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的历史就是在不断思考中逐渐进步的过程。杂技艺术也是如此,从传统杂技类型节目→标题杂技节目→类型杂技节目→主题杂技晚会一杂技剧,杂技在不断思考中创新,在不断思考中前进。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思考就是力量。人类倘若失去思考便丢失了整个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正二、当代杂技创作趋势当代杂技创作面临同质化、雷同化的趋势,而文化创意是杂技节目的灵魂,因此我们要在原有杂技理论基础上,关注国外动态,提升中国杂技创作的内涵与水平。它的趋势具体表现以下四个方面:1.杂技剧主题如今杂技的发展,表现为"类型杂技节目→标题杂技节目→主题杂技晚会→杂技剧"这样一种图式。这是杂技由单一走向多元的轨迹证明,从类型杂技节目走向标题杂技节目,表明杂技表演从"技"开始扩散,上升到了一定  相似文献   

3.
正一、杂技剧的正式发轫还原杂技剧的历史镜像可知,当代中国杂技经历了从类型杂技节目,到情景/主题节目,到情景/主题晚会,再到杂技剧的发展脉络。所谓类型杂技节目就是以"车技、顶技、皮条、钻圈、柔术、转碟"等为标题,直白地表现与展示杂技技巧的节目。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已经出现一批"情节化杂技"或"微型杂技剧",但是整体而言,这种创作倾向不过是肤浅的贴标签式的说教,存在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情况,最终归于沉寂。  相似文献   

4.
杂技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艺术。其特殊性的重要标志是,她不像戏剧、曲艺、歌舞、音乐等艺术品种那样具有较强的叙事功能。叙事是杂剧的短处。近年来在杂技界以及舞蹈、音乐、戏剧界同仁的帮助和努力下,涌现出一批杂技剧和杂技主题晚会,这无疑给杂技这种古老的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杂技剧”应运而生。她是多年来杂技界一直在探索和发展的新路子,以传统的杂技作为演出的底子,注入了必要的叙事和故事。  相似文献   

5.
(六)杂技缺少定位发展观念。中国现有几百个大中小型不等的杂技表演艺术团体,虽然地域环境和地方经济基础给杂技表演艺术团体搭建的平台不同,但演出市场的竞争和挑战是平等的。大型的杂技团队,由于家底厚基础设施全,在国内拥有剧团独立的演出场所,制作编排的杂技晚会可以得到资金、人员、物力等方面的支撑和支持,所以,进入国际演出市场的竞争机会多,选择也较为广泛。而中型的杂技团队,剧团的综合实力弱于大型团队,只能量力而行制作编排一些小型的杂技晚会或杂技节目,因此,在国际演出市场的角逐有可能出现后劲不足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喜庆建团60周年2012年12月15日,在新落成的广西杂技剧场,几代广西杂技人齐聚一堂,喜庆广西壮族自治区杂技团建团60华诞。庆典仪式后,举行了庆典专场晚会,广西杂技团创作的一大批优秀的杂技节(剧)目轮番登台献演,为参加庆典的嘉宾和观众带去美轮美奂的艺术享受。广西壮族自治区杂技团成立于1952年,为广西解放后诞生的第一支省级专业文艺队伍。  相似文献   

7.
正在杂技主题化、剧目化的发展趋势下,实现杂技节目、剧目的剧场营销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广西杂技团编创的童话杂技剧《猫猫侠:保卫蝶苑》,以歌、舞、技及童话的跨界创新表演形式,吸引了一大批"儿童家庭"观众,从而以一种精确而稳定的观众定位与剧目"供给",实现了杂技的剧场营销与市场经济转型的内在意蕴。一、梦幻情景  相似文献   

8.
拼搏结硕果     
杂技是一种被世界公认的艺术,它不受国家、民族甚至时代及语言的局限,而为世界各族人民喜闻乐见,雅俗共赏。杂技在中国也是深受广大群众热爱的艺术,丰富多彩的杂技节目,悠久的历史传统,构成了中国杂技独树一帜、绚丽多彩而古朴大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杂技”一词有两种含义:狭义的可以理解为地面和空中的技巧性表演节目。西方的“ACROBATIC”词意与之对应。广义的则可以理解为杂技节目、马戏节目、滑稽节目和魔术节目的统称,和国际通用的“CIRCUS”(马戏)是同义语。当然,这里的滑稽不同于戏曲、曲艺范畴所指的滑稽而专指杂技滑稽。杂技节目、马戏节目、滑稽节目和魔术节目以鲜明的个性和绰约的风姿,使得“杂技”这朵艺术奇葩绽放得绚烂绮丽。  相似文献   

10.
刚落下帷幕不久的迎奥运金奖杂技节目展演暨第七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二次全国杂技比赛,全国参赛的2台杂技节目和5台杂技剧目,充分展现出了杂技艺术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累累硕果,尤其是参赛的杂技剧目,在那恢宏的舞台场景中,运用杂技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杂技教练,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担负起传承发展杂技艺术、培育高端杂技人才、创新精品杂技节目、发展杂技艺术理论的历史使命。杂技教练应自觉先学一步、先思一步、先干一步,真正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杂技事业繁荣发展的排头兵、先遣队。一、坚守艺术理想,增强业务技能作为杂技教练,要自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一、杂技剧汇聚杂技节目杂技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当代的杂技艺术内容丰富、表演形式多样、可简可繁,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杂技艺术越来越多地以大型杂技剧的形式展现。杂技剧的题材,一般改编自古典名著、戏剧或原创符合杂技艺术特色的剧本,一个有适当主题的题材,可以将传统与现代的杂技节目融入到剧目中,构建成一台新颖的杂技剧。以广州杂技艺  相似文献   

13.
正挖掘吴桥杂技历史,打造一部反映吴桥杂技历史和人文情怀的主题晚会,一直是吴桥人多年的期盼,更是当今从业者远久的呼唤。一部由国家艺术发展基金资助,吴桥杂技大世界杂技旅游有限公司承担编创的大型杂技剧《江湖》使吴桥人圆了自己的梦。该剧以吴桥杂技的历史为背景,以吴桥鲜活的杂技人物和传奇故事为素材,以不同时代和国度,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吴桥杂技艺术的发展和变化,演绎出吴桥杂技艺人的传奇故事。该剧在吴桥文化艺术中  相似文献   

14.
在2020年年底举办的第14届山东省杂技魔术大赛中,济南艺术学校原创杂技作品《燕之巢——倒立》荣获一等奖。在61件参赛作品中,该节目是唯一一个校园杂技节目,它的脱颖而出见证了济南艺术学校的教学实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当代杂技理论主要是对杂技史和杂技美学、舞美、编创特色、杂技主题晚会与杂技剧、市场转型与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为当代杂技的创作提供了研究基础。而如今杂技的发展应是结合市场与科技走向,以创意为主的杂技剧创作。研究杂技理论在挖掘“中国精神”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为广大杂技团体、编创人员及演员提供观念转型和实践指导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杂技一直以“惊、奇、险”的艺术特性、“新、难、美”的审美追求傲然于舞台艺术之林,又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创作自觉,在杂技剧的更迭发展中实现了“一戏一品格,一戏一样式”的艺术新生。回溯发展轨迹,梳理艺术风貌,中国杂技历经追求“技”的最大化的杂技技巧、杂技节目,至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些具有主题、带有情节、营造意境的“情境杂技”,后在此基础上于90年代涌现出一批由独立的杂技节目串联为整体故事的杂技主题晚会,  相似文献   

17.
正一这些年,杂技界谈论较多的恐怕是杂技的"技"与"艺"的关系这个话题。过去在很大程度上的确存在着重技轻艺的现象;而现在,技艺并重已成为杂技界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在各类艺术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杂技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跨界与混搭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但问题是,近些年在欧洲新马戏的诱惑下,一味重包装、重混搭、乱跨界,主题杂技、主题晚会乃至杂技剧一窝蜂而  相似文献   

18.
2、剧目创作期2005年至今,在《天鹅湖》震撼创新的影响下,大型主题杂技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剧目创作期。这一时期也是此前杂技主题晚会的编创者进一步寻求主题杂技创作突破的阶段。编导们更加注重独立思考,在创作题材、作品理念、编创手法上都有了较大提升,同时更深层次地引入文学、音乐、舞台和戏剧理念,进一步开拓杂技语言的叙事功能。这一时期迎来杂技剧的创演热潮,也是杂技主题晚会生产数量最多,精品节目产生最多的阶段,目前全国此类作品近百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开启了一个变革时代,之所以我称之为是一个变革的时代,那是因为从那时开始,中国的杂技艺术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那就是中国杂技不再像过去那样以纯粹展现杂技技艺为主体,而是以多样化的手段吸收、借鉴国内外的优秀文化艺术,吸收音乐、舞蹈等姊妹艺术语言,特别是戏剧元素在杂技创作中的运用,形成具有戏剧特性的杂技晚会,使杂技晚会有了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第七届全国杂技比赛上,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的田园诗剧《家乡》在杂技主题晚会优秀剧目展演中荣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