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大学校园由于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造成的诸多问题甚至校园安全稳定事故,寝室人际关系日益受到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在学生中以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的寝室为对象,运用团体辅导的相关理论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寝室的形式,运用SCL-90量表、交往焦虑量表对团体辅导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得知,团体心理辅导对疏导寝室人际交往障碍,改善成员亲密度,促进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产生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陆斗南 《林区教学》2020,(2):106-108
人与人的交往既简单又复杂,对于刚刚走向成熟的高中生来说,往往会遇到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独来独往、心胸狭隘,甚至出现抑郁的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对学生人际关系培养的重视,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方式,使学生懂得合作和分享,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概述团体心理辅导及人际关系,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人际关系产生的影响,分析造成高中生人际关系困难的因素,提出高中生人际关系改进建议,为现代高中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的积极作用,招募42名大学新生,随机抽取21人为实验组,进行为期5周的团体辅导训练,其余为控制组.团体辅导结束后,实验组在交谈、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困扰、同异性朋友交往方面,较团体辅导前均有显著性差异.得出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的人际关系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于童 《辽宁教育》2021,(4):19-24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高中生学习生活的重要主题,该主题也贯穿于高中三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国家要求与学生发展特点,心理教师精心编排课程主题,开发团体辅导资源库,设计授课形式与内容,在人际关系主题教学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以实现高中生人际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何敏 《华章》2011,(32)
团体辅导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从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积极调整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助人行为.文章结合目前高校招生的新变化以及传统解决新生心理适应问题方法的不足,试图以团体辅导为主要手段,以"新生辅导员"为主要力量,以人际关系为突破点,通过尽早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并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把全体新生都纳入团体辅导的范围等方式,努力在时间上、规模上和内容上预防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团体辅导和拓展训练对民办高校新生自我意识及人际关系的影响,探讨高效的新生入学教育方法。方法应用有关心理测量量表在团体活动前后施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团体活动后,民办高校新生的人际信任、自尊和自我的灵活性增高,交往焦虑和羞怯水平降低。结论团体辅导和拓展训练相结合是新生入学教育中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教师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很长,没有什么机会与工作以外的人交往,感觉自己人际交往的面比较窄,视野不宽。""同事说我比较有个性,其实就是说我与大家不同。我比较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总担心自己的言行引起别人的不满,不能与同事维持很好的人际关系。""我很怕领导,与领导的关系是敬而远之,工作中有困难也不会向领导求助。"人际关系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每个小学教师都希望生活在温暖、  相似文献   

8.
【辅导理念】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高中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缺乏换位思考的习惯,他们更多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把自己的感受摆在第一位,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为此,本活动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因看待事物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选择,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同时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选择对方可接受的方式去交往,从而建立相互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新生入学后面临着人际关系、学习、生活适应等适应不良现象,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中,对促进学生环境适应、学业进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培养健全人格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江苏教育》2021,(8):24-27
为探索既适合高校教育教学规律,又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对比的方法对贵州某大学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一新生的人际关系和自我概念具有显著效果;团体心理辅导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有效的,为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与方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一、开展"优点轰炸"活动的依据 据班主任和咨询老师的反映,来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问题三成以上是寝室人际关系.寝室人际关系是影响初次离家的中学生心理状况的重要因素,寝室关系紧张导致的心理问题影响着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发展,而人际关系紧张又是彼此不能接纳和欣赏,或者不善于表达和赞美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团体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利用人际间互动进行心理辅导的助人方式,相对于个体心理咨询,团体辅导有其独特的优势。以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广泛应用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效地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本文阐明了人际关系对于个体的重大意义,团体辅导的有效性,着重从相关心理学理论角度,为实践工作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敏感、信任、焦虑等方面问题的短期与长期效果。方法:在设置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为期6周的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作用。同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焦虑和人际敏感因子、ITS人际信任量表、IAS交往焦虑量表分别在实验前、实验后与实验结束三个月后对研究被试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评估。结果:(1)实验组被试验后在交往焦虑、人际敏感、人际焦虑和人际信任四方面显著优于实验前。(2)实验组在实验结束三个月后在以上四方面与结束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应对人际交往中的敏感、信任、焦虑等能力,且具有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倪聪 《学周刊C版》2019,(3):191-192
为探究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有效性,本研究辅导方案以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对6名存在人际困扰的大学生进行为期6周的团体心理干预,通过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前后施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量表得分显著降低,说明人际关系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有效,且效果至少持续一周。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福利院儿童是我国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都有遭遗弃或失去亲人的痛苦经历,再加上特殊的福利院养育环境使其无法拥有普通家庭的正常情感体验,很多儿童在与同伴交流过程中表现出孤僻、偏执、攻击行为较多等不良交往习惯,严重影响了同伴关系的质量,对其正常的社会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如何提高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选取广东省佛山市2所乡镇公办中学的160名学生,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干预。通过实验组前后测的对比研究及与没有参加团体辅导的班级对照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在经过8次团体辅导后,交谈、交友、异性交往和待人接物这四个因子得分均比辅导前有所降低,均呈现出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学生则没有显著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社交苦恼、社交回避两个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短期的团体辅导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但对降低学生社交回避行为和缓解苦恼情绪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7.
以宿舍为辅导单位、以人际关系和自我发展为主题的心理咨询老师——辅导员——朋辈组长——新生宿舍的层级式朋辈团体辅导是将团体心理辅导和朋辈辅导技术运用于新生入学适应教育的一个探索,具体流程包括:确定团辅主题和方案、推选朋辈组长、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开展和活动总结等几个步骤。实践表明,这一辅导方式较好地解决了高校心理师资不足的问题,有助于实现团体心理辅导培训的高效化、标准化、全员化和深入化。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 1 997年与四川教育学院联合进行了成都市九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研究》实验 ,主要探索在学校里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人际关系的培养 ,寻找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培养途径 ,并希望形成小学生心理教育的基本方法。课题组通过研究、实践、探索 ,采用了“小团体”游戏训练活动。一、现代小学生中进行人际关系培养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 ,也是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 ,它将直接影响青春期学生的人际交往状态。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很好地与同伴交往 ,懂得交往的意义 ,学会与人合群、合…  相似文献   

19.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班级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大学班级呈现出班集体凝聚力较弱、异性交往两极化、班级同学缺乏深入交往等特点。以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促进大学班级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从开展主题教育、帮助班级学生突破成长困境、处理班级特殊事件、处理特殊学生问题等四个方面来促进大学班级建设。  相似文献   

20.
【活动理念】八年级学生已经进入了人生发展变化最快的青春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容易陷入人际关系的烦恼。一项关于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研究表明,人际关系问题和中学生心理问题呈显著相关。在影响人际关系的众多因素中人际沟通因素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中学生在师生沟通、同伴沟通和亲子沟通这三大方面的表现都存在明显问题,亟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因此,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