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秀宏 《科技文萃》2005,(7):175-176
某国际机构在世界范围内做过一项调查,让青少年列出自己崇拜的人.结果,绝大部分国家的青少年都把自己的父母列在比较靠前的位置甚至是第一位,只有中国的青少年是把父母放在最后一位.另有一个民意测验表明:70%以上的日本孩子的崇拜对象是父母,而中国孩子崇拜自己父母的仅有1%.  相似文献   

2.
曾经有一家国际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了一次名为“最受你尊敬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美国13所高中的1005名学生,日本巧所高中的1 303名学生,中国内地22所高中的1 2201名学生。美国学生最尊敬的人物抖溶第一的是父亲,第二名是乔丹,第三名是母亲。日本学生最尊敬的人排第一的也是父亲,第二是母亲,第三的是坂本龙马(倒幕维新志士沁中国学生没有一人将父母列入受自己尊敬的人物前十名。埃菲社从北京发了这样一条电讯:“中国的父母自以为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家,他们批评西方国家的家庭缺乏亲情,但是他们却无法阻止他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不断下降。最近对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成功。在中国,不少父母力图通过他们的孩子来实现自己末能实现的理想。他们望子成龙,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能够超过所有的同学,成为佼佼者。然而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往往超出孩子的能力,以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与自信心。个别孩子由于不堪巨大的学习压力而被迫走上了绝路。这种教育制度把孩子当大人对待,完全剥夺了对他们今后成长必不可少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3.
在一项中美日三国的联合调查中,调查组对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进行了比较,结果在美国、日本两国中学生所佩服的人物中,前三位必有一位是父亲或母亲。日本的调查结果是:父亲、母亲、坂本龙马(日本著名历史人物);美国的调查结果是:父亲、迈克尔·乔丹、母亲;而中国的上千名学生都把自己的父母列在自己喜爱的歌星、影星之后,母亲排在第10位,父亲排在第11位。三国联合调查组得出了—个令人心寒的结论——中国的孩子最看不上自己的父母。为什么我们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孩子,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呢?旧时的春风不化雨当时针指向21世纪,中国已经迈…  相似文献   

4.
边俊峰 《师道》2005,(8):17-18
曾经有一家国际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了一次名为“最受你尊敬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美国13所高中的1005名学生,日本15所高中的1303名学生,中国内地22所高中的12201名学生,美国学生最尊敬的人物排名第一的是父亲,第二是乔丹,第三是母亲。日本学生最尊敬的人排第一的也是父亲,第二是母亲,第三是板本龙马(日本维新志士),中国学生却没有将父母列入受自己尊敬的人物前10名。  相似文献   

5.
最近,日本青少年研究所调查了日本国1303名高中生、美国1052名高中生和中国1220名高中生。在回答“你最尊敬的人是谁”这一问题时,日本学生的答案是:第一是父亲,第二是母亲;美国学生的答案是:第一是父亲,第二是母亲;而中国学生的答案中前十位中竟没有父亲和母亲。一份对杭州青少年学生家庭代际关系的调查显示,在2961名被调查者中,有43%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无话可谈;50%的学生对父母的批评口服心不服;43%的学生感到家庭寂寞;56%的学生认为父母修养差。  相似文献   

6.
有国际机构曾在世界范围内做过一项调查,让青少年列出自己崇拜的人。结果,绝大部分国家的青少年都把自己的父母列在比较靠前的位置甚至是第一位,只有中国的青少年是把父母放在最后一位。假如这个调查结果基本能反映实情的话,那很值得我们思考:我们的青少年为什么不那么崇拜自己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走向社会,是在父母的指引教育下逐步开始的。正常情况下,父母在子女心中目建立一个良好甚至是高大的正面形象,应该容易。孩子从小崇拜父母,顺理成章,理所当然。但是,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影响子女对父…  相似文献   

7.
一 赫伯特曾经说过:"一个父母胜过一百个老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础.但是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懂得如何尊重孩子,更不明白尊重孩子是成功家教的最基本元素.  相似文献   

8.
有个跨国机构对非常多的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孩子进行一项调查:你最尊重的人是谁?请列出你心目中的第1位到第10位,本国的和外国的都可以。看到这个调查我就想,美国孩子肯定把父母列在榜末,爸爸第9位,妈妈第10位。为什么?你想啊,美国家长管孩子管到18岁就结束了,“扫地出门”,自立门户。至于有没有房子住,能不能找到工作,是否有收入,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事。18岁成熟了,是大人了,独立去吧!父母有钱那是父母的钱,他们未必让儿子到他们公司当总经理,未必在遗嘱里写上,把全部财产都留给自己的女儿,说不定捐给慈善机构呢。别做梦了,努力挣钱去吧!所以,在美国做“孩子”的日子并不长。  相似文献   

9.
边俊峰 《青年教师》2004,(11):55-56
曾经有一家国际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了一次名为“最受你尊敬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美国13所高中的1005名学生,日本15所高中的1303名学生,中国内地22所高中的12201名学生。美国学生最尊敬的人物排名第一的是父亲。第二是乔丹,第三是母亲。日本学生最尊敬的人排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从孩子呱呱坠地之日起,他就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看待,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因此,在美国最常用于孩子身上的一个词就是“尊重”———尊重孩子的观点、选择以及要求。当然,如果尊重变成放纵,对孩子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有原则的。他们虽不勉强孩子做什么,但会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做应做的事情。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在美国不满一周岁的孩子,当他们能自己捧奶瓶喝奶时,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喝。喝完了,父母还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果真如此。美国父母…  相似文献   

11.
他矮,胖胖的.   他所在的中学,是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在绵阳周边非常有名.学校因教学质量高,连续13年都是全县中考第一名,周围家长都拼命把孩子往里送.学生最多的班,有80多名学生,最前排的学生几乎坐在老师下巴前.……  相似文献   

12.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含辛茹苦,养育孩子长大成人,每一位小学生心中,都对父母怀有敬爱之情。遗憾的是,由于亲子关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却阻碍了亲情的发展。有关调查表明,在"最尊敬的人"一栏中,日本学生列前三位的是父亲、母亲、坂本龙马(日本著名历史人物);美国学生列前三位的为父亲、迈克尔·乔丹、母亲;而中国学生却将父亲列于第十位,母亲列于第十一位。问题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从如何对待自己父母的问题上,我们的学生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父母爱孩子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从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到找工作、结婚、生孩子,父母无时不在操心,总而言之“为孩子把心都操碎了!”然而许多孩子却体会不到这些,他们喜爱和崇拜的人可以是歌星,是影星或球星,但很少有人能想到自己的父母。另外,在一些调查中,孩子们对为他们“操碎了心”的父母,不但不领情,还有颇多抱怨,惹得很多父母感叹“好心没好报!”面对父母的无奈和疑惑,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胡玉顺表示:父母应补上“效能训练课”,从而使自己在家庭教育中更具智慧。  相似文献   

14.
有个跨国机构对非常多的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孩子进行一项调查:你最尊重的人是谁?请列出你心目中的第1位到第10位,本国的和外国的都可以。  相似文献   

15.
家教博览     
平据某媒体对考入清华、北大等高校的60多名文理科考生第一名的家教调查显示,这些考生的父母多为工人、农民、小职员,考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家教都有以下的几个特点:1.父母虽然文化少,但都有人格的力量,能给子女以良好的家庭影响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从各方面帮助孩子提高素质,树立信心,积极上进;2.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学习和生活,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创新,在学习和考试上不给孩子施加压力,让孩子以良好的心态去学习和考试;3.家庭生活民主,父母与孩子平等相处,在学习上尊重孩子的志趣和选择。成…  相似文献   

16.
王宏甲 《神州学人》2000,(10):20-21
几年前,北京某媒体曾做过《首都人形象调查》的社会调查,其中“哪种人最让人尊敬”一问,公众作出的占第一位的回答是:“教师。” 成千成万的家长都曾经从老师写来的条子里,从家长会上,体会到教师是当今社会相当认真负责、非常辛苦的一大群体。自从恢复高考,几亿父母在孩子入学前就抓教育,可以说,全世界再没有比中国父母更重视孩子读书的了,也没有比中国学生更用功的了,他们起早熬黑,中午多无休息,许多父母都清楚,孩子比自己上班还累还苦。可是,考上了又怎样,毕业了又怎样? 真想说,美国教育最成功的一项措施,就是在中国…  相似文献   

17.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而近年来问题学生越来越多,不禁让人担忧。许多调查都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孩子一出生,首先接触到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而家庭环境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一次"是否尊重父母"的问卷调查中,笔者惊人地发现,所调查的70名学生中,竟有40%的学生对"尊重父母"持否定态度,有20%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如此让人震撼的数字,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问其原因,大多数学生谈到"父母不理解"的话题。仔细思考,的确有类似的问题,现在许多家长为了追求孩子的"高分",为了得到所谓的尊严,一味地让孩子拼命学习,而忽视了孩子正常的心理年龄特征,导致孩子各个方面的发展受到  相似文献   

19.
他,矮,胖胖的。 他所在的中学,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在绵阳周边非常有名。学校因教学质量高,连续13年都是全县中考第一名,周围家长都拼命把孩子往里送。最大的班级有80多名学生,最前排的学生几乎坐在老师下巴前。  相似文献   

20.
<正>一、了解孩子,因材施教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的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渴望被被人欣赏."所以我们现在的教育应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础上研究孩子、相信孩子、发展孩子。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指出,为了让你对孩子有个更好的认识,你可以准备五张卡片:1.仔细描述你的孩子试着想一下孩子的样子,然后把想到的所有描述孩子的词语写出来(包括褒义词以及贬义词)2.总结孩子的积极特质作为老师,静静的反思自己的学生有哪些可爱的特质给你印象最深刻?3.找出孩子的兴趣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