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在综合卢梭教育理论对中国学校体育影响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对卢梭的体育哲学观与学校体育观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认为:卢梭学校体育观的主线是“自然本能论”,也就是说,人类的本能是自然给予的,但社会环境却使人类的自然本能退化了,而体育是防止人类本能退化的重要途径。其中卢梭的“自然”并不是简单指向大自然,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远离城市的乡村,而是直接指向了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与人心的返璞归真。其次,认为不宜把卢梭的体育思想归纳为“自然体育”或“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否则容易与美国威廉士的“自然体育”产生混淆。第三,卢梭根据青少年自然发展规律提出了身体先于精神发展的学校体育观。第四,解放人为枷锁,回归大自然才能练就最好的本领等。在从此基础上提出了卢梭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区别卢梭自然本能论与威廉士的自然体育;重申儿童身体教育在身心全面发展中的特殊意义;结合大自然资源进行体育锻炼;控欲节食对现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运动可以增加人体抵抗力、培养意志力、减少对医院的依赖。  相似文献   

2.
李刚 《体育科学》2012,32(4):77-83
从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目标、自然教育的体育内容和塑造品格的体育功能方法三个方面对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特质进行分析,揭示出其体育思想的内涵是重视自然的人性和本性能力的自然发展,强调身心和谐的体育目标及注重感官训练的教学方式,主张自然教育的体育内容必须依据儿童年龄和身心发展的阶段,并且注重游戏活动,尊重儿童天性的发展,对于体育活动赋予道德教育的功能,把体育活动视为塑造品格、培养道德的最佳方法。通过对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特质的评析,得出了深化对身心健康培养的认识和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体育环境这两方面的启示,并据此为学校体育理论思想构建提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黑暗的中世纪,教会的教育体系和禁欲主义的身体观严重阻碍了体育运动的开展,所谓文明的枷锁下的人心,陷入一片沉闷。法国革命前夕,卢梭等启蒙巨子们发动了一场推崇理性、反对教会权威和封建制度的思想革命运动,预示着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来临,也开启了一个新的体育时代,初步形成了近代体育系思想的理论体系。让·雅克·卢梭(Jena·Jaeques·Rousseau,1712—1778),这位启蒙运动的伟大旗手,对近世宗教、社会、文化、教育的改革,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卢梭提出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既突破了传统的体育观,又为近代体育思想的开创立下了丰功伟绩,但仍不排除其局限性。笔者从卢梭自然体育思想的形成入手,分析了其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局限性,从而探讨其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以期为学校体育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庄子和卢梭分别是中西方自然体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两者思想有惊人相似的一面,也有同一命题中的个体差异。庄子与卢梭自然体育思想集中表现于他们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充分肯定和用自然规律来进行养生保健和身体锻炼,从而培养自然人性和理想人格的思想上;回归自然的体育的途径上都是以自然法则为体育养生锻炼的理想准则;都持有“尊生”“重生”的思想,提倡对生命加以呵护。但是他们对相同命题的理解又不尽相同,以致两者的体育思想体系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
浅析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建立在自然教育理论基础之上,其主要内容有:健康强壮的身体是对儿童进行智育和德育的物质基础,强调运用自然的手段锻炼身体,还蕴含着终身体育思想的萌芽。本文还分析了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缺点与不足,探讨了研究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其对当前我国体育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自然体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及实践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然体育思想是西方激进教育改革者为反对揠苗助长、残害身心的封建教育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其基本内容为体育是教育和文化的一种形式和方法,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体育的本质目的在于教育人;强调“本能”的立论基础,基于“本体论”的教育化、生活化观念,推崇自然活动、否定非自然活动是其主要特征;自然体育思想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自然体育方式符合我国学校的实际是其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试论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终身体育被视为新世纪的体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是整体而长远的体育思想,体现出以人为出发点的哲学思考。学校体育阶段在实现终身体育目标中有着重要作用,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必须走与终身体育(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学校后体育)相结合的道路;必须在终身体育总目标下,开拓人们对体育问题的思路,才能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同终身体育目标的统一。未来学校体育的结构、内容、教法、管理、师资培养、远景规划等一系列问题都收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进行革新和实验。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颜元体育思想进行论述,通过对其体育思想的解析,旨在探究他的体育思想及对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颜元特别注重身体教育,在其所有思想中,体育思想是其非常重要的思想之一,他的“习行”、“六艺”等体育思想对当前中国学校体育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嘉庚学校体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座谈访问等方法对陈嘉庚学校体育思想进行了分析 ,得出结论 :陈嘉庚学校体育内容具有创新教育意义 ;实施学校体育途径手段与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广东省客家人主要居住地区学校体育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同时了解该地区学校的整体场地设施、器材以及在体育课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情况。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普遍存在:场地设施不够齐全;器材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也体现出了学校体育与客家体育结合不够深入,学校体育改革的力度不够等问题。有必要将学校体育与客家体育充分地有机结合,推动学校体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通过对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阳光体育"精神实质的辨析,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脉络的梳理,以及对学校体育课程本质的再认识,分析认为,学校体育具备很多的功能,在当下学校体育应突出"健身教育",即"使身体健康的一种教育",这是建立在"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获得"基础之上的,得出"学校体育——运动技能习得基础上的健身教育"这一即时性观点。  相似文献   

12.
从人类及运动项目的起源和发展的关系和历程入手,逐层阐述了人、社会以及运动项目都是从自然中产生和发展的,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教育都是自然的产物,具有自然属性。并通过对运动项目从人类生存的需要,到逐步形成了竞技运动和竞技运动高度发展给人的身体及学校体育教育带来的危害的论述,进一步阐述学校体育教育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使人的自然属性和运动项目的自然属性共同作用于学生,并通过改造竞技运动项目,使其教学化和生活化,适应学生学习需要,这便是体育教学回归"自然"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13.
张伯苓学校体育思想包括普及学校体育,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德、智、体、群各育并进,而不可偏废,体育促进了人的完全发展;学校体育与青春期卫生教育相结合。这些思想充分体现了张伯苓学校体育的精髓,对今天学校体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面对学生体质下降的现状,学校教育应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正确对待青春期,破除封建思想,在体育课教学中灌输科学的生理卫生知识。  相似文献   

14.
“全民健身计划”与高校体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即将出台的全民健身计划是体育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它将对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产生重大影响。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是学校后体育(国外称大众体育,我国称群众体育),从宏观看,高校处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本文从研究全民健身计划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提高对全民健身计划的认识着手,探索高校体育为全民健身计划的逐步贯彻落实,必须抓好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转移,教学重点的调整,教学考核内容的改革,并建议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起重要指导作用。学校体育:以健康第一,增强体质为主,对精神明建设起积极作用;同时,它又是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基础;而体育教师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诚实践。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人格心理刍议学校体育教学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选择体育是因为体育关系到人的身心和非智力因素并影响着人的智力与人格的发展,同时也从体育文化的角度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然而,我国文化价值观念的实用功利性的阶值取向所形成的社会人格心理机制是影响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所在。现阶段在重智轻体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学校体育应弘扬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检测性体育教育目标的教学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对竞技体育教材化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体育是否应该纳入学校体育的范畴,一直是体育界争论的话题,从学校体育的发展和人们现实需求分析,竞技体育将会更多的走进学校,成为学校教育重要内容,采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针对竞技体育对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竞技体育教材化的内涵及竞技体育教材化改造的方法原则等问题逐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电话访问和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株洲县农村中学的场地器材、体育教师资源、学校体育教学管理以及领导对体育教学的态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估体系等诸多影响株洲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访问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株洲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株洲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基本能够按照国家规定正常开设体育课,按要求执行《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学校比例较小;部分学校领导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校体育;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不足;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偏低、教学态度不够严谨,是影响株洲县农村中学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建议:加强株洲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管理与监督,改革和完善适合株洲农村中学体育教机制,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浅谈体育功能在实践教学中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平来 《安徽体育科技》2007,28(4):83-84,89
体育的教育功能是其最本质的功能.学校应当采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及课余体育活动等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意志品质、道德情操的教育,使他们获得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技能、学会锻炼方法、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以便达到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基本活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