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就把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介绍如下。1.掌握方法,增强自学效果自学的主要形式是阅读。阅读有预习阅读、课中阅读、复习阅读和课外阅读等形式。预习阅读是学生在教师授课前事先阅读相关课文。教师先拟好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指定的课文,并要求阅读后作出解答和提出疑难。阅读提纲要求启发性、悬念性,以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要求学生在预习阅读中,要先根据预习提纲纵览全文,了解梗概;然后再精读细读…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要自学,靠自己学”的教导,进行编自学提纲的尝试,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语文科的教学质量.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编自学提纲的尝试呢?为了搞好启发式教学,我们深入到学生中做调查.学生反映说:教师布置课前预习不具体,难的课文看不懂,易的课文没看头;课前缺乏预习,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无法回答,结果是启而不发.学生反映的问题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要抓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指导要明确,要有具体任务.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决定编写自学提纲,每一课教学之前,把这一课的自学提纲发给学生,让学生事先预习课文,在此基础上改革课堂教学.一学期来,高中一年级编了十五课自学提纲,占全期课文的百分之八十.高中二年级编了十一课,占全期的百分之七十四.编自学提纲之后出现了什么情况呢?  相似文献   

3.
首先,要重视课前预习.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课前要预习,听课效果就好.因此,在每次上课前要留给学生自学提纲,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边阅读边思考,为他们阅读教材提供路标,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让他们理解、回答提纲中的问题,如还有疑问,做出标记,在教师讲课时,注意听讲,注意理解.因为计算机的课型性质决定了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学习理论,这就给课前预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不妨在操作课上巧设问题,让学生在微机上解答,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然后再给出自学提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乐学、好学,进而变成自觉行动.长此下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一 )精心设计预习提纲现在的高中历史教材 ,每课时的内容量非常大 ,容不得教师节节课去精雕细刻 ,这就要求教师提前备课 ,学生提前预习。学生要预习课 ,不能像蜻蜓点水 ,敷衍了事 ,教师要事先提出问题 ,使学生有针对性地预习 ,为学新课打好基础。我在设计预习课的教案时 ,分成三个层次 :①基础知识识记。②对基本概念或教材重点内容的分析、理解。③知识的延伸迁移。如我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节课的预习提纲是这样设计的 :I、阅读自学提纲 :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1、原因2、借口3、经过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三、沙俄侵占我…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形成一种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实现有效学习。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一、掌握方法,增强自学效果自学的主要形式是阅读。阅读有预习阅读、课中阅读、复习阅读和课外阅读等形式,不论哪种形式的阅读,教师都必须在方法上给予正确指导,才能收到良好的自学效果。1、预习阅读是学生在教师未授课…  相似文献   

6.
加强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 ,不仅有利于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而且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学生对预习方法掌握得好 ,就可以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 ,学会学习 ,终生受益 ,这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学会预习呢 ?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按预习提纲进行预习教师在课前应该为学生制订出预习提纲 ,也就是把每一节课教材中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 ,要求学生按照预习提纲进行预习 .预习提纲可帮助学生在预习中抓住重点、难点进行自学 .…  相似文献   

7.
为突破"伴性遗传"一节的教学难点--"色盲遗传的特点",笔者设计了通过课前社会调查,让学生感悟色盲遗传的特点,围绕感悟,提出基因的位置问题并猜想假设;通过分析遗传图解验证色盲基因位置的假设,从而理解色盲遗传规律;最后通过实例解释、遗传咨询的情景表演来巩固和应用色盲遗传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一、设计自学提纲的目的。自学提纲是学生自学入门的向导。教给阅读方法,揭示读写规律,让学生在自学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学能力是设计自学提纲的根本目的。因此,设计自学提纲时必须注意下列问题: 1.起点放在“读”上。自学提纲的内容要依据教材设计,激起学生学习兴趣,“逼”着学生带着问题理解性地读课文。在读的基础上回答问题。“爷爷为什么不肯进城?”(六册26课《爷爷》),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可以是预习新课,巩固新课,复习旧课,形式不一,要把学习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朱作仁教授的这段话说出了预习与自学的密切关系,"预习"主要是为培养学生阅读中的自学能力而精心设计的。那么,如何来组织好预习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贵刊 2 0 0 0年第 1期王国基同志在“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文中举例有不妥之处。原文在第 9页第 4段写到 :例如 ,一对夫妇色觉正常 ,但他们的父母双方都是色盲患者 ,问他们所生儿子中患色盲的机率是多少 ?并且文中写出教师在提问的设计时 ,还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 :引导学生正确掌握伴性遗传中交叉遗传的特点 ,从而得到母方的基因型为XBXb。文中此题题干不能成立。众所周知 ,人类的色盲病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病。这种类型的遗传病由于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 ,所以只要带有致病基因就能表现出疾病 ,而女性必须是…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中,为了最优地传递知识信息和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以教材为依据、以知识的内在联系为线索,改革课堂结构,设计好教学程序。本文结合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三章“运动和力、物体在平衡的力作用下的运动”两节,谈一下课前、课上、课后三个教学程序的设计。一、课前程序的设计要使学生主动地学,其基础是要编制好预习提纲和指导好学生自学,着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编制预习提纲预习提纲的编制,要在确定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的前提下,再结合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实际水平,将知识信息储存在不同形式的问答中,如填空、问答、归纳、复述、判断、思考等。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思考。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生物》(全一册)(必修)课本中,介绍伴性遗传时有这样一句:“人的色盲遗传、血友病遗传都属于伴性遗传。”笔者以为,这种说法不够确切。实际上色盲和血友病各有多种类型,其中有些属于伴性遗传,有些是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的。1色盲 根据三原色学说,可见光谱内任何颜色可由红、绿、蓝三种组成,正常人为三色视,丧失其中之一或两种辨别能力者称为色盲。色盲可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部分色盲中的红色盲又称为第一色盲、绿色盲又称为第二色盲、蓝色盲称为第三色盲。 在各种色觉障碍中最严重的是全色盲,它完全无辨别各种色彩…  相似文献   

13.
代成文 《成才之路》2013,(11):78-78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自学是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从阅读教材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是学好初中数学,提高上课效率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呢?一、针对实际情况,分步指导1.对学生提出预习要求预习不仅可以提高听课效率,而且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列出预习提纲,  相似文献   

14.
培养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我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主要采用了“指导预习——议、练、讲——概括提高”的三段式教学方法。1.组织学生按教师布置的预习提纲认真自学新课。针对重、难点和关键内容,我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主要是一些思考题,以揭示矛盾,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看书。如学习“等差数列”一节,布置以下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指导学生做好物理课前预习 ,是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多年来 ,不少学生不重视课前预习 ,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 ,有的如看小说、翻连环画似的一带而过 ,有的用预习英语的方法来读物理 ,死记硬背 ,不重视将现象与概念、规律联系起来 ,或照抄预习题答案。这样的预习达不到预习效果且收效甚微。那么应从哪些方面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呢?笔者认为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强指导和培养。一、列出预习提纲。预习提纲可帮助学生在自学预习中有目的、有方向、有头绪地抓住重点、难点进行自学理解 ,对提纲中感到疑难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三个面向方针的指引下,我们从教材、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六步三课型单元教学法"进行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第一步:导读."导读"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学阅学."导读"的内容是单元重点课(精讲课),"导读"的过程按三个课型进行:1、自练课(或称"自学作业课").教师在扼要地讲清本单元教学目的要求后发精心设计的自学提纲.自学提纲除必要的参考资料外,主要部分应以作业形式(填充题、选择题,简答题、判断题等)进行,将课文思想内容、结构层次、写作特点等化为作业,让学生进行自学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要巡视检查,及时了解、掌握三个类别的学生作业过程并指导学生解决个别性疑难问题,了解全班性疑难问题,为下一课有的放矢的指导作准备.这  相似文献   

17.
一、预习指导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导疑,是学生自学的开始,预习可以使学生的头脑处于有准备的状态,预习了,课堂上就会去"选择"那个事物.刚开始布置预习,学生不会也不习惯,布置的任务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所以我先布置预习提纲,提出些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预习,并在课前经常检查,督促学生自学,使之养成预习的习惯,逐步学会预习.如学习<双曲线>第一课时前的预习提纲:(1)双曲线是怎么定义的?(3)双曲线和椭圆的定义有何不同?(3)如何推导出双曲线方程?(4)双曲线中的a、b、c是什么关系?与椭圆比较不同?(4)根据双曲线方程如何判断双曲线的焦点位置?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真预习、深阅读,可让学生在课前列出链条式提纲,教师在课中将提纲纳入教学流程,以学定教,优化教学,加强学生语言训练、思维训练、概括能力训练等,而且延伸到课外阅读中。这样课前、课中、课外一法贯穿,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栖霞县第一中学外语组从1981年以来,开始探索改革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程序,实行以课文为中心的整体性教学,突出读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的具体做法:把英语课堂教学程序分成四步:预习自学——讲练活用——复习巩固——阅读提高。每一篇课文都按照这个程序组织教学。 1.指导预习,启迪思维。在预习课上,教师要发放事先设计好的预习提纲,提出预习要求和预习作业,并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加以精心指导,如示范朗读,用英语介绍课文大意,纠正语音语调错误,解答个别疑难问题,组织讨论,提示方法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在任课班的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一改过去传统课堂教学的结构形式,主要采取自学课和共读课两种课型。自学课,即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充分地读书,自学课文。每学一篇课文,一般约用二分之一课时让学生自学。课前印发自学提纲,让学生按提纲要求读课文,查阅工具书,记自学笔记,有时分小组议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