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教学生立志     
今天的学生似乎受不了批评,师长一批评,有的就丧失前进的勇气,就磨损了自尊;学习、生活上一遇到困难与挫折,就对自己丧失了信心,有的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作为从事育人工作的我,真为这些学生担心:漫长的人生路,有多少坎坷需他们去迈过。他们又将怎样度过呢?同时,我更在思索: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永远满怀信心地前进?为此,笔者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在一次四年级的班会课上,我问学生,你们学习是为什么?除部分同学说是为了父母,大部分同学都沉默无语。当我再问:“你长大想干什么?”除一部分同学说“没想过”。大部分同学的答…  相似文献   

2.
正在众多初中老师中,要评一个我最喜欢的,那应该是我的语文老师——曾老师了。幽默,是曾老师让我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杀手锏。记得有一次,他批评我们:"你们这些人呀,有时候真应该去医院检查下脑子!"话音刚落,一位爱插嘴的同学马上接着说:"去湘雅。"语文老师不好直接批评他,于是说:"想必这位同学也是经常去的吧。"霎时有的同学仰天大笑,有的捂嘴偷笑,有的笑红了脸,有的笑弯了腰……整个课堂,成了一幅"群魔百笑图"。  相似文献   

3.
近来经常看到一些新闻报道中关于小学生极端行为的事件。有的是因为自尊心太强,父母批评几句就跳楼自杀;有的是温室的花朵,一遇到挫折就自寻短见;还有的性格怪异孤僻,同学一个不经意的行为就能引爆他内心的那颗炸弹,随即一反常态,肆意爆发。这让我联想到发生自己身边的两件实例。  相似文献   

4.
同学少年您提倡"让写作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学写作,首先当从培养兴趣入手。有的同学看小说会废寝忘食,有的同学看电影、看漫画会神魂颠倒,有的同学玩网络游戏会痴迷上瘾,有的同学看球赛会通宵达旦……做这些事情常常耽误学习,影响正常的生活,因此会遭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与反对。可即使如此,这些同学仍乐此不疲,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同学学习不刻苦,作业不认真完成,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也不以为然;也有的同学浪费粮食,逃避劳动。却一点也不感到难为情;甚至有的同学违反学校常规,做了损害他人和集体的事情却不感到自责、内疚……出现这些不正常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条最重的原因是这些学生缺乏最起码的羞耻感。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来,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有关中小学生自杀和杀人的报道,一幕幕惨剧令人触目惊心,生命教育成为一个严肃而现实的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忽视生命意识的教育,有的学生确实学到了知识,却忽略了对生命的认识、珍惜、尊重和欣赏,比较自私狭隘,甚至因老师、父母的批评,同学间的一点小矛盾就怀恨在心,将人杀死。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同学学习不刻苦,作业不认真完成,考试经常作弊,受到老师的批评却不以为然;有的同学浪费粮食,逃避劳动,却一点也不感到难为情;甚至有的同学违反学校常规,做了损害他人和集体的事情却不感到自责、内疚……出现这些不正常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这些学生缺乏最起码的羞耻感。  相似文献   

8.
裴老师 :您好 !不知您看到 11月 14日《中国青年报》上刊载的“14岁学生怎能为‘自尊’而自杀”这篇报道了吗 ?我是听同学讲后才借报纸看的 ,我深为内蒙这位凯钦同学而痛惜。痛定思痛 ,我想了许多 :人们常说 ,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骄娇”二气十足 ,我常不以为然。然而 ,面对凯钦同学的悲剧 ,面对周围同龄人经不起批评、受不了失败的打击 ,一遇挫折就激流勇退、萎靡不振抑或是消极抵抗、离家出走甚至会以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对待挫折的状况……真有些害怕 ,谁能不遇到挫折呢 ?想想 ,裴老师 ,我也是一位初中生 ,是凯钦同学的同龄人 ,我和几位…  相似文献   

9.
贺卡     
2006年9月8日星期五晴后天就是教师节了,今天我们班有好多同学都提前送给老师礼物,有的是自己做的手工,有的是在花店买的漂亮的鲜花,有的是一个厚厚的椅垫,而有的同学为了让自己的礼物显得更有档次,就买了很贵的高档贺卡送给老师。今天下午的班会课上,老师把同学们送的贺卡一一展示出来,那些贺卡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都非常精美。老师看着这些贺卡,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孩子们,老师谢谢大家的一片心意!可是,同学们,你们想没想过,这些贺卡,都是你们的父母花钱买来的。你知道家长们挣钱多不容易?一天起早贪黑的,容易吗?这些你们想过吗?”同学…  相似文献   

10.
活动背景 现代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是百依百顺,这就导致一些孩子经不起批评,受不了挫折。有时候由于迟到、和同学闹矛盾等,被老师批评一两句,他们就会想不通,片面地认为老师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给自己找麻烦,进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对抗老师的教育,甚至让家长到学校帮自己“理论”、无端投诉老师,严重地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因此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批评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差生浅论     
差生,一个贬义词,一个负罪的名词,一个让好多人抬不起头的名词。据报道:河北某校一成绩不好的学生,因受不了老师的轻视、同学的讥讽、父母的逼迫,最终选择了离家出走。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2008,(11):27-27
老师和父母经常批评我过于讲究穿着打扮,他们还批评我喜欢炫耀自己,爱出风头。我经常为这样的一些事情而烦恼,他们每次批评我,我心情就差极了。而且,我与老师、父母和同学的关系时好时坏,好  相似文献   

13.
徐丹 《考试周刊》2014,(45):159-159
<正>随着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的过度保护、溺爱和学校教育暂时性的忽略,造成了小学生普遍耐受力较差,经不起失败和挫折,受不了一点委屈。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学生面对一点小的困难就畏缩不前,遇到一点小的失败就痛哭流涕,有的甚至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同学出于善意的指责,存在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4.
2005年2月8日,是我们的农历除夕。过年了,祝贺同学们又长大了一岁。在过去的日子里,有的同学浑浑噩噩过去了,有的同学快乐潇洒过去了,有的同学压抑烦恼过去了,有的同学迎难而上过去了……总结过去,面向未来,无论憧憬还是希望,在新一年来临之际,同学们有什么心里话要对自己、对父母或是对老师倾诉呢?  相似文献   

15.
怀念     
赵韵 《中文自修》2005,(9):25-25
Z老师辞职了。他曾经真的想做一名好老师。两年前的一天傍晚,Z老师得知班里有两名同学去了网吧。网吧对学生的危害,Z老师非常清楚,于是,他亲自去了网吧,把两位同学“请”到了办公室。Z老师非常严肃地批评了这两位学生,并让他们打电话将父母叫到学校。S同学的父母过了很久也没来。这时,S同学谎称要上厕所,Z老师同意了。谁知,S同学从此再也没有回来,整整失踪了两年。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同学一到写作文就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有的同学等老师一出题目就赶紧翻出作文选,这些现象无不让人为中学生写作状况的窘迫而担忧.笔者就语文教学的实践,做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有的同学认为:犯错误后要重获老师的好感,是很难的。其实并非这样,下面数法你不妨一试。勇于认错有的同学犯错误后,总想找借口狡辩,推卸责任。殊不知这会使老师更加反感。有一次我看见2名同学站在办公室里没上课,原来他们打架撞碎了门窗玻璃,班主任批评他们,他们互相推诿,态度顽固,老师让他们停课反  相似文献   

18.
纸条一差生通常是指成绩不好的学生,我就是这样一个女生。尽管我并没有受到老师和父母太多的直接批评,可是我心里还是不太舒服,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我是一个差生,一个不受重视没有什么希望的学生。虽然说我是差生我怕谁,但毕竟……我该怎么办?——难受的芳芳亲爱的小芳芳,你好!看到你现在因为成绩不佳的原因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而感到难过,我反而为你感到高兴。首先是因为你很有上进心,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学生,这很好;其次是因为现在的你已经积累了一大笔财富呢!我想你一定还没有意识到这笔财富是什么吧?那就是你的抗挫折能…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位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你辛辛苦苦为学生付出三年的工夫之后,最后真正能够记住老师的学生寥寥无几,甚至有的学生还会记恨老师,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我曾经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有一份关于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心理存在问题时只有2.06%的同学愿意向老师倾诉;在对待老师批评这个问题上有近三成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可恨的,有意挑自己的毛病。虽然这份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联想到在许多学校部分师生之间公开对立,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甚至扬言报复(有的确实做了)。这样的事情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  相似文献   

20.
在班级工作中,常常会发观一些性格孤僻,少言寡语,不太合群的学生,对此类学生,应如何施以教育呢? 导致这种“孤僻”心态的,因素很多。有的是父母离异或父母一方去世,学生失去了抚爱,有的是家庭处于逆境,学生不能够享受与别人同样多的幸福。有的是因为学习成绩差,在学校被有些老师和同学瞧不起,遭到讽刺挖苦,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挫折,有的是曾经犯过某种错误,遭到老师的“白眼”和同学的疏远,在家里又受到家长的责骂,从而无法振作精神,失去上进的信心,因此处处回避,不愿与大家接触,具有明显的孤独感。 对这种孤僻性格的学生,应根据不同原因区别对待。由于家庭因素造成的,应以亲近和启发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