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应最大限度地转变学生在碎片化阅读学习中养成的不良习惯。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加强读物管理、方法引导、过程调控,使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收获到更多的知识、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在新课标视角下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主要有合理选用整本书阅读资料,及时总结整本书阅读方法,由课内向课外正向迁移学习,开展观摩研讨,促进交流提高。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应该打破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习惯。然而,由于学生阅读兴趣不浓厚,导致整本书阅读活动开展有效性不强。对此,本文以新疆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整本书阅读的内涵,论述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的经验,明晰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的问题,提出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建议,旨在促进新疆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的学习变得越来越 重要。而学习语文离不开阅读,阅读也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现在越来越倡导整本书阅读,通过读整 本书,把握书中的人物特点以及书中所蕴含的内涵。对于一些 经典阅读,学生都可以通过整本书阅读来把握人物以及情节 等。本文以《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为例,从当前学生的阅读情 况以及整本书阅读的策略两方面分析和介绍了整本书阅读的 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整本书阅读是一种比较新颖的阅读模式,顾名思义就是从整体上阅读分析一整本图书或者一系列图书。整本书阅读与其它常见的阅读模式有一定的区别,其主要阅读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加系统、更加整体地理解一本书的含义。高中学生从小经过传统语文阅读模式的熏陶,对于整本书阅读模式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握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5.
整本书阅读是一种比较新颖的阅读模式,就是从整体上阅读分析一整本图书或者一系列图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握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去习惯性地使用整本书的阅读模式,并合理安排浅层次阅读和深层次阅读的阅读结构。通过整本书阅读模式的应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6.
韩涛 《甘肃教育》2024,(1):56-60
近年来,在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的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项目化学习探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有力提升了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效。文章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学评价在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总结了评价虚假、无效、单一、导向不清的问题,进而结合具体案例,探究在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中教学评价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提供一个介入学生阅读实践的切口,构建以“评价”为纽带的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新模式,为改进和优化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整本书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采用一定的阅读方法,完整地阅读一本书,并在阅读过程中充分调动已有的学习经验与作者、文本展开对话。根据当下社会流行的碎片化、肤浅化的阅读习惯,提倡整本书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让学生养成整本书阅读习惯,能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将整本书阅读作为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高中语文教材也把《乡土中国》《红楼梦》《复活》等作为整本书阅读举例纳入其中,整本书阅读得到了充分重视,但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误区,窄化了整本书阅读的内涵,忽视了整本书阅读对于学生全科阅读和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价值。返璞归真,回到阅读本身,是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积极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整本书阅读能提升语文学习的深度、广度,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阅读能力。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课程内容与教学范畴是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目前,整本书阅读存在学生不会选书,教师缺乏阅读指导,阅读效果缺乏有效测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选书依据,结合课例介绍了对比阅读、搭建学习支架等阅读指导,以及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性评价、结果性测评等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整本书阅读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有序开展整本书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整本书阅读活动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的连贯性,通过布设阅读任务、开设阅读课堂、健全阅读评价等具体措施,整合学生碎片化阅读时间,打造更具效率的整本书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  相似文献   

11.
吕婷婷 《小学生》2024,(2):37-39
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这一要求,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并使整本书阅读成为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有力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以着重抓好四大策略,即给学生推荐有价值的阅读书籍、激发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方法、引领学生分享整本书阅读经验。  相似文献   

12.
开展整本书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具有重要意义。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开展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层层递进地形成对阅读的初印象、深印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文本中心灵活捕捉整本书的细节,深入挖掘整本书的内涵。文章具体以名著《儒林外史》为案例,分析整本书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实践,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整本书阅读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整本书阅读"同传统语文学习的篇章阅读或片断式阅读相比,无论从阅读量还是阅读的难度上都极具挑战。特别是那些年代久远,作品文字过于隐晦、难以把握其主题内涵的经典名著,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产生障碍。所以,要想有效地实施"整本书阅读",必须制订有效的阅读策略和阅读计划。教师的"善导"和学生的"悦读"应该始终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14.
学生阅读整本书有现实困难,教师利用项目化学习组织整本书阅读活动,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契机。精选项目内容、设计项目方案、优化项目策略,教师从不同视角展开教学设计,组织更多适合的阅读活动,为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纳入了课程内容,这是一个新型的学习任务群,同时也明确地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和内容,在小学阶段实施整本书阅读,老师应该重,项目化学习的运用,通过项目化学习,推动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促进有效学习,引导孩子们深入阅读,实现学习整合,让学生们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标改革深入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对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增加阅读量帮助小学生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为其阅读能力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特别是在深度学习视域下,整本书阅读指导又获得了更多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教师需要创新指导模式,进一步发挥整本书阅读指导在小学生语文学科综合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小学语文学科教师首先需要更加清晰地认识自身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的作用,要在与学生共读了解整本书情节内容基础上,根据整本书的内涵与特点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交流感受较深的情节,感悟整本书内涵的同时有自己的见解,带领学生对整本书的人物描写、写作方法进行鉴赏,不断促进学生能读书、读好书、懂读书、爱读书。  相似文献   

17.
学习任务群是语文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的主要方式。基于第三学段学生的阅读经验建构并实施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打开学生的阅读经验,建构多主体、层进性的学习任务群;要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融入学习任务群中,并搭建支架,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要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鉴赏作品艺术,共享阅读成果,碰撞思想情感。这样的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能推动学生的阅读向纵深发展,真正地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指的是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通过科学规划整本书阅读的课程供给,以满足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学习需求。这既是整本书阅读教学规范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发挥整本书阅读教学价值的外在保障。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契合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政策要求,体现了整本书阅读教学以及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定性,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如何建设整本书阅读课程,需要基于核心素养明晰整本书阅读的育人目标;强化顶层设计,精心组织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内容;注重过程管理,合理规划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实施;提升阅读成效,科学设计整本书阅读的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9.
整本书阅读能够重构学生的认知,提高核心素养,使语文学科建设更加完善。然而,在碎片化阅读影响之下,整本书阅读出现阅读内容随意化、阅读思维扁平化、阅读评价系统单一化等问题,这影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基于此,教师要转变阅读指导模式,重视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模式,学生也要养成深度学习的习惯。这样,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才能够从阅读中找到快乐。  相似文献   

20.
整本书阅读冲破了语文教学狭小的格局,不仅促使学生精读,还引导其进入泛读的状态,这样就能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深度整合在一起,将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有效地融通在一起,进而提升他们自主阅读的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整本书阅读,并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如何展开阅读,并促使他们展示阅读成果,这样才能凸显出教学的过程性,并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