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破题方法 1.1 认真审题,捕捉关键词句,挖掘隐含条件 审题过程是分析加工的过程,应字斟句酌。最先应感知到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命题者的意图,然后挖掘题目的内涵。特别关注的是:捕捉关键词句,理解关键词句的内涵和外延,明确限定条件,挖掘隐含在物理过程、状态及物理模型中的隐含条件,从而破除“陷阱”。隐含条件在题设中有时就是一句话或一个词,甚至是几个字。这些字、词、句就在限定句子中找,也就是通常说的“的”、“地”、“得”结构中找。  相似文献   

2.
1破题方法1.1认真审题,捕捉关键词句,挖掘隐含条件审题过程是分析加工的过程,应字斟句酌。最先应感知到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命题者的意图,然后挖掘题目的内涵。特别关注的是:捕捉关键词句,理解关键词句的内涵和外延,明确限定条件;挖掘隐含在物理过程、状态及物理模型中的隐含条件,从而破除“陷阱”。隐含条件在题设中有时就是一句话或一个词,甚至是几个字。这些字、词、句就在限定句子中找,也就是通常说的“的”、“地”、“得”结构中找。1.2画草图,将物理过程情景化和形象化画草图是分析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它能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1.认真审题,捕捉关键词句 审题过程是分析加工的过程,最先应感知到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出题人的意图,然后挖掘题目的内涵.具体方法是:捕捉关键词句,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明确限定条件;挖掘隐含在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物理模型中的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4.
物理问题的条件常是间接或隐含的,需经细心钻研,注意对关键词句的捕捉,准确把握物  相似文献   

5.
高考具有选拔功能,试题就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那些结合实际、立意新颖的试题,要求考生灵活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耐心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旦遇到障碍,就更要认真审题,从题设物理情景、物理过程中寻找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或关键词句,而这些隐含条件或关键词语往往是题目的灵魂所在,一旦找到这些隐含条件并转化为物理语言,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6.
在试题中设置隐含条件,已成为考查学生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隐含条件在试题中通常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隐含在关键的语句之中;隐含在特殊的状态、变化的过程中等,所以我们必须从题图、关键词语、特殊的状态和变化的过程人手进行隐含条件的挖掘.  相似文献   

7.
中考电学试题中经常有一些明而不露,暗而有影.若明若暗的条件,我们称之为隐含条件.它对正确解答习题有很大的干扰作用.如果不会识别习题中的隐含条件,就会导致解题失误.因此快速准确地找出习题中的隐含条件是解答这类习题的关键.一般地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寻找隐含的条件.一、从物理现象中去寻找有些隐含条件包含在物理现象之中,因此深刻领会现象的物理本质是挖掘隐含条件的关键.例1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两个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B.从a经过L;…  相似文献   

8.
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虽给出但不明显,或没有给出但隐含在题意中的那些条件.在解题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这些隐含条件,或做好条件的转化,将不明显的条件转化为明显条件,化隐为明;或根据题设,把隐含在题意中的条件挖掘出来,化未知为已知,从中找出内在联系.这样既能避免因忽视隐含条件而造成错解,也能使一些束手无策的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9.
数学中常常会有些隐含在题目中的条件,这些隐含条件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却容易被忽视而感觉无从下手或造成错解.下面的这些题目中隐含着相同的条件: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0.以下举例说明如何利用这样的隐含的条件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中,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加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在各类题型中往往会出一些具有“隐含条件”的试题.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明若暗,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常常巧妙地隐蔽在题目的背后,即使在题干中有所体现,也极易被忽视,从而造成解题出错或解答冗繁.如何挖掘这些“隐含条件”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解题要依据题目的条件,有些条件明文直叙,当然备受重视;而有些条件没有直接给出且隐含在给出的条件里,容易被学生忽视.隐含条件的挖掘能有效检验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并利用隐含条件是顺利解答数学习题的关键.下面对有关问题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隐含条件的挖掘能有效检验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并利用隐含条件是顺利解答物理习题的关键.下面对有关问题作分类例析. 一、条件隐含于物理概念中 物理概念是解决问题的依据之一,有些题的部分条件隐含于相关概念的内涵中,于是,可从概念的内涵中挖掘出隐含条件. 例1图1表示的是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此交流电的电流有效值为(). A. 5 B.5A C.3.5A 解:本题主要考查交流电有效值的概念.交变电流有效值的定义是:在一个周期内,交流电流i通过电阻R产生的热量Q与恒定电流I通过同一…  相似文献   

13.
数学题中的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没有直接或明显给出的固有条件.它有待于解题者从题意、数式、图形或与之相关的知识中去挖掘.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如果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不仅能避免出现错误,而且能使一些看上去无法解决的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4.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的已知条件并没有明显给出,而是隐含在题目中。在解含有隐含条件的物理问题时,找出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如何找隐含条件呢?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为,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从已知条件中找隐含条件有些物理题目中的必要条件就隐含在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中。例如“眼睛能看清茶物”就隐含着视角为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隐含着合外力为向心力;“冰水混合物”隐含着温度为OC,等等。2在物理过程或现象中找隐含条件某些物理题所描述的物理变化过程常有其特定的规律,而运动规律就是这道题的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在命题中设置隐含条件,使题目难度增加,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解这类题时,找出题中的隐含条件是巧妙解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正>隐含条件就是指在题目已知信息中没有明显呈现,但又与题目涉及的数学概念、知识或方法等紧密联系的数学信息.[1]隐含条件与明显条件相对,属于一种特殊性条件信息,但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和已知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将其推理出来.在初中阶段,隐含条件虽然没有在题目中明确给出,但却是解题的关键.具体来说,发掘初中数学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对于提高自身解题能力有重要意义.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发掘隐含条件呢?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图形,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是中考中的常见题型.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出图形中形状相同、大小相近的三角形.并找出使它们全等的已知条件或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18.
由上面的正确解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往往蕴含着重要的信息,甚至是能否求解的关键.所以我们在解题时要注意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以便使问题得到顺利而简捷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隐含条件呢?所谓隐含条件是指数学问题中那些若明若暗,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或从题设中不断挖掘并利用条件进行推理和变形而重新发现的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龙边江 《物理教师》2010,31(6):51-52
计算题中的已知条件大部分情况下是直接给出的,让人一目了然.然而,也有些已知条件却是不直接的,是隐含的,它们隐含在题目的字词中间,没有用明显的或数学的形式体现出来,即所谓的隐含条件.这些隐含条件恰恰又是解题的关键.如果在读题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它们,或者在解题的过程中缺少了它们,那么就会影响到整个计算题的解答,导致最终无法完成解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