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湖南人才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清朝道光以前的古代,湖南人才稀少,但也产生了五次人才波峰;二是从清朝道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近代,湖南人才鼎盛,并形成了五个人才群体;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现代,湖南人才多向发展,正处于人才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2.
论湖南人才的地理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环境对人才的产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古代湖南自然条件差,交通闭塞,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人才稀少。到近现代,湖南的自然条件得到改善,经济、文化相对发展,阶级斗争激烈,湖南在全国的地位提高,因而人才兴盛。  相似文献   

3.
近代湖南人才群体的形成,始于清道光时期的陶澍。陶澍对近代湖南人才,不仅有发现和培养之功,而且有荐举和提拔之德。近代湖南人才大多团结在陶澍的周围,在思想上深受陶澍的影响,并多在陶澍所主改的江南地区活动,事业上的成功,也都得到了陶澍的支持和帮助。因此,陶澍是近代湖南人才群体的核心和领袖。  相似文献   

4.
近代湖南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先后产生了五大人才群体:一是清嘉,道年间以陶澍,贺长龄,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经世派人才群体;二是清咸,同年间以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为代表的湘军人才群体;三是清光绪年间以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人才群体;四是清光绪末年到民国初年以黄兴,宋教仁,蔡锷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人才群体;五是“五四”运动之后以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彭德怀,贺龙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派人才群体。近代湖南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原因有四:一是特定的地域环境,为近代湖南人才的兴起创造了客观条件;二是湖湘化的历史传承,氤氲相继,为近代湖南人才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精神养料;三是特殊的历史条件与动荡的社会局势,为近代湖南人才的兴起提供了机遇;四是湘籍人才之间的相互帮带,扶植和举茬形成人才链,是造成近代湖南人才群体出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论现代湖南人才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1920-1949)湖南人才持续兴盛,在全国各省中,不仅人数最多,位列第一,而且影响最大,威望最隆。现代湖南人才的地理分布,虽和古代、近代有所区别,但仍然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于湘中、湘东地区。  相似文献   

6.
古代湖南人才稀少,因而没有像近现代湖南人才一样引人注目。但在两千年历史长河中,湖南人才也曾有过高潮。三国时期、唐末五代时期、南宋时期、明代后期、清代中期,湖南人才相对兴盛,可称为古代湖南人才的五个波峰期。  相似文献   

7.
人才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湖南古代有五个人才发展波峰期,近代更出现了前后相承的五大人才群体,为扳转历史航向,引领中国大步迈向近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湖南是一个人才大省,被称为中国的“人才首都”,其人才数量之多、品格之优、贡献之大、影响之深、兴盛之久,成为人才发展史上的典型范例,因而也是研究人才成长与发展规律的最好样本。  相似文献   

8.
近代湖南人才群对湖南无产阶级革命有的思想表现在五个方面;爱国主义思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忧国忧民、彻底革命;坚毅刚直、实干若干;重视军事和武装斗争。湖南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近代湖南人才的思想理论中吸取了丰富的养料,加以改造,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思想论体系,成长为中国现代最出色、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人才群体。  相似文献   

9.
论湖湘学术之兴与湖南人才之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人才兴盛的历史而言,湖南有一个从蛮荒之地到人才渊薮的剧变过程。深入考察后可以发现,湖南第一个人才群体出现于宋末,正是湖湘学术初兴之时,并且构成湖南有史以来第一个人才群体的,恰好多是湖湘学派的门人弟子。近代百余年间,湘省学风日进日新,湖湘学术蓬勃发展,三湘大地也相伴而成人才渊薮。学术兴而人才盛,是符合历史与逻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在近代湖南形成了油军、戊戌、辛亥、一师等多个人才群体。青年毛泽东的成长和思想的转变,正是由于受近代湖南各人才群体直接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的高技能人才都将进入统一的人才信息库。凡是获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及以上等级证书,至2007年12月31日未达到退休年龄的各类技能才人都将进入湖南省高技能人才信息库,并在湖南劳动保障公共服务网(http://www.hn12333.com)上发布。对取得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以上的人员还将提交湖南省委组织部,纳入“湖南领导人才网”管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近代湖南以自然经济为主要特征,商品经济有所发展,近代工业十分落后。艰难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湖湘人坚韧不拔的性格。湖湘文化的经世意识,使政治人才层出不穷。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经济背景,形成一批批具有不同特色的人才群体。狭小的空间不能给人才提供宽阔的活动场所,人才起于湖南,兴于全国。经济发展契机的丧失、近代教育的落后、封建行会经济的强化,扼制了产业经济和实业人才的产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发展湖南旅游教育这一主题,分析了现实背景,论述了重要意义;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与对策。认为,面对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应当将旅游人才培养纳入旅游发展战略大系统中进行策划,积极发展我省的旅游教育,为湖南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为湖南的经济腾飞服务。  相似文献   

14.
陶澍和曾国藩是诞生在潇湘大地的两个历史巨人。二者生活的时期虽处于相同的历史变革大趋势.但因前后阶段的历史特点有所不同.所以两人思想脉路一致,但又各具特色。而二人都为湖湘学人公认为群体核心.所以产生在嘉、道和咸、同年间的两个湖南人才群体,其领袖自然非陶澍和曾国藩莫属。二人虽非师承,但无疑后者必然接受前者的影响。但终究因为时代在前进,所以以陶澍为首的湖南人才群同曾国藩所领袖的湖南人才群在促进社会变革上所建立的业绩和产生的影响还是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5.
清代湖南科举总体水平不高,但科举人才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进士的分布很有特色,长沙成为全国科举和人才重镇,这与清代湖湘化的鼎盛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陶澍为核心的近代湖南人才群体,是湖南社会经济发展泰,阶级斗争激化的心然产物。它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给后世以极大的启迪和影响;不仅加强了同国内各地人才的联系.而且开始放日海外,睁眼看世界。  相似文献   

17.
6月18日,泛珠三角区域九省区人才服务合作第三次联席会议在湖南长沙市召开。中组部副部长、人事部部长张柏林到会讲话,并对湖南人事人才工作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围绕发展湖南旅游教育这一主题,分析了现实背景,论述了重要意义;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与对策。认为,面对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应当将旅游人才培养纳入旅游发展战略大系统中进行策划,积极发展我省的旅游教育,为湖南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为湖南的经济腾飞服务。  相似文献   

19.
论近代湖南人才群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阐述近代湖南四个人才群体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发展过程,强调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必然导致反封反帝的革命运动;对革命的态度,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和古代爱国主义的根本区别;也是区分中国近代真假爱国主义的唯一标准。同时,文章以湖南人才群爱国主义思想发展变化的事实,批评了"告别革命"论者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历史发展和地理分布两个方面初步介绍和分析了湖南古代人才的基本状况及某些特点。提出:湖南古代人才集中于湘江、阮江、洞庭湖、资江四个地区的框架结构;以及历代各朝湖南人才的主要特色和由南向北发展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