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城市体育品牌及广州城市体育品牌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以品牌的定义为逻辑开端,重点研究城市体育品牌.阐述城市体育品牌与城市品牌的关系,城市体育品牌的界定、基本特征及其意义等.以广州市的羽毛球运动为例,探讨城市体育品牌确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王旭光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3(4):46-50
运用文献、访谈、问卷、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了广州市单位体育现状、特征,并对其发展走向进行了思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广州市单位体育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但尚需进一步加强;未来一段时间,单位体育与社区体育联系将更加密切,单位体育不会被弱化,相反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在界定体育产业与体育品牌概念的基础上,阐明了体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发展体育可以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许多与体育有关产业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论述了品牌对体育产业发展的作用以及创造体育品牌对体育产业发展的作用以及创造体育品牌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孙雷鸣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4):449-452
通过研究广州市体育服务标准化发展现状,发现广州市体育服务标准化实施缺乏相关政策激励、缺乏行业标准、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提出广州市应加强体育服务标准化的宣传导向、完善体育服务行业标准化体系、科学引导体育服务企业实施服务标准化、构建体育标准化信息披露平台以及加强标准化专业人才的培训等对策,促进广州市体育服务行业的健康和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7.
面向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在遵循国家改革和发展大方向的同时,应端正指导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使高校体育教育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面向 2 1世纪 ,高校体育教育在遵循国家改革和发展大方向的同时 ,应端正指导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使高校体育教育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10.
体育品牌的全球化战略已经势不可挡,对体育品牌全球化进行文化省思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聚焦在主导新自由主义的跨国企业,并以文献回顾和理论概念切入为基础,超越体育传播学所建构的品牌文化事实,厘清体育品牌全球化的运行机制.探讨中国体育品牌在全球商品链的角色及其代工价值,进而反思体育商品世界中品牌文化,为中国新一轮体育产业与体育消费改革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1.
陈丹丹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3):106-108
从分析广州市羽毛球产业品牌建设中的问题入手,结合羽毛球产业的特点,提出在广州市羽毛球产业品牌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完善品牌建设的政策;加强羽毛球行业协会的作用;长期稳定的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加强羽毛球用品业的品牌建设;配套有关体育转播权的法律法规等,寻求广州市羽毛球产业品牌建设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名牌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正荣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2):20-21
扶持体育名牌,保护体育名牌,建立体育名牌评价标准体系;正确定位市场,加强体育用品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树立现代营销观,从而促进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创世界名牌,让中国的体育用品称雄于世界。 相似文献
13.
澳门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建立符合澳门地区社会水平与澳门实际情况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1)在构建澳门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过程中,首先应完善社区体育组织体系。建立组织网络系统,充分发挥各级社区体育组织的功能作用,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社区体育指导队伍;(2)目前澳门劳工阶层与平民大众因受各种因素、条件的影响和限制,不能积极参加或无法参加社区体育活动:(3)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与使用,未能配合到社区体育的发展。对现有的体育资源,应予充分利用和开发;(4)加强与其它体育形态的合作,在互补的基础上相互支持,以求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文献、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广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已具一定规模,但年龄、学历结构不合理,管理松散,应成立行业协会,鼓励和规范有偿服务。 相似文献
15.
在理论层面,关于体育产业与网络文化产业的互动研究是新命题。推动体育产业与网络文化产业联动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体育产业与网络文化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核心和主流,利用网络文化产业业态创新推动体育产业的网络化进程:重点推动体育产业与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理念的融合,利用网络文化产业业态优势创新体育产品和服务,联姻网络营销打造体育产业品牌影响力,并基于"体验式"网络文化产业推动体育产业业态创新,实现体育产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外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趋势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部分国家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框架与配套方案,分析总结出体育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与分权化发展趋势,探讨其对我国的启示:把握好适度的市场化、合理的社会化和恰当的分权。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在产业结构、产业机制、产业政策、产业布局和产业统计等方面存在问题。研究认为:(1)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当前是合理的,应大力促进体育产业结构的高级化;(2)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是体育用品业,而非体育竞赛表演业和体育健身休闲业;(3)我国体育产业的管理体制机制应是内部放松体育部门的政府管制,外部加强体育部门与相关产业部门的政府主导;(4)"四分开"是中国体育产业当前最重要的制度改革原则;(5)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应是一种主要以生活性服务业为总体定位的体育产业功能区;(6)当前应加强体育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出台后续配套政策;(7)应积极研发我国"体育卫星账户"统计系统。 相似文献
18.
19.
广州市荔湾区社区体育服务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州市荔湾区社区体育服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索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的实施对策。结果显示:广州市荔湾区在社区体育服务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富有“西关特色”的社区体育服务经验具有推广意义。建议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引导、支持企业和个人等社会资本投资社区体育;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调整不同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比例;制定相关的政策,充分利用辖区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开展社区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