探讨,研究译者对诗中文化意象的识解操作及其对运用目标语进行文化意象重构的影响,从而为准确处理文化意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评价意义涉及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存在于各类语篇,但目前应用于诗歌的却很少。本文运用Martin的评价理论,从态度和级差资源来解析杜甫《春望》中所表达的评价意义及其在四种译文中的体现,看看译者使用的翻译策略在评价意义表达上是否"忠实"于原文,从而对译文质量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江西省第二大城市——赣州市的公示语英译情况的调查,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并尝试性地提出修改建议;从翻译伦理视角探讨公示语翻译质量低下的原因,论证译者伦理、委托人伦理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伦理对保证翻译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在语言加工双通道论观照下,研究者通过纵向实证方法探究时政文本视域下三种水平译者之块状语表征心理现实性、认知加工范式、转换策略等差异对多字格块状语英译的影响。 结果发现: 1.就低、中水平学生译者而言,六字格块状语翻译质量最低,其次是三字格块状语;2.四字格块状语的翻译质量相对较高,且组间差异也更大;3.从译者水平由低至高的路径来看,不同字格数块状语英译的加工范式呈现出分析性加工范式至整体性加工范式的连续体发展模式;4. 学生译者策略多以异化和直译/硬译为主,专家译者归化、意译策略凸显且稳定。据此,本文得到两点重要启示:学生译者的双语关联块状语表征亟待完善,翻译加工范式及策略的使用偏好有待调控和改进。  相似文献   

18.
在汉英翻译实践中,为使读者准确理解原文,从而达到正确翻译的目的,译者必须在熟练掌握汉、英两种语言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原文的句子结构和语境,并结合汉语特点挖掘其深层含义,力求用地道的英语从内容到形式上准确无误地再现原文。  相似文献   

19.
韦努蒂的异化翻译主张有助于彰显本国语言及文化特色。试采用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翻译"蓝色经济",并通过研究我国主要外文媒体的译法,验证可行性,希望提供一种可以推广的译法,并对新时期外宣材料的翻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裴玉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9(12):105-109
译者的翻译策略取向受到译者的主体性的制约。文章通过三组译例的分析发现,制约译者翻译策略取向的因素很多,容易导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某些语用意义的误译和失真。作为翻译的标准,无论是求真、求美、求似,发挥译入语和译出语的优势,还是进行翻译的再创造,译者都应该分析原作语言内容、形式、体裁后进行合理的取舍,力求作到所采纳的方法与策略趋于科学性、充分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