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从而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也是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发达国家在 60至 70年代就已进入大众化阶段 ,现在已经进入或正在进入普及化阶段 ;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 ,但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 1 997年仅为 7.6%,加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也仅占 9.1 %,距大众化阶段的最低限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 5%)还有相当的距离。而在2 1世纪 ,拥有…  相似文献   

2.
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2,000万人的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和19%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这两个数字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在经过1999年(该年度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7%)的扩招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02-2003年度就达到16%,由精英阶段进入了大众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快速、高效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质和量上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迅速提高,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国家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高度重视并启动了教育质量工程,学分制教学管理作为高校高效、规范的一种管理制度在国内高校得到迅速的推广,而医学教育的学分制教学管理也成为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2005年实现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启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伴随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出现,教育公平问题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就业指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何军 《中国科技信息》2005,(5):129-129,127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是发展的趋势与必然要求。我国高等教育1996年毛入学率为8.3%,到2002年达到15%,而1997年世界平均毛入学率17.8%,发达国家平均是61.1%,因此可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还处在世界发展水平的最初阶段。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在经过几年连续扩大招生规模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人,2002年达到了145万人,2003年为212万人,2004年将达到280万人,2005年将达到340万人。高校毕业生是我国人才资源的基础力量,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接受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增长和整个社会富裕程度的增加,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连续5年的扩招,在学人数迅速增长了一倍多,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10.5%一路攀升到2005年的21%,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显著增加,2002年我国毛入学率首次超过15%,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了15%,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变得相当严峻。作者通过对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所产生的错误观点进行论述,并提出了"以科学的发展观提高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效能"的观点来解决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问题。  相似文献   

8.
吴挺  施晓燕 《科教文汇》2009,(4):6-6,30
从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也从之前的精英教育阶段步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大量增加,高等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但与之相悖的一个现象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出现了我们以前从没有想过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之前大学生“天之骄子”的优越感也荡然无存,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我国三大就业问题之一。在分析目前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本文试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学校的自身调整、大学教师在就业工作中能动性以及市场机制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高校近年连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上升至1 5%左右,跨上了大众化的台阶。研究生教育也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预计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将增长3 0%以上。这不仅关系到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减少其外流,也是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机遇。如能适时加以把握,将能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基础科学研究两个方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宋超 《科技风》2013,(1):199+2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艺术院校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其招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高校艺术类学生已成为我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类高等教育也逐渐从艺术精英教育走向普及化和大众化教育。本文主要研究艺术类大学生的种种心理动态表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校入学率的上升,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因此,高等教育的质量尤为重要,为此高校要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起科学院的教育质量现.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毕业人数快速增长,大学毕业生与市场的关系已经转为"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没有适应当今的就业形势,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视.本文提出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贯穿高校教育的始终,就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路与对策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女性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到2002年,我国高校女生占高校总人数的43.95%,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教育阶段,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的急剧膨胀,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据社科院统计:去年有超过74万大学生没找到工作。而其中女性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尤其引人关注。本文粗浅的分析了高校女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原因、就业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我国高校女生的就业问题及原因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校女生的就业随经济的发展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一是计划经济体质下的高校毕业生工作国家包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给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极大影响。高等教育呈现新特征、新规律,这些都促使高等教育职业化应运而生。但是在职业化发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思维模式、客观条件等限制,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本文通过分析高等教育职业化发展现状,对其未来趋势提出展望,以更好地实现高校教育目标,提升大学生就业率。  相似文献   

15.
自我国高校扩招开始,高等学校在规模、数量、专业设置等方面急剧增长,促使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了大众化时代。在这个已经大众化的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的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统包统分"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而就业方式的市场化、大众化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国家、社会、学生、家长所共同关注的焦点。目前,普通本科院校发展的主要思想定位就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培养符合社会和时代需要的人才从而实现普通本科院校的长足发展。众所周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漫长且曲折的过程,所以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提出了相当严峻的挑战。对于大学生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针对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决定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实力的重要方面。随着高校扩招趋势,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可知我国高等教育按毛入学率计算已经逐步进入到大众化阶段,学生人数的迅猛增加也就间接造成高校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高校教师主要面向的就是学生,因此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师群体素质以及我国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tinTrow)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衡量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其中心理论为:18~22岁年龄段中超过15%的人接受不同层次和形式的高等教育,即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超过15%,则高等教育的发展便进入"大众化阶段".尽管这一理论的提出引发了教育界的众多争议,但许多国家仍把其当作重要的高等教育发展参照指标.本文将沿着马丁·特罗描述的高等教育发展的脉络,通过对国内部分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并进一步结合天津的实际情况,努力探寻出既符合天津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又有所创新、提高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首都北京是全国的高等教育中心.首都高等教育的总体实力和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2年,首都有普通高校62所,在校生48.77万人(含9.77万研究生),其中市属高校30所(含民办3所),在校生15.89万人(含0.69万研究生)。成人高校38所(市属29所),在校生35万人。高校招生录取比例达到74%;18至22岁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9%。接近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最低线。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年。在教育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已超过20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9%,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2004年也是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高校科技战线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以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为契机,以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为重点,在发展战略研究、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涌现出一批杰出人才、优秀创新团队和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15)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步入了大众化教育的阶段。大学生就业难,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及各大高校的重视。给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需要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