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福建省1525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适应性的测查研究发现:福建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适应水平总体较好;男生较女生、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城市学生较农村学生的适应水平要高;适应水平在年级上的变化趋势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随年级升高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的需要。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青少年教育问题面临诸多挑战,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对象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和时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S市普通中学初一至初三、高一至高三以及部分中专的283名青少年独生子女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家庭的各种因素与其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这些独生子女的亲社会行为与性别不相关,而与年龄呈负相关,家庭收入与独生子女的亲社会行为不呈正相关,父母的教养方式与独生子女的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父亲年龄对青少年独生子女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显著,而母亲的学历水平和处世态度对青少年独生子女亲社会行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章健 《中学教学参考》2011,(21):115-116
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独生子女将近2亿,独生子女早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主流,成为校园学生的主体。独生子女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今天,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王楠 《黑河教育》2014,(12):7-7
正我国独生子女较多,最近对我校进行了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了解到,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突出问题。因此,应倡导和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不断完善自我内在机制、缓解心理冲突、消除心理疾患,增进他们心理平衡和人格系统的健康发展。一、掌握新时期青少年成长规律青少年身心变化集中表现在这个阶段的过渡性、闭锁  相似文献   

6.
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萍  李静 《文教资料》2010,(10):224-225
为探讨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本文作者采用大学生适应量表和心理应激量表对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了评定,发现独生子女在学习适应和家庭应激方面与非独生子女有及其显著差异(p〈0.00),因此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心理应激和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方面存在一定的心理缺陷。应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育,帮助独生子女大学生建立稳定、乐观和积极进取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7.
随机在天津、重庆、四川、云南等地多个中学选取2000余名学生,采用林幸台、王木荣修订的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考察青少年创造性倾向的特点、现状以及在城乡、性别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青少年的创造性倾向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城市青少年在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农村青少年;不同性别的青少年在创造性倾向的各维度上无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在想象力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据此结果,建议要将青少年创造性的培养落在实处,在一如既往地注重城市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全面发展农村青少年的德智体美.  相似文献   

8.
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了解凯里市小学生独生子女的心理状况,本文通过问卷对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在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城市独生子女的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MHS)对巢湖学院2007级4072名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结果:2007级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处在全国大学生的中等偏上水平.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差异,女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非独生子女和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独生子女.不同专业、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据专家调查,当今的青少年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一些独生子女受父母的娇宠姑息,从小便任性、散漫,一些单亲家庭或学习不好的学生经常遭受其他同学的嘲笑,生活缺乏呵护常产生焦虑、冷漠的不良情绪。这就要求学校肩负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担。但目前我市各校尚未单独开设心理健康学科,只能通过各学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普遍加快、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人们愈来愈关注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由幼稚向成熟、由顺从向独立转变的青春期,加上缺少生活磨砺,又大多是独生子女,由此产生了诸多心理困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助推学生健康成长,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利用各学科的特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自我国在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成为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们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本文从独生子女家庭亲子抚养关系、教养关系、亲情关系、影响因素、评价量表及研究不足这六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独生子女家庭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人生观的影响研究进行了整理和总结,以使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掌握良好的亲子沟通方式,促进家庭和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独生子女人数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这是中国首次面临这样的情况,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分析城市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教育疏导策略,提升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出身心健康且人格独立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1 当前德育形势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青少年成长氛围越来越类似于"新人类",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溺于电脑等虚拟世界,缺少与人接触的自然感觉.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剧增,独生子女大都过着父母溺爱的生活,客观上培养了他们唯我独尊的个性,加上这几年城市化速度剧增,青少年情感受到很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报道和文章已屡见不鲜,家长和教师也常把孩子行为、个性上的偏差归咎于独生子女制度。独生子女普遍表现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导致了青少年学生中诸多矛盾的产生。对于正处于人生重要转变期的青少年学生,他们迫切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和正确引导,以帮助他们走出自我中心的怪圈。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城市生源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发现:城市生源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焦虑、抑郁、社交退缩、社交攻击、偏执、强迫、依赖和精神病倾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二者在躯体化、自卑、性心理障碍和冲动四个方面差异不显著;城市生源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心理更健康.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青少年自我意识问卷》,以广州市的1202名中学生为被试,探讨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①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处于中等偏上水平;②在自我意识总分上,年级、独生子女状况主效应显著,两两交互作用不显著;③自我意识所有维度均存在年级差异,初一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④男生的体貌评价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社交评价、品德评价、满意感、自制力和监控性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⑤独生子女在社交评价、自尊感、满意感、自觉性和监控性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焦虑感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心理卫生自评表》(SCL-90),以290名在校高职生为被试进行测试,探讨高职生应激和心理健康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以及年级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并对应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职生的应激、心理健康及其个别维度、因子在某些人口统计学变量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高职生应激各维度及总分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及家长对孩子的过高期望,导致了青少年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作为教师如何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充分发展呢?①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②调控自身的情绪智力;③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并且实行赏识教育,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警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与性别、独生子女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986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在性别方面,女生的一类人数所占比例高于男生: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时,独生子女的一类人数所占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结论:在警校大学新生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