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老子》是一部伟大的政治著作,“人”与“民”的问题是打开《老子》治国思想大门的一把关键性的钥匙,以“人”与“民”为基础可以将其治国思想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础与一个理想、两个补救,不过两个补救是对两个基础的补救。一个中心,指无为而自然;两个基础,指“人”本与愚“民”;一个理想,指小国寡民;两个补救,指自觉的德性和慈爱温和。《老子》的治国思想虽然有瑕疵,但对当代的政治建设与社会发展依然有其贡献。  相似文献   

2.
“铁娘子”,“狠女人”,“独断专行”;“工作起来不要命”,“一个人救活了两所薄弱校,一个人管两所薄弱校”。她,湖南美丽的风景区张家界市崇实学校女校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相似文献   

3.
这一届新生中有两个唱歌高手,一个是经过两年音乐专业学习的“科班明星”,名叫小雨;一个是在乡村田间地头唱歌谣长大的“民间歌手”,名叫小茹,这两个人美妙的歌声让所有听到的人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4.
著名画家齐白石为自己立了个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人皆谓之“两笑”。  相似文献   

5.
什么叫诡辨     
有个学生请教他的哲学老师:“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老师想了想,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做客,一个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他们洗澡,你想这两个人谁会洗呢?”“当然是那个脏人。”学生脱口而出。老师摇摇头说:“不对,是干净人,因为他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却认为没什么好洗的  相似文献   

6.
《识字五》是人教社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首篇课文 ,内容是猜三则字谜“众”、“秋”、“青”。当我出示第一则谜语“一个人 ,两个人 ,一个在前两个跟。团结起来力量大 ,人多谁也不离群”时 ,学生异口同声地喊 :“是众。”我心里一阵高兴 ,忙问 :“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纷纷发言 :“一个人 ,两个人 ,我就猜到了是从。”“一个人 ,两个人 ,一个在前两个跟。一个人在上面 ,两个人在下面 ,我就猜到了众。”我一听急了 ,不对 ,学生还不会把整个谜面联系起来去考虑。我忙提示 :“‘团结起来力量大’就是人很多 ,力量…  相似文献   

7.
智力滑板     
是与不是一个小岛上住着两种民族。在X民族的语言中,“是”说成“美拉”,“不是”说成“塔底”;而在Y民族中则相反,“是”是“塔底”,“不是”才是“美拉”。有一次,一个陌生人在岛上遇见两个人,陌生人说:“今天是好天气啊!”他们一个回答“美拉”,另一个人回答“塔底”。后来不管问什么,两个人回答都相反。但有一个问题,他们却都回答“塔底”。你猜猜,陌生人打听的是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爽”字的书写笔顺,我们曾听到过三种不同的教法。 (一) 先一横,接着左右两边各写两个“×”,再写“人”。理由:“爽”字可看成上中下结构,按照从上到下的笔顺原则,应这样书写。 (二) 写一横后,先左边写两个“×”,再写中间的“人”,最后在右边写两个“×”。理由:“爽”字可看为左中右结构,按照从左到右的笔顺原则,应该这样写。 (三) 先写“大”,再左右各写两个“×”。理由有三:①分析“爽”字的字形结构,它是由“大”和“四个“×”两部分组成,书写时不能分裂。这也是遵循写字的笔顺原则——先中间后两边。②从《新华字典》和《辞海》上汉字的归部来看,“爽”字归  相似文献   

9.
<正>有一次,有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一起去餐厅吃饭,可是服务员只给他们桌上放了三套餐具,这是为什么呢?按照题中的叙述,“两个爸爸”应该是2个人,“两个儿子”也应该是2个人,2+2=4,按说应该是4个人,可是为什么服务员只放了三套餐具呢?难道其中有两个人共用一套餐具吗?没错!因为其中的一个人既是爸爸,也是儿子。他们是爷爷、爸爸和孙子,祖孙三代人共同去餐厅吃饭,正好是两个爸爸、两个儿子。  相似文献   

10.
三人帮     
“朋友”,一个温暖的名词.“朋”字由两个“月”组成,月字跟“肉”有关的情况很多,比如“脸”、“肝”、“肩”等,因此,月为肉,两个“月”就是两人心连心。新年,严冬的阴霾正浓.在寒风中瑟缩时,想起了朋友;一年的开头,在播种了梦想.跃跃欲试时,想起了朋友.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有两句流行极广的俗语:一句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句是“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两者的结论完全相悖。究竟是人多好还是人少好;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还是人多嘴杂  相似文献   

12.
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苦笑着说:“我们在盖一栋高楼。”第三个人满面笑容开心地说:“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城市。想想能够参与这样一个工程,真是令人兴奋。”十年后,第一个人依然在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相似文献   

13.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砌墙工人的命运@佚名  相似文献   

14.
目前,社会上正在流行一种名叫“斗地主”的扑克游戏。据内行人士介绍,玩这种游戏一般需要三个人,每盘由一个人当“地主”(做庄),另两个人当“贫农”,由两个“贫农”斗一个“地主”来分胜负。这“斗”一般要带点彩,小则“一二五”,大则“二五十”不等。这种游戏一出现之后便受到了青睐。很多人焚膏继晷,废寝忘食,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老想着“拿”,西半球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他却总惦记“拿大家”:要是全国每人给我一根火柴的价值——一厘钱,那我就成富翁了。另一种人却致力于“给”,他像“红烛”一样,只知奉献,莫问前程;为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考虑的是:如果能给全国每个人一根火  相似文献   

16.
据说,对我们中国人和日本人的科研能力,美国人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一个日本人不可怕,两个日本人很可怕,三个日本人最可怕;一个中国人最可怕,两个中国人不可怕,三个中国人可以不去管他。”显然,在美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实质,应确立两个理论前提:第一,“人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社会和人生的信念;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具有绝对的意义。同时,“人的全面发展”还应包含四个层面的内涵,即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什么叫诡辩     
有个学生请教他的哲学老师:“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老师想了想,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做客,一个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他们洗澡,你想这两个人谁会洗呢?”“当然是那个脏人。”学生脱口而出。老师摇摇头说:“不对,是干净人,因为他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却认为没什么好洗的。再想想看,是谁洗澡了呢?”学生改口说:“干净人。”“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反驳道。然后他再问:“如此看来,又是谁洗澡了呢?”“脏人!”学生只好又改回开始的答案。【米子评点:当我们被诡辩弄得无所适从的时候,为什么只会被动地跟着他人的思维去想问…  相似文献   

19.
看清真相     
智慧的旅行,是不用入境证的。有一次,两个美国人和两个犹太人搭火车旅行。美国人很单纯,每人买了一张票;而犹太人精打细算,两个人只买了一张票。美国人见到这种情形,就问犹太人:“你们只有一张票,等到列车长来查票,你们怎么办?”犹太人神秘地笑而不答,上了火车不久,便传来列车长查票的声音,只见两个犹太人一起挤进一间厕所内。列车长查票,来到他们的车厢。敲厕所的门,说:“车票看一下!”门开了一条缝,一只手拿着一张票伸出来。列车长再怎么样也想不到,一间厕所内,竟会躲着两个人。他看过了票,道:“嗯,好了,谢谢!”又把票从门缝中塞了回去。…  相似文献   

20.
称人的量词,最常用的有两个:“个”和“位”。用“个”称人,不带感情色彩;用“位”称人,表示敬意。这两个量词虽然很常用,却还常常用错。近年来,时常听到一些演员或节目主持人用“位”来自称,如“今天我们二位给大家说段相声”“由我们三位来主持节目”等等,称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