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歌学习的传统方法总是先学歌谱,再学歌词,甚至有些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显得枯燥乏味,有的歌曲是学会了,但其所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却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一堂艺术课的关键是要有吸引力,而采用情境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师通过创造充满美感和愉悦气氛的教学环境、制作精美的教具、生动形象的语言、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美",学会"鉴赏美"和"表达美",从而逐步提高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学习语言文字,感受她所蕴涵的美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我们语文课的任务。但是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对文章进行硬性把握理性分析,而忽略了文章本身的美。学生很多时候的学习都是机械而盲目的,为了学而学,为了考而学,为了应付而学。试想这样的语文教学能培养出学生什么审美能力呢?美就这样被忽略,被我们的语文课堂不经意地省略。其实被忽略的不仅仅是美,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语文学习的本质。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过于注重语言知识,认为文化知识对学习语言、提高考试成绩无多大关系,因而忽视了文化教学。事实上,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并进行听、说、读、写"四会"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背景中进行,才能使学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华文化孕育出来的古诗词,和中华文化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渊源。古诗词教学应关注审美特征,而语文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古诗词的审美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文化传承"。我们通过诵读经典名句,感受古诗词音律美;借助语言媒介,再现古诗词的形象美;关注经典形象,领悟古诗词的意象美;揣摩精妙用词,感受古诗词的形式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其目的是培养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欣赏、表现和创造能力。历史知识蕴藏着丰富的美的因素,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对审美因素的挖掘与渗透,对唤起学生强烈的审美情趣和学习愿望,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和健全的人格,有着巨大作用。一、创设美的教学情景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播美的信息的最直接媒介。要创设美的教学情景,就需要教师的语言不仅饱含激情,还要富有韵律,做到声情并茂,节奏急缓有致,力度舒展自如。这样才能使学生被语言的艺术魅力所陶醉,并被引进语言所描述的…  相似文献   

6.
审美文化的研究已经形成一种倾向,审美文化的研究必须借助人类学已经取得的成果。人类学可以分为三种: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哲学人类学。审美文化的构架就存在这三种人类学的视界中。人类的肉体、男女两性的差异构成审美文化的载体。人类的文化是审美的本质内涵,人的历史语言、民族是其纵横的表现。审美文化的研究,最终要解决的是人是什么,人为什么存在  相似文献   

7.
郑巧平 《考试周刊》2013,(43):119-120
"身教重于言教",体育是美的艺术,体育教学较之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体育课不仅是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强调"美"的感受与传播。因此,依据审美教育学的观点,体育教学的施教者的劳动形态更应该具有审美性,体育教师作为美的传播者,其仪表、仪态、一举一动无不时时刻刻影响学生,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可见,体育教师除了要注意自己的服饰、装束之外,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科不仅是训练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的特殊学科.语文教育足一种美的事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审美中获得知识.这就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去创造美,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鉴别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钾力发展的动力.因此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9.
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审美教育,可以从四个方面作一番尝试。一、教师的"造型"美课堂上首先要通过美的气质和风度给学生以美的造型:举止要文雅庄重,教态要自然舒展,衣着要整洁大方,言谈要流畅幽默。这样,学生看到、听到、感到、想到的都是美的,自然利于在美的环境中开展教学,陶冶情操。二、教学的语言美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教学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因此优美的语言是教学的必需。教师语言优美有利于学  相似文献   

10.
选入高中教材的文言散文多为经典,这些传统名篇凝聚着中国古代先贤的人生智慧,是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是珍贵的文学遗产,是无可替代的语文教学资源。现代高中生的文言文功底普遍较弱,在阅读经典文言散文时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阅读障碍,因而如何教好高中文言散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言"与"文"结合,要教"实",教"活",更要教"美"。既要关注文言文语言形式的文化属性,又要关注文言文所承载内容的文化特性;既要关注文字的文化内涵,也须借助特定语境感知文本的文化内涵,通过走进文本,在研读与探究中,去感受文言的美,感悟文化的美,获得有意义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这一学科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不仅向我们传达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其中的人文性。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通过文本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美的素养。《阿里山纪行》这篇散文语言优美,值得品鉴,这样文质兼美的散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它的美育功能,为学生营造美的氛围,让学生深入文本之中,感悟文本的景致之美、情韵之美及音韵之美,这样才能抓住文章的精髓,受到情操的熏陶。  相似文献   

12.
一、关注字理,传承文化的生字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课中,黄亢美老师非常注重生字的教学,生字学习,或是介绍字的本源。如"源"的教学,先介绍古文字的"原",它的本义是山上流下的泉水。有了这样的知识铺垫,再学习"源",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源"的意思。再如"斑斓"一词的学  相似文献   

13.
数学不是枯燥乏味,它也蕴含丰富的"美"学元素。因此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美",教师要做到挖掘数学符号的"美";引导学生感受图形的"美";注重揭示教学情境中的"美";感受数学文化之"美";利用多媒体技术揭示数学中的"美";充分运用教材练习题中的"美",以此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努力把教学的过程变为审美的过程,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这样就能收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鑫 《文教资料》2013,(12):81-83
"美的本质"关注美的本体性存在问题,是美学学科的立论基础,在美学系统中意义重大。"美的本质"追问因为美在本质上的神秘与复杂性,使得各种结论均具有不可避免的片面性,难以立论。主体性视阈以审美主体作为沟通美的理论与美的现实之间的有效桥梁,将"美的本质"考察目光从"美"本身转移到"美"的人身上,力图将"美的本质"存在转化为审美主体的综合存在,以此进行对"美的本质"的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5.
审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学习的最终落脚点。教学《京剧趣谈》一文时,教师要基于学生戏剧艺术审美的现实基础,从“趣”着手,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初次对话中发现美,引发审美期待;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以象造境中品味虚实之美;在表演中比较、品鉴,从而理解中国美学背后的智慧与妙趣;通过比照关联,从京剧走向戏剧,从课内走向课外,进一步延展艺术之美。这样,通过审美化阅读的层递路径,促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从文化认同走向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古诗词阅读要进入文本,感受意境之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但由于学生对诗词意境想象乏力,故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工",古诗词阅读要从呵护和培植学生想象力开始:关注学生平时对知识表象的积累,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头脑中的知识表象开展想象,培养其丰富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可能驾驭想象之舟,畅游于古诗词学海,才可能真正领略我国古典诗词之魅力。  相似文献   

17.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伴随着英语语言教学研究的深入,文化对于英语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围绕文化对语言学习所产生的影响,从大学英语新教材中的一段心理描写入手,通过大学英语新教材对于教学方法提出的新要求、以往对于语言教学的文化渗透和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研究以及本人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思考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文化渗透在英语语言教学与学习中占据的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进而提出,英语语言教学中除了要强调学生扎实掌握语言知识之外,更应该使其深入了解不同语言中渗透的文化因素,这样,使学生不但从表面而且从本质上真正了解和掌握所学的语言,从而减少语言交流的障碍,真正学好、用好英语。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审美教育?它就是有关于创造美与欣赏美的一种美学教育。艺术创作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是美学教育主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就是通过一些方式,传授审美知识,把当代审美观念,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对美的认识,提高学生对认识美的水平,使他们成为有审美观念的人,更要美化学生的心灵、语言、行为做为根本目的。而生活中的美就是通过学生学习后在生活中充分运用美术知识,发挥想象力来发现美、判断美。审美教育的实践性非常强,美术教育也只有从实践中才能得以检验。  相似文献   

19.
"审美鉴赏和创造"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维度,更是链接其他诸多元素的媒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一旦缺失了对美的鉴赏和创造,就会陷入机械、生硬、麻木的学习状态中,而使得文本的语言成为"工具"的奴隶。因此,语文学习呼唤着审美,只有在审美思维的映衬下,语文教学才能迎来全新的生机。本文提出要品味鉴赏,在关注语言中培养审美力;拓展延伸,在探究形式中培养审美力;整体把握,在感知故事中培养审美力;把握内涵,在紧扣文体中培养审美力。  相似文献   

20.
<正>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们既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又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实现从传统的"知识本质","智能体质"教学向"以人为主"的转变,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及个性特征的和谐发展。一、增强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习交往自信心是学好任何学科的前提。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