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熊艳  叶雨 《职教论坛》2012,(8):50-51
《民事诉讼法》历来是司法类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做好《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改革是法律事务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内在要求.根据司法类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目标,改革民事诉讼法教学方法,提高民事诉讼法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民事诉讼法作为法律专业基干课程之一,有着重要的地位。电大《民事诉讼法》教材因故未能到位,故此次学习及考试的依据仍是借用教材《新民事诉讼法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杨荣新主编)。本文将以该教材为中心,结合新民事诉讼法,系统阐述该课程学习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 《新民事诉讼法教程》共分五编三十章,下面将逐编逐章分析阐述。 第一编 总论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法》既是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又是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这门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兼具复杂的理论性与较强的实践性。学生通过学习既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灵活的实践能力,因此当下诸多法学教育者已将主要研究重点逐步集中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拓展等方面。文章旨在对国家开放大学《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梳理与思考,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究其实质,中国海事诉讼法中的海事强制令属于行为保全。中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是《民事诉讼法》的特别法。民事诉讼法能否借鉴海事强制令建立相应的行为保全制度呢?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探讨了在民事诉讼法中建立行为保全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用前沿理论充实教学内容,用创新方法改善课堂教学质量,用实践操作克服理论教学局限,是改革民事诉讼法教学方法,提高民事诉讼法教学质量,加快民事诉讼法品牌课程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李邦军 《高教研究》2006,22(1):19-21
用前沿理论充实教学内容,用创新方法改善课堂教学质量,用实践操作克服理论教学局限,是改革民事诉讼法教学方法,提高民事诉讼法教学质量,加快民事诉讼法品牌课程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仅规定了财产保全制度,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民事诉讼法过程中,民事保全制度一直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民事诉讼法》中设立行为保全制度势在必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在民事诉讼法中完善行为保全制度具有的必要性,并借鉴国外立法,阐述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发展进程中,对进一步完善行为保全制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经历了从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到证据适时提出主义的变革。在证据适时提出主义确立后,又从以严酷的证据失权为特征的证据适时提出主义转变为以谨慎的证据失权为特征的证据适时提出主义,并得到了2012年8月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的肯定。如此变革的原因是我国民事司法在价值取向上的变化,也是司法改革应立足国情的必然要求。这对深化我国司法改革是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和《民事诉讼法》中都规定了支持起诉的原则。但笔者认为,支持起诉原则不但有违民事诉讼法的内在精神,而且还不具备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形式特征。立法者之所以规定此原则,仅仅表明了立法技术的不完善及民事诉讼法理论的内在矛盾而已。对待此原则的正确态度应该是还支持起诉以道德规范的本色,并相应地取消对范围及主体的限制,任之适应于一切民事违法行为,适用于包括个人在内的一切有支持起诉能力的主体,使我国民事诉讼法变得更为科学、严谨。  相似文献   

10.
1982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经过9年的审判实践证明,它的基本内容是正确的。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有关民事实体法的进一步完备,需要对原来的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和补充。为此,1991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中都规定了支持起诉的原则。但笔者认为,支持起诉原则不但有违 民事诉讼法的内在精神,而且还不具备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形式特征。立法者之所以规定此原则,仅仅表明了立法技术的不完善及民事诉讼法理论的内在矛盾而已。对待此原则的正确态度应该是还支持起诉以道德规范的本色,并相应地取消对范围及主体的限制,任之适应于一切民事违法行为,适用于包括个人在内的一切有支持起诉能力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内容较广,条文较多,是应用性最广,实践性最强的程序法。学好《民事诉讼法学》课程对帮助大家深刻理解《诉讼法》的内容,学会并掌握一些打民事官司的实际本领,在应试中取得良好成绩有重要作用。 要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在辅导教学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做到通读教材,突出重点,强化记忆,学会应用。通读教材能使我们初步了解教材内容,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突出重点是指在学习中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抓住纲。教材中的7编、38章之间有主有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法》颁布至今的十几年间,最高人民法院为弥补其内容的不足和适应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而颁布了大量司法解释。尽管这些司法解释表现出诸多弊端,但在特定的环境下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这种合理性却无法成为其正当化存在的理由,从这一角度而言,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势在必行。2007年10月28日最新修正的《民事诉讼法》及其内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实践需要,但遗憾的是,这次修正仍然没有解决司法解释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立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小额诉讼制度作为近年来备受学者关注和重视的焦点,在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正式实施后,这一制度也终于浮出了水面。对于这一全新的制度,理论界在肯定其对诉讼效率和程序效益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提出了这一制度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新民事诉讼法对小额诉讼的规定存在一定问题,应结合各国的立法经验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法(试行)》经过八年多的实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情况,针对新问题,在充分肯定行之有效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审判程序的前提下,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一九九一年四月九日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新的民事诉讼法较之《民事诉讼法(试行)》,主要有以下的修改补充。一、“增加了有关合同纠纷管辖的内容,删去了国内合同纠纷由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管辖的规定。新的民事诉讼法根据有利于公正审理,保护当事人合法的民事权益;便利当事人依法  相似文献   

16.
周伟标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9):50-52,69
在现代司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民事诉讼法越来越重视当事人的意志及价值取向。而赋予当事人以适当的程序选择权,正是这一变化的重大体现。这是民事诉讼法所欲体现的公正、秩序、效率价值的应有之义,也是我国民事诉讼法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立足于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理论基础,从我国与各国的立法例比较出发,总结反思了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有关程序选择权的立法不足,并针对如何更好地赋予当事人以程序选择权,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分析民事诉讼法实践教学改革的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民事诉讼法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邢台学院学报》2015,(3):61-63
2012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全面贯彻落实"和谐主义的民事诉讼模式",诚信与法治的和谐,公正与效率的和谐,诉讼与调解的和谐,自由裁量和法律监督的和谐,时间和理论的和谐。无论从制度设立还是程序规定,均表明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以及"和谐主义诉讼模式"的改革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分为一般规则和特别规则。《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举证责任分配的特别规则,《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举证责任分配的特别规则。据此,举证责任的分配,首先应依据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的规定进行,在上述法律没有具体规定时,再参照《规定》和其他司法解释的规定确定。只有在上述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都无法解决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时,才能适用法官裁量权。在法律和司法解释已有明确规定时,法官无权对举证责任的分配进行自由裁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文献检索》课程更加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论文结合当前《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的现状,指出了新形势下《文献检索》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此外,本文针对《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