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将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把革命由敌人统治力量较强的城市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较弱的农村;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是在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士兵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还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除了“买办豪绅阶级间的分裂和战争”以外,“还需要具备下列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1924年10月的广州商团叛乱,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买办势力,妄图推翻以孙中山为首的广东革命政府,破坏中国革命的严重反革命事件。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左派和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下,平定商团叛乱,是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一项重大决策。 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由于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工农革命群众运动的发展,使广东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根据地和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中心。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买办势力为了破  相似文献   

3.
陈延年大革命时期任广东区委书记,在任期间加强党的组织和思想建设,统一和 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广泛深入开展工农运动,坚持党在统一战线内的独立性和无产阶级的领 导权,使广东革命在全国独树一帜。其革命思想和实践活动,对我党早期探索马列主义基本原 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及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和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五卅运动后,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1925年下半年时,北洋军阀统治极不巩固。直奉军阀在帝国主义操纵下,进行着激烈的混战;而北方实力派之一——倾向于国民革命的冯玉祥国民军的势力,在军阀混战中得到了发展和扩大。奉系军阀在北方的统治摇摇欲坠。同时广东革命根据地经过二次东征、一次南征后,在1925年底肃清了陈炯明、杨希闵、刘震寰、邓本殷等反革命势力,进一步巩固起来了。在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7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成立,8月26日,国民政府又将黄埔学生军等原有军队及归附革命的粤桂滇各军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到第六共六个军(后又将广西李宗仁部改编为第七军,湖南唐生智部改编为第八军,八个军共约十万人)。北洋军阀统治的不稳,北方国民军势力的扩大和南方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有力地推动了全国人民以工农为主体的反帝反军阀斗争。用武力夺取全国政权的条件正在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5.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周恩来为发展国共合作,巩固革命统一战线,创建新型的革命军队,支持工农革命运动,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支援北伐战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本文仅论述周恩来对第一次国共各作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1959年3月目录前言第一部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1927.7)一、革命前洪湖地区的政治经济情况(一)地理环境(二)土地、湖面的高度集中和地户、湖壩对农民、漁民残酷剥削。(三)反动统治的黑暗及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化。(四)在反动统治下,人民生活极端痛苦。二、党的建立及党领导下的初期工农运动。(一)党组织的建立及其初期活动。(二)党领导下的初期工农运动。三、资产阶级的叛变,革命由进攻到退却。小结。第二部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7)一、秋收起义一一党为争取革命复兴而斗争。  相似文献   

7.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后.很快就控制了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4月18日,蒋介石建立起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北方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也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在北平开始了对革命者的大搜捕和大屠杀.当时,武汉国民政府仍掌握着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和河南省的一部分地区,有十多万军队和许多工农武装,工农运动在这些地区继续向前发展.但武汉国民政府已面临着严竣的形势:军事上处于张作霖、蒋介石和地方军阀四面的威胁包围之中;经济上受到帝国主义同反动资产阶级的封锁和破坏,使武汉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上述情况表明,中国革命已遭到局部失败,中国革命正处于十分危急的关头.为了挽救革命,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了执委会第八次全会,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了“五大”.然而,党的“五大”没有能担负起挽救中国革命的历史职责,共产国际八次全会也未能完成挽救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本文拟对1927年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八次全会的召开和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方针政策问题作一些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8.
八七会议前后,瞿秋白对中国革命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逐步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进程中解决农民问题、获取革命力量、赢得革命胜利的重要策略;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进程中争夺革命领导权的必要手段,渐次提出了武装工农、人民军队、游击战争等具体形式;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是在农民割据区域以政权为革命依托,保存、发展革命势力的存身之处。瞿秋白在八七会议前后所形成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对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 当大革命的风暴席卷赣南大地时,陈赞贤同志在赣州领导工农群众同国民党右派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这场斗争围绕着要不要发动工农大众起来反帝反封建的问题,实质上是大革命时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幸的是,在这场搏斗中,陈赞贤为了工农的利益,为了革命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本文就这场斗争的起因、经过和意义,作一粗浅论述,以表示对先烈的怀念。  相似文献   

10.
广东,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工作的重点,实际上也就在广东.中共广东区委在周恩来、陈延年等同志的领导下,在苏联顾问鲍罗廷的协助下,坚决贯彻党中央的正确路线,从广东的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政策,调动了全区党员的积极性,深入发动以工农为中心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群众运动,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主革命高潮.在中共广东区委的组织、影响和推动下,广东的革命政府迅速取得了东征军阀陈炯明,南讨军阀邓本殷,统一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胜利,为北伐战争的进行,建立了稳固的后方,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广东区委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伟大功绩,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章.  相似文献   

11.
毛主席在“五四运动”一文里说:“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在“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讲演里,毛主席解释上面一句话时,又着重指出:“我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标准,我认为是唯一的标准。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由此可见,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相结合,是知识分子改造思想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12.
1924年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后,全国革命形式有了迅速的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运动不断高涨,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全国开展起来。在我党的政治影响和推动下,1926年7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发布了《北伐宣言》,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北伐军在千百万工农群众的支援下,在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先锋骨干作用的带动和影响下,进展极为迅速。8月下旬,在攻克长沙和岳州后,直捣敌人重兵死守的军事要隘,大破军阀吴佩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在《五四运动》一文中写道:“……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对于毛主席这一教导,我过去学习过,但没有付之实践,体会不深。我曾经有过一种错误的认识:自己是在五星红旗下成长起来的一个农家子弟,参加过土改,读的是工农速成中学,毕业后又蒙党保送上大学,对旧社会的苦和新社会的甜体会不少,阶级教育这一课似乎上得差不多了。但是,通过劳动锻炼,使我认识到上述认识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高潮中,我们班许多同学在暑假期间,以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积极参加三大革命实践,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立共产主义新风。大伙说:今年过了一个革命化的暑假。  相似文献   

15.
1917年4月,列宁在《论策略书》中谈到当时彼得堡的政权实际上是在工人和士兵的手里,因而革命者不能背诵关于一般的“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的公式,应该看“工兵代表苏维埃”就是已由实际生活实现的“工农革命民主专政”。“这个公式已经过时了。实际生活已经把它从公式的世界导入现实的世界,使它有血有肉,使它具体化,从而改变了它的面貌。”(《列宁全集》第24卷第25页)列宁在这里虽然讲的是一个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6.
自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兴中会”,中经1905年创立中国同盟会和1923年改组中国国民党这三个历史阶级,孙中山先后三次制订在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决策。虽然这些决策都没有导致革命的最后胜利,但从中可以窥探,孙中山在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思想,同他的民主革命思想同步发展,从依靠会党、新军,到最后同中国共产党人结成统一战线,依靠工农群众,既推动了旧民主革命的发展,使广东武装起义斗争成为辛亥武昌起义的先声,又推动了新民主革命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胜利之奠基石。  相似文献   

17.
《红领巾》2004,(Z1)
北伐战争失败后,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疯狂逮捕和杀害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挽救党,决定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同年8月1日,按照党的决定,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领导的北伐军三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起义部队南下广东,沿途屡次作战,受到很大损失。保留下来的队伍在朱德、陈毅等领导下转战湖南,发动湘南起义,并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和创建革命军队的…  相似文献   

18.
第四章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一、基本结构线索,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基础上进行的国民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高潮阶段.它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发展时期,也是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重整旗鼓、继续革命的新时期.国民革命是国共两党联合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反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斗争.在革命武装建立和工农运动兴起形势下进行的北伐战争,使国民革命达到高峰.由于国民党右倾反动势力的破坏和中国共产党内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加之客观上敌强我弱,导致国民革命最终失败,留下了深刻的革命教训。  相似文献   

19.
<正> 十省市县办农民中等专业学校第三次协作会议于1983年12月2日至11日在广州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十个省市教育(高教)厅(局)工农教育处及工农教研部(室)的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县办农民中等专业学校编写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大纲的教师代表。会议特邀了广东省部分院校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坚持武装斗争,以古大存为首的“五县暴动委员会”于1928年8月在广东梅县畲坑胜利地发动了武装暴动,给东江西北梅州地区人民树立起一面坚持革命、开展武装斗争的旗帜,为东江地区积累了开展武装斗争的经验,在广东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从而为“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思想提供了新的例证,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