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西饮食文化是西南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区域的饮食文化缺乏系统的挖掘与整理。但事实上,这一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自古至今的食源、食性、食涵、食俗、食风等所有饮食文化事象,对整个西南地区乃至中华民族饮食文明的影响都是亘古遂深和日久旷远的。从史上该地域文化圈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古医食、文化学著等方面入手,首次探究了广西唐至五代时期饮食文化发展的基本形态和区域面貌。  相似文献   

2.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汉代合浦,"中外商业毕集",带动了合浦古郡饮食文化的繁荣发展。从史料考析、遗存研究、文化钩沉中可以窥见当时当地的食源、食涵、食器、食习,及其饮食文化的发展态貌与特征。其饮食文化特点,表现为饮食资源丰富、茶饮之风盛行、酒文化发达、食俗多元融合等。民族与东西方文明交流推动了汉代合浦地区饮食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广西的饮食文化有着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受独特的地形地貌以及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这里适宜众多蔬菜、水果的种植,也适合多种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这些为广西饮食文化的食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由于广西气候炎热,形成了饮食好清淡、喜食酸、煲凉茶的特点。广西境内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亦对饮食文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广西自然生态环境优美 ,植物资源丰富 ,境内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 ,形成富有特色的民族食俗。各民族食俗对植物资源有着很广泛的利用 ,从而形成广西独具特色的食俗植物 ,它体现了广西少数民族丰富的食俗文化。目前 ,广西食俗植物的开发利用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资源未能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因此 ,必须加强有效宣传 ,改变传统认识 ,尽快查清食俗植物资源 ,改进加工工艺 ,拓宽销售领域 ,积极开发食俗植物与民族旅游等方面的研究 ,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史海燕 《历史教学问题》2014,(2):113-116,71
综观清朝的饮食文化风貌,便可以发现,一方面满族的饮食,逐步为汉族人民所接受,并成为清代的流行时尚;另一方面入主中原的满族,在日常饮食、年节饮食及食宴食仪等方面,也逐步受到汉族的诸多影响,二者呈现融合的趋势。本文主要从饮食制度、饮食结构、节日食俗、满汉全席以及饮茶与饮酒文化等方面来探讨满汉的民族交融。  相似文献   

6.
饮食民俗,亦称食俗、食风、食性、食礼和食规,它是指有关食物和饮料,在加工、制做和食用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及礼仪常规。食俗隶属于生产消费民俗的范畴,是民俗中最活跃、最持久、最具有群众性和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从仫佬族的日常生活习俗、节日习俗、乡土风情习俗三个方面来描述,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仫佬族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7.
饮食民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食俗在中国民俗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中都有重要地位。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存在一种特殊的食臭习俗。食臭习俗的分布和流传有着其自身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阴雨天气多、地形崎岖不平的自然条件,以及商贾之风淡薄的社会因素,形成了喜食酸、食熏、食辣、食酒等独具特色的饮食风格。黔东南苗族饮食文化在与汉族饮食文化交融的同时,应该保留本民族的饮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9.
广西是我国多民族的省区之一。计有苗、瑶、壮、侗、彝、回、水、京、仡佬、仫佬、毛南十一个少数民族。民族众多,各族又有不同的支系。由于它们居住环境的不同以及受外来文化影响深浅的差别,就形成了各色各样纷繁复杂的民族风俗习惯。禁忌食俗就是这些众多风俗习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拟就广西各少数民族部分禁忌食俗的概况及其来源进行初步的探讨,以就正于专家学者。 一、广西少数民族部分禁忌食俗的概况和特点 民俗是一个民族几千年特有历史文化的伴随物,它植根于本民族的生活文化土壤之中。民族不同,其信仰、民族意识、民族心理素质也就不同,就会有自己特有的禁忌食俗;同一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受外来文化影响的不同,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宗教信仰复杂多样,方言各异等等,也会出现与之相适应的复杂多样的禁忌食俗。因此,全面地不无遗漏地概括出广西各少数民族禁忌食俗的种类及其特点,是一件极其繁杂的工作。现仅根据笔者近年来社会调查所得和掌握的文献资料,作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广西美食旅游项目开发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民族美食品种繁多,别具风味。在广西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基于民族美食的美食旅游项目开发,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成为广西旅游新的增长点。对广西美食旅游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挖掘民族饮食文化宝藏,还能打造民族美食品牌,为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壮族神话传说,既是广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西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内容。充分挖掘壮族神话传说的精神内涵,把壮族神话传说有机地引进广西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中,以深厚的文化内涵来吸引游客,使旅游点焕发出新的活力,对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国家级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有利于促进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家级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还处于低级阶段,虽然开发模式多种多样,但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对其开发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浅析环北部湾地区古代黎族饮食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食结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强有力的表达方式之一。它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饮食行为和饮食风尚。通过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视角考察环北部湾地区古代黎族的饮食结构,从中窥测古代黎族的生活环境及其折射出的文化内涵,进而找出当前黎族饮食文化市场开发的魅力基因,为未来的黎族饮食文化发展寻求更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有五岳之首美称的泰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她由于有着丰富的食料物产资源与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泰山人的聪慧,在漫长而辉煌的泰山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创造出内涵丰富、风格独到的泰山饮食文化。清新淡雅的素馔斋食,得天独厚的山珍野味,唯此独有的佳蔬香蕈,寓功于食的食补药膳,历久益精的烹调技艺,是孕育和积淀泰山饮食文化厚实的基础。泰山饮食文化的形成,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5.
广西新兴城市有着丰富和厚重的红色文化遗产。有效整合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充分利用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为新兴城市文化发展服务,将有利于推动新兴城市文化建设的特色化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古代的广西作为岭南百越民族文明的一个摇篮,其饮食文化与这块古老土地的人类文明一样,史踪清晰,内涵丰赡,成就灿烂。通过对商周至战国时期古壮族饮食文化踪迹的探寻及秦至隋时期广西壮族饮食文化态貌的史料考析和文化钩沉,首次对商周至秦隋时期广西饮食文化态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华饮食器具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天然物品的改造、陶瓷器具的发明创造、金属饮食器具的发明创造几个阶段,表现为对制造原材料的不断追求与改良,形成了饮食器具文化。它涵盖了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人文历史、科学技术、风俗礼仪、伦理美学等多方面珍贵信息。其外形、装饰等,都与艺术、民族习俗、政治制度等有关。因此,饮食器具除有食用价值外,还有艺术价值、文物价值、经济价值等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南宁城市饮食文化景观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社会经济活动频繁,广西首府南宁市饮食文化也日益发达,各式餐馆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饮食文化景观。南宁城市饮食文化的包容性很强,外来菜式特别是粤、川、湘等地菜式占主流,其中又以粤菜独占鳌头。广西本地菜式发展亦很迅速,桂北菜、桂南菜各领风骚。这些类型各异、规模不同的餐饮,充分展现了南宁包容性极强的饮食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9.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的开通,使柞水县迎来了旅游业的黄金时期,欲保持此旺盛的旅游热潮,需要加强柞水县的旅游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要对其境内的凤镇、石镇等历史文化名镇及其古迹、文物、名胜加以保护性地开发,要建立镇柞(两县)民俗风情园,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餐饮业,对当地著名的土特产品进行文化包装,编写简明介绍柞水县历史地理、风俗物产及其资源优势的旅游推介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