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紫塞烟火盛,承德庙宇多。“承德的庙——海里号”这句流传在民间的俗语正是承德庙宇多的生动体现。有人推测“海里号”是满族方言,但笔者至今尚未查明其出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群具有规模的寺庙达20多处。本文所接触的主要是19世纪30年代承德县管辖范围...  相似文献   

2.
罗愿以文载道,“范于理而雄深雅健”。《新安志》又重调研和沿革。《尔雅翼》更是可谓当时变革潮流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3.
班固《汉书·地理志》主体部分为疆域政区,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然而由于史源不明,很多疑问长期困恼着研究者。传世文献中唯有《隋书·经籍志》记载班固取资天下计书以作《地理志》,然而此说无据可征。2003年湖南郴州苏仙桥出土了一批西晋木简,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西晋惠帝时期“桂阳郡上计阶簿”的存档副本,简文中所包含的很多内容可与《地理志》相比照,藉此可以证明班固《地理志》史源正是当时天下郡府所上计书。  相似文献   

4.
过去,谈论先秦儒家诗学比较注重其伦理性内容,其实从孔子到孟子以致汉代的董仲舒,他们对《诗》的读解有比较浓厚的解释学思想。而这一思想是建立在春秋说《诗》“断章取义”的社会风气上的,当时赋诗者借《诗》言志,听诵者借诗以“观”志,这里的“志”是赋诗者所言之“志”,而非作诗者之“志”。赋诗行为的听者与诵者双方,所凭借的是“以类取,以类予”的思维方式,“类”即是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引譬连类与感发志意)。在战国时期赋诗的语境不再存在,孟子针对“断章取义”之不足提出“以意逆志”的说《诗》方式,但“断章取义”在说《诗》过程是不可避免的,故有论者提出“诗无达诂”的阐释方式。  相似文献   

5.
新校点本《热河志》书稿读后关阔地方志书,是我国古代典籍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它既是“一方全史l’,又可“补国史之要删”,向被学者誉为“史料宝库”。承德,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历史名城。有清一代鼎盛时期不少文化精苹均积聚于此。近年来承德人提出“让世界了解...  相似文献   

6.
张国光先生写了一篇《读<屈原列传>志疑》(以下简称<志疑>)。在《志疑》中列举了《屈原列传》八条“漏洞”,外加一条“疵议”,从体裁写法到思想内容,作了全面的批评。  相似文献   

7.
一、“处处志之”的“志”并非作标记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其中“志”字,古文注译本大都解释为“作标志”之类的意思。如郭锡良等《古代汉语》注:“志:作标记。”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初中语文第四册《教参》将“处处志之”译为“(一路上)处处做记  相似文献   

8.
归有光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明文综序》),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有人称赞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项脊轩志》是一篇记叙性的抒情散文,“项脊轩”是作者青少年时代读书的书斋,可以说是作者家  相似文献   

9.
《项脊轩志》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统篇目。教学时不可“年年岁岁花相似”,应遵循“新教材、新概念、新教法”的宗旨,对教学设计进行革新。 一、归氏散文及《项脊轩志》 归有光是明中叶以后反拟古的唐宋派成就最高的作家,对当时主盟文坛、一呼百应的王世贞大加抨击。归的创作成就令敌手王世贞折服,称赞他“千载有公,  相似文献   

10.
历代书院之志,隶属于四川大学《儒藏》自创体例“三藏二十四目”之“史部·学校史志”。该文所提要的八种书院志《岳阳慎修书院志》、《石鼓书院志》、《国朝石鼓志》、《长沙府岳麓志》、《长沙岳麓书院续志》、《问津书院志》、《紫阳书院志略》、《东坡书院志略》,七种属于两湖地区,一种属于江苏。八志所提要的内容,包括版本信息、作者简介、书院概况、内容介绍及其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文学作品中所负载的饮食文化因素是极其丰富的,特别是在诗文中谈酒论茶的语句可谓汗牛充栋。古代小说从幼年时期的六朝志怪与志人,就与饮食文化结了缘份,特别是与酒关系密切,狄希“能造千日酒”的故事,被张华的《博物志》和干宝的《搜神记》同列为篇目,成为当时广为流传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梨花映月云房蛰龙山馆词稿合刊》是一份十分珍贵的文史资料,有着很重要的历史价值。它的发现,填补了对承德三十年代诗歌研完的空白.用事实证明了当时承德有一批诗歌创作者。其作品真实的反映了承德三十年代的社会和自然风貌。  相似文献   

13.
<正>《日本国志》是近代第一部有系统地记述外国当代史的著作,在当时就被誉为“奇作”(薛福成《日本国志序 》)。黄遵宪自1879年创稿,至1887年完成,历时八九年才实现了自己的心愿。为此,他曾怀着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写了《〈日本国志〉书成志感》一诗:湖海归来气未除,忧天热血几时掳?!千秋鉴借《吾妻镜》,四壁图悬人境庐。改制世方尊白统,罪言吾窃比《黄书》。频年风雨鸡鸣夕,泪洒挑灯自卷舒。  相似文献   

14.
吴祖湘先生在《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一文中指出:“任何神话都产生于现实,由于现实问题的触发而幻想出来的。……吴承恩在他的志怪小说《禹鼎志》序中说:‘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时纪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正是因为《西游记》这样立足于现实.才引起当时的轰动并得到广泛流传。”无独有偶,2004年2月21日《人民日报·〈西游记〉随想》一文也说:  相似文献   

15.
《茅山志》十五卷,元道士刘大彬撰辑。该书“辑录唐代信奉道教的文士诗文甚多”.“可惜.历代的唐代文学研究者对此注意不够”,为此周建国同志率先发丧《〈茅山志〉纂辑唐人诗文杂论》(《安庆师院学报》1985年第1期),指出“其中有些作品对我们了解唐人诗文里常见的懦、释、道三教合一现象,当时学道文士的出  相似文献   

16.
承德民族师专20多年来,对文化古籍进行挖掘整理,成绩显著。经过校勘和标点的《钦定热河志》和《承德府志》已出版发行,为研究原热河和满族,研究清代历史、民族史尤其是避暑山庄文化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料。挖掘整理了避暑山庄宫廷音乐,《避暑山庄宫廷音乐》已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出版译注鉴赏避暑山庄御制诗文、外八庙碑文、楹联、额联九部专著,为避暑山庄文化研究和开发承德的旅游资源做出了贡献。对清代著名作家纳兰性德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对《通志堂集》和《饮水词》、纳兰诗的注释工作也已经完成。古籍的整理和清代文学的研究工作,继承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周易》是孕育中国哲学的“母胎”,是连接神学与真正哲学的中介和桥梁,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生活曾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周易》占筮本质上是一种古代决策学。它的基本社会功能是“神道设教”,基本政治功能是“通天下之志”。  相似文献   

18.
以《尧典》为代表的诗学时代是中国古典诗学史上的“言志”时代。《舜典》之“言志”产生于祭祀过程.“志”指一种宗教文化情感;春秋时期“道志”诸说产生于人与人的社会交际氛围,“志”一般指称人的世俗文化理念。“志”的指向主要在群体,在他者;但这并不是说“志”排斥主体之情,“志”中也包含着浓厚的情感色调。  相似文献   

19.
《水浒传》是中国侠义小说之集大成者,上承古代自由之侠,下启后代忠义之侠。清代道光以后的《荡寇志》与《三侠五义》两部侠义小说,就是在对其接受的基础上产生的。但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它们对《水浒传》中的侠义概念在继承的基础上内涵又有所改变,《荡寇志》将《水浒传》的“忠义之侠”转变成为“盗”,而《三侠五义》将《水浒传》中的“非法侠”转变成了“合法侠”,同时分析了《荡寇志》中“侠”形象转变的原因及《三侠五义》合法侠盛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以后,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它对后世各方面的影响都很大。十分明显,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深受其影响的。这从《序志》篇和“文之枢纽”五篇即可清楚地看出来。《序志》篇表现了刘勰对孔子极其崇拜的热烈感情,他表示要以儒家思想来纠正当时“离本弥甚,将遂讹滥”的文风。“文之枢纽”五篇强调了原道、征圣、宗经的思想。他就是用这种思想贯串全书的。《文心雕龙》全书所表现出来的儒家思想是举不胜举的,例如《明诗》篇一开头就说:“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诗言”二句是引用《尚书·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