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实施普及义务教育是提高全民科学技术文化水平的基础,也是实现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所以当今世界各国都很重视,都在想尽一切有效方法,使一切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得到相应的教育机会,而达到此目的的唯一途径就是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在我国制定了第一部义务教育法的今天,了解现代普及义务教育的发展历史,将是不无启迪的。所谓普及义务教育这是由普及教育和义务教育合成的复合概念。普及教育是指国家对所有学龄儿童实施一定程度的普通教育而言,而义务教育则是  相似文献   

2.
民族民间舞在舞蹈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要想完成高质量的民族民间舞,不仅要经过长期的训练,还要了解民族民间舞的文化特征。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众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舞蹈发展都有着其历史和过程。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已成为现今文化艺术界最重视的问题。民间舞蹈源于民族文化,民族民间舞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有着罕见的生命力。在长期的社会生产过程中,各民族民间舞蹈逐渐地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正是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使得民间舞经受住了考验,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3.
民族民间舞在舞蹈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要想完成高质量的民族民间舞,不仅要经过长期的训练,还要了解民族民间舞的文化特征.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众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舞蹈发展都有着其历史和过程.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已成为现今文化艺术界最重视的问题.民间舞蹈源于民族文化,民族民间舞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有着罕见的生命力.在长期的社会生产过程中,各民族民间舞蹈逐渐地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正是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使得民间舞经受住了考验,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4.
秦萍 《培训与研究》2008,25(10):82-83
现代孔雀舞在近百年来的审美演化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娱人阶段,兼具仪式性和表演性,是民间广场文化和公共舞台艺术的融合,是娱乐大众的民间艺术;娱神阶段,从传统的威猛阳刚之美转化为阴柔优美,在闻佛讲经和开屏见佛等象征符号中演化为娱神舞蹈;娱己阶段,从取悦于神转变为孔雀之灵,进入人神合一的自我表现,终而娱己。  相似文献   

5.
现代孔雀舞在近百年来的审美演化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娱人阶段,兼具仪式性和表演性,是民间广场文化和公共舞台艺术的融合,是娱乐大众的民间艺术;娱神阶段,从传统的威猛阳刚之美转化为阴柔优美,在闻佛讲经和开屏见佛等象征符号中演化为娱神舞蹈;娱己阶段,从取悦于神转变为孔雀之灵,进入人神合一的自我表现,终而娱己。  相似文献   

6.
姜莹 《考试周刊》2011,(58):227-228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舞蹈。舞蹈类院校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课中就包括各民族多种多样的舞蹈元素。民间舞课在一个舞蹈专业院校的课程中是一门基本训练课,它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较系统的、少而精的教材.配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提高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与控制力.以适应民间舞各种动律的要求,并准确地掌握和体现各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韵律。  相似文献   

7.
不同风格舞种的训练功能和训练价值各有千秋.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种类异彩纷呈,对身体各部分的作用更是各有侧重.西方对舞蹈训练的重视体现在社会对人的礼仪要求中.本文将从中西方舞蹈的形态、动作原理、中西方舞蹈形态的融合与冲撞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舞的表现形式也对我国民族民间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民族民间舞要发扬光大,也不能固步自封,需要融合当前流行元素和思维模式进行自我创新,给民族民间舞带来全新的活力和生机。据此,本文针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就现代舞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王薇 《文学教育(上)》2008,(16):146-147
民间舞是舞蹈发展的起点,是舞蹈艺术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没有民间舞的产生与发展,也就没有现如今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形式展现在舞台上。民间舞是长期以来经过民间积淀出来的精神瑰宝,是一个民族表达内在情感的产物,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演变而不断的发展。对民间舞的学习和培养,不仅仅是对舞蹈艺术形式的学习和丰富,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精神、传递民族情感表达方式、培养民族情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舞蹈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美的教育,对接受舞蹈教育者在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舞蹈艺术就像是一颗苍劲的大树,其分枝也是多样的.而民族民间舞作为舞蹈分支之一,至今仍在我国各大高校中传承着.民族民间舞在祖国的艺术大花园中是一束光彩夺目奇葩,不论在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还是在表演的舞台上,总是保持着它应有的、旺盛的生命力,热情奔放的激情,传神优雅的英姿,传递着祖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生活和文化艺术的日新月异,起着用艺术形象鼓励人们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舞蹈》这门课程作为高职高专幼教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显得格外重要。而探索如何将《舞蹈》这门课程中的人文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实践训练就成为了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主题。藏族民间舞作为《舞蹈》课程中第一门民族民间舞蹈,与欧洲的芭蕾舞,中国古典舞身韵有所不同的地方在于藏族民间舞是开启学生对我国独有的56个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广阔领域的第一把开门锁。因此对于藏族民间舞的人文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甚至比藏族民间舞动作元素的训练还更值得我们去研究。要在研究中摸索出更有利于教学的方法,为高职高专幼教专业学生的民间舞学习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舞蹈》这门课程作为高职高专幼教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显得格外重要。而探索如何将《舞蹈》这门课程中的人文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实践训练就成为了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主题。藏族民间舞作为《舞蹈》课程中第一门民族民间舞蹈,与欧洲的芭蕾舞,中国古典舞身韵有所不同的地方在于藏族民间舞是开启学生对我国独有的56个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广阔领域的第一把开门锁。因此对于藏族民间舞的人文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甚至比藏族民间舞动作元素的训练还更值得我们去研究。要在研究中摸索出更有利于教学的方法,为高职高专幼教专业学生的民间舞学习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当舞蹈脱离了其原始功利性而逐渐转化为一种精神的释放和对生命的炫耀时,并且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能够反映一个地域和民族风貌时,便形成了民间舞蹈的概念,它所表现出来的生命价值也在传承中被体现出来。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西方舞蹈的冲击,使得民间舞必然要在未来的创作发展中进行适宜的突破,而对于中国民间舞的重要“成员”之一的藏族民间舞蹈来说,同样是发展趋势所致,必然要有所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舞蹈,是人体的艺术,是通过人体的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舞蹈动作的可视性使之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直接给人以美感,引起人感情的共鸣和联想,这是舞蹈艺术的特征,也是舞蹈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中国民间舞,是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风情醇厚、多姿多彩的民间舞生动而鲜明地表达了我国各民族地区人民的审美心理、审美意识和情趣,是构成我国传统艺术美学丰富的内容之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遗产。尤其在各民族的舞蹈艺术中,既有豪放、热情、乐观、豁达、节奏鲜明的性格,又有含蓄内在、深情、饶有韵味的特点。这样,把各民族丰富繁多的内容和各具风彩的特点体现在民间舞课堂上,示范教学就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民间舞是舞蹈发展的起点,是舞蹈艺术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没有民间舞的产生与发展,也就没有现如今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形式展现在舞台上。民间舞是长期以来经过民间积淀出来的精神瑰宝,是一个民族表达内在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民族民间舞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好民族民间舞学习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中国古典舞对民族民间舞的学习也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对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中国古典舞是中国最流行的舞蹈之一,对歌舞种之间的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中国民族民间舞与中国古典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文就针对中国民族民间舞与古典舞之间的联系浅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7.
现如今,无论是艺术中专亦或是高校舞蹈专业,中国舞蹈表演专业的民族民间舞教材中,汉族民间舞的学习与训练始终是民间舞教学乃至整个舞蹈教学的重中之重.几乎每一年的舞蹈实践课都要求必须有汉族舞蹈的学习和训练内容,汉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与训练,与舞蹈专业的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息息相关,是检验每一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任课教师教学水平与成果的重要课程,每一位舞蹈工作者都是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者,肩负着将汉族舞蹈文化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本文从汉族民间舞的教学出发,探寻人物表演方面的训练意义与人物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8.
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第一个条件是要有健全的身体,身体的好坏,对一个人的道德学问有绝大的影响。在外国素来把身体的康健看得很重,像美国更把健康列为学校七大训练目标的第一项,这是何等看重身体的健全,我们中国人向来被人讥为病夫,一到50岁就倚老卖老,自居朽木,准备息影家园,以娱晚年了,可是外国人在这样的年龄,正是开始做事呢!这为什么原因?无非是我国人体质太差而已,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中国人对于这一点当然要特别注重。我们有了健全的身体,才能应付现代中国艰巨的事业,这是毫无疑义的。  相似文献   

19.
民族民间舞是一种用特殊的语言来展现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的一种舞蹈。它向人们传递了不同的民族精神,并且通过肢体表现的方式,使人们进一步认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本文论述的是如何让民族民间舞走进中小学课堂。在论文中讲述了民族民间舞的发展历史、民族民间舞普及中小学课堂的重要性,以及制定一个可实施的教学方案,论述如何引发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的兴趣,从而为民族民间舞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更好的学习氛围和展现平台,让中小学生能更快的了解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让学生们学习舞蹈的目的,不仅是让他们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还是为了中国古老的民族文化能得到更好的传承,让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  相似文献   

20.
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需要运用特别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来教学,作为舞蹈教学重要组成的民间舞,其独特性更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民间舞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并且不断朝着教学规范化方向努力发展,但在中国民间舞教学中,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科学的基本功训练体系。而芭蕾舞在教学实践中,既注重基本功训练,又加强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使其艺术价值得到真正的实现。本文分析了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对于民间舞教学的影响,为我国民间舞的教学和芭蕾舞在民间舞的运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