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单一主体为特征的"主体—客体"结构理论诠释执政实践,难以准确地揭示执政主体的内在差别和全面反映执政主客体间的相互联系,以"执政主体—执政客体—执政主体"的理论诠释社会主义执政实践的基本结构,才能够凸显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执政实践主体的地位,正确认识和处理执政党主体和人民群众主体之间的关系,全面反映执政主客体之间的联系,揭示执政实践发展的完整的动力机制,为转变党的执政方式,改革社会的政治体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客体是实践活动结构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具有对象性、多样性、拓展性和受动基础上的制约性的特点。执政实践活动的客体具有客观性和实践主体的自主选择性的特点。现有的执政客体理论把人民群众、或是国家政权、或是社会事务作为执政实践的客体,存在着理论上的误解与偏颇。社会主义执政实践的指向对象应当是社会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格不仅来源于宪法这一国家大法的赋予,也来源于中国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28年浴血革命取得政权的拥护和55年社会主义建设丰硕成果的认可。但执政又不仅仅止于资格,还需要有能力。实事求是讲,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从“封闭状态下执政”到“开放状态下执政”,其执政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对执政能力更有着完全不同的要求。当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整个社会呈现出与我们已经熟悉了的、习惯了的、学会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话语权本质上是思想支配权、统治权。在近现代以来的政党政治中,它集中体现着执政党的思想统治实现程度,反映着执政党的公信力状况。从执政党公信力提升维度看,意识形态话语权应当凸显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彰显党执政的“理想的意图”、持续提升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中存在着话语传播形式与人民现实生活相疏离、个体实际行为与执政党的执政意图相背离、所传播的话语内容与执政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新时代从执政党公信力提升维度看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应当立足现实生活强化意识形态话语的说服力,应当在内容创新中提升意识形态话语的引领力。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是研究新加坡政党政治与政治发展的力作。本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进路,本书从独具创新意蕴的“执政党执政形态”视角出发,完整再现了人民行动党对新加坡国家政权掌控的表现状态,包括该党取得并运作国家公共权力,实现政党政治目标的整个过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分别对人民行动党执政历史、执政方式的现状和执政前景,以及该党的执政环境、对社会和国家的控制方式作了全面、细致和深入的考察,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国内外政党比较研究和执政党理论研究的既有成果,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选择具有不同的方式,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具有历史的合法性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认同需要更新资源。从世界范围政党执政的通例来看,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关键是始终保持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方针,坚持执政为民,最大限度地获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执政权力的支持。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在党的建设过程中,都对保持和巩固执政党地位问题有清醒的警觉,并作了深刻的阐述,是指导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7.
面对改革发展的新起点及疫情冲击的新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突出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即执政一切为了人民、执政紧紧依靠人民、执政成效由人民评判,这是对中国特色"执政为民"理念在新时代下的继承和发展,与西方宪政观在理论基础、出发点落脚点、人的发展的实现方式等方面存在根本性差异。"人民至上"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基本依归,其要求把人民群众作为国家治理的价值主体、实践主体和评判主体。  相似文献   

8.
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老问题,目前在一些青年同志中仍然存在糊涂观念。比如有人说,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样的规定本身就是矛盾的。在一些人看来,既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事情都应该由群众自己直接来决定,共产党也“干涉不着”;如果共产党执政,发扬民主就是“搞形式”、“走过场”,什么事情还得由共产党说了算;甚至有人公开提出要“踢开党委闹民主”。很明显,这种把共产党执政同人民当家作主对立起来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有必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一步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9.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执政的一条新经验,也是确立正确的执政方式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党执政方式的三个基本要素。贯彻落实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党必须坚持科学精神来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必须把民主执政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来抓;必须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相似文献   

10.
四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55年执政积累的成功经验中,包括“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说,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点的话,通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则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于执政党的要求和期望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不断给执政能力增添新的内容和要求,执政党必须通过变革和创新,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赢得人民群众最广泛的认同。执政能力越强,越容易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时期,我党已是取得全国政权的执政党。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包容性思想方面进行了艰辛地探索实践,有成功的经验,更有失败的教训。回顾总结这段历史,由此得出的必须科学把握发展和整合社会利益的主线、始终坚持固本包容的基本原则和坚定地走"体用统一"的实践路径等几点启示,对于我党执政包容性思想的建设与发展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而坚持依法执政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关键,是实现民主的基础和要求,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核心。因此,依法执政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国际环境对执政党执政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当前,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为执政党执政安全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和曲折发展,又使执政党的执政安全面临严峻挑战。要维护执政党的执政安全,必须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原则,也是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依据“以人为本”原则的要求,加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要突出两个“人”,即执政者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此,一方面要提高执政者的素质,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另一方面,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把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严格执法办事三者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党的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依法治国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同步推进,保障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同时也是执政党。坚持党的政治阶级性是维护政党权的需要,扩大党的政治容纳性是维护执政权的需要。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是对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的一个考验。执政党的政治容纳性,主要体现在执政党的执政理念、组织基础、社会基础、政策主张等方面。执政党既然掌握了公共权力,那么,它就占据了公众进行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等方面的主渠道,因此必须处理好代表特定阶级、阶层和群体与代表社会整体的关系,这也要求执政党政治应具有容纳性。政治容纳性是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的内在规定;中国国情需要执政党的政治容纳性。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样一个重要指导方针的提出,是我们党得出的正确的治国基本方略。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处理好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首先必须保障依法行政,再者加强以德治国,形成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与以法治国相补充,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完全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革命胜利的法宝;毫不动摇地坚守党长期执政理念,坚决捍卫党长期执政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以及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保障。党长期执政理念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并仍将经受考验。在全党进行坚守党长期执政理念的教育应当成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应对法治的涵义、原则和特点等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明确实现法治的关键在于依法行政以及法治环境中执政党应遵循的准则。  相似文献   

20.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既是党的宗旨,也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领导,最根本的就是把自己的宗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