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TBL,Task-based learning)结合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LBL,Lecture-based learning)应用于遗传学教学的可行性。以TBL结合LBL教学法在我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遗传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本科遗传学教学过程中,TBL结合LBL教学法的实施,教学效果优于LBL教学法,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LBL/TBL双轨教学模式在提高医学影像学教学效果中的价值。方法:96名学生被随机分成传统LBL教学模式组和LBL/TBL双轨教学模式组分别进行影像学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结果:采取LBL/TBL双轨教学模式的学生的阅片成绩、理论考试成绩以及对授课模式的认可均明显高于传统的LBL教学模式(p<0.05)。结论:LBL/TBL双轨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学生对医学影像学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如今,口腔显微镜已广泛运应用于牙体牙髓科的临床操作,为术者提供了更细致牙体术区视野,极大地提升了牙髓根尖周疾病及牙体修复的治疗效果。因此,牙体牙髓专科医生应当具有在口腔显微镜下进行根管治疗及预备牙体进行嵌体修复的能力。目前,嵌体已广泛运用于牙体微创修复的治疗,将口腔显微镜下进行牙体预备进行嵌体修复纳入牙体牙髓操作考核体系中,能更加系统全面细致考查牙体牙髓专科医师对现代牙体微创修复治疗技术的掌握情况,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研究网络微课堂在口腔住院医规培学员牙体牙髓科室轮转培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及开发前景。方法:选择我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共52名,轮转牙体牙髓科室结束时采用问卷调查和考试考核等方法对牙体牙髓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按照大纲要求设置考核内容,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实践技能考试、教学满意度。比较两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在牙体牙髓科轮转实习的效果。比较两种教学方法之间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应用网络微课堂方法理论考试平均分高于传统教学方法,前者通过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实践考试平均分和通过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住院医师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调查评分结果,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在牙体牙髓科轮转培训过程中结合网络微课堂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培训学员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住院医师对教学过程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融于TBL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病理生理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把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班分成两个小班,一个小班进行融于TBL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另一个小班进行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在课后在线测试及病例分析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融于TBL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促进我校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的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在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中的作用,选取口腔医学院高年级四个班120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取其中两个班60名学生采取学生SP教学模式,另外两个班60名学生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调查内容包括:教学态度与效果、医患沟通能力评价、学生对学生SP反馈信息评价、病例分析和理论考试测评等;学生SP组在实践教学效果认知态度上和医患沟通能力均明显高于讲授组,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SP组病例分析成绩明显高于讲授组,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SP组对学生SP的应用持较高的满意度;将学生SP引入口腔医学实践教学,口腔医学生可系统、全面的了解口腔医学临床技能的操作,改善其临床思维模式,并有效提高与医患沟通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TBL结合LBL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某高等院校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创新班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TBL结合LBL组和LBL组,每组30人,进行内分泌系统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教学,课前考察出勤率,教学结束后统一进行该章节知识测试及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测试成绩和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总结及统计学分析。结果:TBL结合LBL组章节知识测试成绩高于LBL组(P<0.05),TBL结合LBL组对课程教学的满意程度高于LBL组(P<0.05),TBL结合LBL组在课前5分钟的出勤率高于LBL组(P<0.05)。结论:TBL结合L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作为传统教学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病例引导教学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以本校05护理1班中专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儿科护理学常见疾病课程讲授中采用随机分组,试验组按病例引导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结果:大多数学生认为病例引导教学模式能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及自学能力;多数学生认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记忆和归纳能力;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学习效果。结论:病例引导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丁明娥 《考试周刊》2015,(23):178-179
为了探索在临床儿科护理教学中开展情景模拟与一对一教学结合法的可行性及教学效果,本研究在传统"一对一"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儿科护理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成绩分析,发现观察组学生理论与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不同课前准备时间和教师参与程度对TBL联合CBL教学法对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成果的影响。方法:以开放性胫骨骨折临床课程为教学内容,根据不同课前准备时间(1周或2周)及教师参与程度(全体学生课前集中布置教学任务或即时通信工具布置教学任务)将住院医师随机分为四组,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充裕的课前准备时间(2周)可以明显提高住院医师的测试成绩、临床分析及团队合作能力,而教师课前准备参与方式对教学效果无明显影响。结论: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充裕的课前准备时间可以明显提高住院医师在TBL联CBL教学过程中的测试成绩、临床分析及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