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偶像崇拜之心理机制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岳晓东  严飞 《中国德育》2006,1(12):11-16
青少年偶像崇拜是偶像崇拜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青少年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行为,也是青少年走向成年的一种过渡性行为,本质上反映了青少年自我确认中对理想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等三大心理学流派的相关理论,可以比较系统地探究青少年偶像崇拜背后的心理形成机制,梳理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成因的脉络。  相似文献   

2.
偶像崇拜是个人对其喜爱的人物的社会认同及情感依赖,对高校大学生的性格塑造和人格培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从偶像崇拜心理的产生、社会分类与依恋的两种类型比较、偶像崇拜心理的正负向效应以及如何正确引导高校大学生理性崇拜四个方面,来分析高校大学生的偶像崇拜心理。  相似文献   

3.
“超女”为什么这样“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级女声”火了,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一个娱乐节目的成功,周密的策划、组织与宣传必不可少,但能否抓住观众的心理尤为重要“,超级女声”的亮点就在于此。作为一个以学生为主要参赛群体的娱乐节目,它所触及的教育问题也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与思考。“从超女热”看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个人对喜爱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弗洛依德说“:青少年增强的欲望不能只指向父母及同伴,也需要指向偶像这类与之关系较远的人。”与内心偶像的交流使得青少年缓解了内心的人际焦虑,从而得到情感的极大满足。偶像崇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  相似文献   

4.
李北容  宋鸽  张敏 《教育导刊》2011,(12):58-60
青少年偶像崇拜是普遍现象,引发了家长的担忧和心理学人的关注。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性心理发展、情感依恋、自我认同以及社会归属感等方面心理需要的表现,但如果过于沉溺则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心理症状,需要适当的辅导与干预。父母应在理解的基础上,以接纳的态度与青少年建立积极的情感联结,进而有效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偶像崇拜是目前青少年群体中一个普遍而又引人注目的现象。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它特指由于“光环效应”而形成夸大的社会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倾向,把个人喜好的人物看得完美无缺,从而导致高度认同、崇尚并伴有情感依恋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行为。这种现象在青少年身上尤为明显,它是一种特殊群体中的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6.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它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良性互动、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然而,目前青少年儿童在偶像崇拜上存在着盲从跟风、变形扭曲、自我中心等误区,这既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正当竞争方式的影响,也反映了当下社会文化选择功能的缺失和家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薄弱.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加强青少年儿童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提升其对偶像的正确认知,及时调整其偶像崇拜目标,端正偶像崇拜行为,应从小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分析能力,提高其批判选择能力,另外还要加强对其同伴群体偶像崇拜行为的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从自我认同和情感依恋两方面需要论述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学机制,它与爱完全不同。作为青少年阶段特异而合理的精神生活方式的是对偶像的认同和依恋,而非偶像崇拜。不要轻易完全否定偶像崇拜,应在肯定其有助于青少年成长的正面意义上,发现问题并善加疏导。  相似文献   

8.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产生与青少年的自我确认、归属需要、补偿心态、从众心理等心理因素有关。偶像崇拜既可以对青少年心理发展起激励、调整、充实等积极影响,也可能导致沉醉于“追星”、盲目追随仿效等消极效应。为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引导:由以人物为核心向以特质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改变;从表层的感性崇拜向深层的理性敬仰发展;从仰望、着迷的心态向缩小差距的实际行动转化。  相似文献   

9.
聂黎萍 《江苏教育》2023,(12):48-50
偶像崇拜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个人对偶像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泛偶像时代,由于社会环境复杂和青少年身心发展不成熟,中小学生常常会陷入偶像崇拜的误区。班主任要理性看待中小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充分发挥偶像崇拜在中小学生情感发展、价值认同和追求方面的作用,挖掘偶像内在的人格品质与精神魅力,突出教育引导和榜样优化。班主任应将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偶像榜样化”和“榜样偶像化”,增强偶像的教育性和榜样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梧桐雨》和《长生殿》均取材于李杨戏,由于白朴和洪升相似的生活背景和个人经历,二人的创作心理趋同;但由于白朴和洪升异趣的创作意图,二人对前代素材的处理和情感指向上存在差异。二人同构的创作心理和异趣的创作意图,使两剧中人物身份和情感指向存在着明显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依恋理论与精神病理领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许多关于依恋类型和精神病理之间关系的研究得出的结果并不一致。内部工作模式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整合了认知情感理论,对解释病理心理症的某些潜在原因有重要意义,Kobak、Dozier、Mikulincer等人提出的不安全的依恋策略开拓了另一种研究精神病理发生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吴顺志 《湖南教育》2011,(12):47-47
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是情感孤寂。目前农村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年龄小,还没有脱离心理断乳期,对父母亲情,对家庭温暖有很大的依恋性。依恋性情感是他们基本的情感需求,由于其家庭的不完整性和缺乏父母的亲情感染,以及农村现有社会体系对他们的关照不多,他们的这种依恋性情感很难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3.
偶像崇拜的核心问题是心理认同和情感依附,即个人在认知、情感和个性发展上欣赏、接受另一个人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及外表形象等,并加以崇拜和模仿。在现实中,许多企业都会使用名人代言其产品,目的是期待通过名人的知名度或熟悉度与品牌建立更紧密地联系从而获得更好的广告效果。本研究着眼于大学生偶像崇拜现状,试借助广告视频材料,以记忆的视角,利用行为实验探究不同偶像崇拜卷入度下大学生观看广告视频后对广告内容记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蓉 《学子》2013,(8):67-67
一、心理描写要具有个性特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活动,即使是对待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感情。他们的情感体验不同,表现在内心中的活动也就不一样。心理活动要抓住人物个性的特点,符合他们的性格身份。二、心理活动并不单纯只是心理描写1.除了直接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外,还可以借助人物的言语、神态、行动等描写方法间接表现人物的心理。如,在《红  相似文献   

15.
陈蓉 《学子》2013,(9):67
一、心理描写要具有个性特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活动,即使是对待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感情。他们的情感体验不同,表现在内心中的活动也就不一样。心理活动要抓住人物个性的特点,符合他们的性格身份。二、心理活动并不单纯只是心理描写1.除了直接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外,还可以借助人物的言语、神态、行动等描写方法间接表现人物的心理。如,在《红  相似文献   

16.
王明娥  卢志君 《文教资料》2006,29(31):54-55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最后一部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品。哈代在其中塑造的独特的儿童形象小时光老人长期以来受到忽视。少有的提到这个人物的文章对这个人物也是批评否定的。评论界认为这个人物的性格是不可信的。本文试图从依恋理论的角度来解读时光的独特性格并得出结论:时光的性格是由于缺乏安全的依恋关系造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时光的性格是合理和可信的。时光的悲剧性格和悲剧结局对现实生活也有警示作用:一定要重视儿童的心理情感的健康发展,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试图对比沉湎-成瘾型偶像崇拜和认同-模仿型偶像崇拜的特征。沉湎-成瘾型偶像崇拜从娱乐/社交发展到对偶像的个人化和迷恋,而认同-模仿型偶像崇拜在对偶像或其衍生品的认同、依恋、浪漫化、理想化和消费方面展开。研究以1,310名香港中学生和大学生为样本,验证了由5个一级认同-模仿型偶像崇拜因素和3个一级沉湎-成瘾型偶像崇拜因素组成的原始因子模型,后者更容易被粉丝俱乐部成员身份所预测。由此,偶像可以是认同、依恋、浪漫化、理想化和消费的对象,其中认同-模仿型偶像崇拜对粉丝俱乐部成员身份依赖较小,也不会导致追星中的过度娱乐化、商业化和痴迷化现象,所以它相较于沉湎-成瘾型偶像崇拜更能解释青少年追星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不同依恋类型对个体发展影响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恋的研究是西方儿童社会性和个性发展领域的主导理论之一.依恋是个体对特定他人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依恋类型一旦形成就会对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产生影响.探讨广义依恋类型对认知品质及应对策略、人际交往(同伴、恋人、亲子)、人格发展三个方面的影响.近20年来依恋研究在不断发展,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准社会关系主要用以说明受众与媒介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受众对媒介人物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依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想象的人际关系。单向性和想像性是准社会关系的两大特点。作者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发现研究者理解准社会关系的视角大致有以下三类,分别是传播学视角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人际关系学视角的不确定性减少理论,以及人格心理学视角的依恋理论。希望对后继研究者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行为,本文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人格发展理论等四大心理学流派的相关理论,较系统地探究青少年偶像崇拜背后的心理形成机制,梳理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成因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