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的动因出发,来探索虚拟社区社会资本和个人动机的影响,构建虚拟社区社会资本和个人动机对知识共享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相关假设。对虚拟社区成员进行问卷调查,对得到的293份有效问卷的样本数据,运用LISREL 8.8和SPSS 17.0进行验证性分析,检验了研究假设。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和个人动机对虚拟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对了解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实现基于网络平台的个性化知识管理与服务策略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企业在技术创新竞争中的绝对竞争优势主要是依靠和激发内部创新型员工的创意行为,“吸引—选择—磨合—转化”(ASAT)框架要较“吸引—选择—磨合”(ASA)框架能更为完整地解释员工与环境的互动过程.运用Mplus7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应用成熟量表对640个创意产业的创意设计师进行问卷调查,构建变革型CEO、员工-领导契合、员工-组织契合、领导认同、组织认同及员工创意行为的关系模型.结构方程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变革型CEO会显著促进员工的创意行为,且其对员工的影响要通过个人与环境的互动才能实现;变革型CEO的教育程度对员工的创意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其年龄对员工的创意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ASAT框架不论是从部分还是从整体路径上均会对变革型CEO与员工创意行为的关系产生中介的链接作用.因此,ASAT框架模型不仅可以为未来人与环境互动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引,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厘清从组织层面到个体层面的渗透契合过程.研究结论对促进员工创意行为实践的启示为:CEO领导者既要注重员工-领导契合、组织契合,又要注重契合度如何影响员工态度的转化,从而促进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企业虚拟社区个体知识贡献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海鑫  刘人境 《科研管理》2014,35(6):121-128
企业虚拟社区是企业获取和管理外部知识资源的新途径。本文探讨了虚拟社区主办企业的管理行为、个体动机因素和知识贡献行为间的关系,即主办企业的管理行为通过个体动机因素的中介作用对个体知识贡献行为产生影响。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403份来自我国企业虚拟社区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主办企业的社区管理行为,即鼓励互动、组织线下活动和提供奖励,对互惠和获得认可有正向影响,并通过个体动机(互惠和认可)对社区成员知识贡献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在专业虚拟社区中如何激励用户创新。提出专业虚拟社区成员创新的影响因素为社交需求、获得关注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以及社区联结程度;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识别意见领袖,并以意见领袖为中心构建成员网络关系,分为中间层、边缘层和意见领袖;基于成员网络关系,结合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成员创新行为产生的动机,并以MIUI社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专业虚拟社区成员的联系越紧密越有利于创新,靠近意见领袖的中间层表现出社交需求,距离意见领袖较远的边缘层表现出获得关注的需求;对比流失的成员,留存的成员表现出自我实现的需求促使其产生创新行为。最后基于研究发现,给出管理启示包括:企业应多关注专业虚拟社区的创新激励建设,提高社区联结程度,满足成员的社交需求、获得关注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相似文献   

5.
张洁梅  马悦杰 《科研管理》2021,42(3):139-149
虚拟社区用户忠诚对于虚拟社区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尤为重要。本研究以知识分享行为(知识共享数量和质量)为中介变量,探讨社会资本(信任、社会联结性、共同愿景)和外部动机(互惠动机、声誉动机)对社区忠诚的作用机理,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信任和外部动机通过知识共享数量和质量对社区忠诚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联结性仅通过知识共享数量对社区忠诚有显著影响;信任和外部动机对知识共享数量和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联结性仅显著影响知识共享数量,而共同愿景对知识共享数量和质量均无显著影响;知识共享行为对社区忠诚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知识共享质量对社区忠诚的影响更显著。该结论为企业重视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分享行为从而吸引和留住虚拟社区用户提供了决策支持,为企业更好的运营虚拟社区并利用虚拟社区获得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多渠道和多主体构成的旅游地服务关系网中,契合是理解和预测旅游行为的关键,是目的地进行顾客关系管理的重要策略。以消费领域(含休闲与旅游品牌领域)契合研究为基础,在回顾消费者契合的理论基础与识别多种契合概念关键特征的基础上,尝试结合旅游学理论和目的地特征,界定旅游者契合的概念,识别和验证其维度和测量指标,并以凤凰古城为研究区域收集数据,检验契合测量指标。研究界定了旅游者契合,并构建了包括认同、注意、热情、专心致志、社会互动等5个维度、25个测项的旅游者契合指标体系。同时,研究证实了旅游者契合对目的地忠诚的正向影响,表明旅游者契合测量具有良好的效标关联效度。旅游目的地领域契合的实证研究,完善了旅游市场营销学的概念体系,对目的地实施契合营销策略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徐颖  姜思博  郭雯君 《情报科学》2019,37(4):130-136
【目的/意义【探究虚拟社区CSR共创中知识共享行为,利于丰富相关理论体系,为企业开展虚拟社区CSR 共创和知识管理提供实践指导。【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研究、情境体验及访谈方式萃取了顾客契合的4个维度:认知 契合(关注、专注)、情感契合(认同、热情、满意)、意动契合(激活、互动)及社会契合(联系),基于顾客心理资本理论 和心流体验理论,探究了虚拟社区CSR共创中顾客契合对顾客心理状态的影响作用,以及其对知识共享行为的作 用关系。【结果/结论】借鉴刺激-机体-反应(S-O-R)范式,构建了虚拟社区CSR共创中顾客契合影响知识共享行 为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8.
虚拟社区为用户的知识共享提供了巨大的便利。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现有研究成果予以系统分析,发现被用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的主要理论有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动机理论和信任理论等;影响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的因素主要包括动机、自我效能、结果期望和态度等个人因素以及信任、互惠规范、社会认同等社会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基于OCB视角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组织公民行为理论,从个体特征角度出发,构建了用户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活动的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发现,积极的依附动机、积极的社会支持导向和积极的个体信任倾向都对虚拟社区感觉的产生有作用,并会导致积极的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积极的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也会直接导致虚拟社区感觉,而虚拟社区感觉就会引起虚拟社区成员的公民行为,进而促使成员自发的参与社区,并为社区的生存和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而不求得任何的回报。  相似文献   

10.
陈戈  石瑾 《科研管理》2020,41(5):269-278
创业动机是个体开展创业活动的内在驱动因素,本文基于“个体-情境互动”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广东省370个90后青年样本,采用结构方程与分层回归分析,探讨了中国集体文化情境下,独立动机与主观规范对90后青年创业动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独立动机通过个人对创业的态度的完全中介效应影响创业动机;主观规范通过个人对创业的态度和感知的行为控制的部分中介效应影响创业动机;独立需求对主观规范与创业动机的关系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对个人对创业的态度与创业动机的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楠  陈详详  陈劲 《科学学研究》2019,37(6):1071-1078
通过设置虚拟社区奖励鼓励用户分享知识,已成为众多社区促进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重要措施。社区奖励对知识共享的影响问题已经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其效果却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划分为隐性知识共享和显性知识共享两种类型,探讨了虚拟社区奖励对两类知识共享行为的相对影响及其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虚拟社区奖励能够显著促进用户的显性知识共享,而与隐性知识共享存在倒U型的曲线关系;愉悦感和自我效能感在虚拟社区奖励与隐性知识共享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该研究结论不仅加深了对虚拟社区奖励对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理解,并且探索了虚拟社区奖励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对社区合理设计虚拟社区奖励以促进用户的知识共享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态度与参与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小丽 《科研管理》2012,33(10):138-144
旅游的发展给旅游目的地社区带来了广泛的影响,社区居民是这些影响的主要承担者。本文以生态旅游地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以居民影响感知为研究切入点,建立居民影响感知、态度与参与行为的关系模型以揭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对其态度和参与行为的影响。论文以大连的三个生态旅游社区居民为调研对象,通过对回收的457份有效调研问卷数据进行可靠性和有效性检验,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等数据分析方法,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态度和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居民对生态旅游正面影响感知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和参与行为有显著正面影响,居民对生态旅游负面影响感知对居民的态度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居民的参与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居民对生态旅游发展的态度对其参与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蒋依依  汲忠娟  谢婷 《资源科学》2019,41(5):943-954
为揭示社区居民旅游支持度及影响机理,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构建了社区依恋、社区关注、旅游获益感知、旅游成本感知和旅游支持度5个要素组成的概念模型,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就台湾地区居民对大陆游客赴台旅游的支持度进行了调研,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41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台湾地区居民的获益感知和成本感知对大陆赴台旅游的支持度会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社区关注不仅直接正向影响居民旅游支持度,同时还会通过获益感知间接正向影响居民旅游支持度;社区依恋会通过获益感知间接负向影响支持度;社区依恋和社区关注之间的交互作用并没有对支持度产生影响。台湾居民与社区的关系对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支持度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旅游地相关政策制定需重视维护居民与社区关系,并积极提高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参与度,通过保障和协调居民—社区关系提高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度。  相似文献   

14.
王楠  陈详详  王海军 《科研管理》2019,40(8):126-134
通过设置虚拟社区奖励鼓励用户分享知识,已成为众多社区促进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重要措施。社区奖励对知识共享的影响问题已经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其效果却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划分为隐性知识共享和显性知识共享两种类型,探讨了虚拟社区奖励对两类知识共享行为的相对影响及其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虚拟社区奖励能够显著促进用户的显性知识共享,而与隐性知识共享存在倒U型的曲线关系;愉悦感和自我效能感在虚拟社区奖励与隐性知识共享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该研究结论不仅加深了对虚拟社区奖励对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理解,并且探索了虚拟社区奖励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对社区合理设计虚拟社区奖励以促进用户的知识共享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虚拟学术社区的发展离不开用户参与,研究分析虚拟学术社区当中用户参与行为类型,对于 促进虚拟学术社区用户之间的知识交流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方法/过程】依据扎根理论,对小木虫虚拟学术社区 进行数据采集,将用户分为初级用户、中级用户以及高级用户三个等级,搜集了小木虫论坛热门博客栏目下,回复 大于 10的帖子内容,利用质性分析软件 NVIVO12.0对其进行开放式、主轴式和选择性编码,并据此构建虚拟学术 社区参与行为的模型。【结果/结论】根据编码结果显示,用户在虚拟学术社区参与行为总共可以分为问候欢迎、调 节规范、协助、欣赏、同情、抱怨、庆祝和交际8种类型,不同等级的用户的参与行为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实际参与过 程当中应当强化每种用户的角色,为虚拟学术社区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创新/局限】虽然数据来源较为单 一,但是本文将扎根理论引入虚拟学术社区的研究中,完善了该情境下用户参与行为的分类体系,对现有研究成果 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6.
Although building long-term, successful virtual communities is important, rare studies have examined both in- and extra-role value co-creation behavi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exchange theory and equity theory. Specially, we incorporate five different online justice perceptions into our model and examine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nse of virtual community” between these perceived online justice antecedents and both in- and extra-role online value co-creation behavior (reflected by knowledge contribution and online community citizenship behaviors, respectively). We empirically examine the model using data from 278 members of virtual communitie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perceived online justice leads to value co-creation behavior through sense of virtual community. The findings elicit several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7.
Virtual commun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business, society, and education. At present, one of the great challenges faced by virtual communities is the availability of knowledge, which is mainly created through knowledge-sharing behavior. Although prior studies have extensively studied knowledge-sharing behavior in virtual communities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they largely ignor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psychological safety in this process. We propose to address this gap by examining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its effect on individuals’ intention to continue sharing knowledge. We also identify trust in the virtual community and self-consciousness as antecedents of psychological safety. The research model is empirically tested through a survey across two virtual communities in a major univers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dition of psychological safety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intention to continue sharing knowledge. The level of trust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ntention to continue sharing knowledge not only directly, as documented in the literature, but also indirectly, through 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safety. Finally, we find that self-consciousness exerts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feelings of psychological safety. The implications of our findings and the need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针对如何将个体的客观嵌入性和主观利他、利己动机整合到共享参与决策当中的系统分析不足问题,基于资源基础观和社会嵌入理论剖析创客成员在众包社区中的结构嵌入对其创意领地行为形成的影响,并检验利他主义、虚拟声誉关注对以上影响的联合调节作用,以揭示众包创客的众创参与决策过程.结果 显示:(1)众包社区结构嵌入负向影响创客成员的创意领地行为;(2)利他主义和虚拟声誉关注均显著负向调节结构嵌入与创意领地行为的关系;(3)利他主义和虚拟声誉关注在结构嵌入与创意领地行为关系中的联合调节作用显著.研究结论为众包社区的创意资源共享解决以及创客众创参与管理提供如下启示:首先,可以通过多元化渠道和途径加强创客成员的众包社区结构嵌入性;其次,有针对性地了解众包创新目标客户的需求偏好,提供创客创新技术与工具,优化社区创新体验,以有效推动社会创意资源配置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朱冬芳  钟林生  虞虎 《资源科学》2021,43(9):1903-1917
社区是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为基础数据库,对国家公园社区发展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和重点凝练,评论现有研究主题、核心内容和主要经验,并提出中国国家公园社区发展研究框架。结果表明:①国家公园社区发展研究可划分为萌芽阶段(1990年以前)、起步阶段(1991—1999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9年);②研究成果集中在国家公园社区感知与态度的影响因素、社区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国家公园社区冲突与协调、国家公园社区管理模式4个方面。鉴于中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类型多样化、地域多样化、经济发展阶段多样化等基本国情,本文认为中国国家公园社区发展研究要围绕人地关系矛盾的突出问题,重点研究社区对国家公园建设的认知与态度、国家公园社区参与模式与机制、国家公园社区的类型识别与可持续动力路径、国家公园社区管理与调控策略,在研究方法上进行集成和优化,以形成对中国国家公园社区可持续发展有益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