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德治”强调“德教为先” ,涵盖从政治领域到日常生活的基本道德秩序。“德治为本” ,“德教”是“德治”的基础。与法治相结合的德治关键是加强公德建设 ,充分保留道德的“衡平空间”。德制法治 ,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
论“孝”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及其启示●肖群忠《孝经》引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伦理和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地位。关于孝为德之本,笔者已有专文论述,本文拟论“夫孝,……教之所由生也”。所谓“生”,以笔者之理解...  相似文献   

3.
一凡 《湖北教育》2014,(2):61-61
中国古代官德,是古代居官从政者的职业道德,其内容涵盖了“道”“德”“法”三方面的问题。“道”,是为官的原则;“德”,是为官的修养道德;“法”,是对为官者权力的规制。古代官德不仅包括古人居官从政的具体道德准则,同时还体现着古人的治国方略和制度设计,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如西周时期周公旦提出“明德慎罚”思想,认为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以实现“保民”,通过修德性、行德政、施德教,来达到治国安民的目的;春秋时期郑国子产提出“宽猛相济”思想,认为应针对社会形势的需要,灵活确定统治策略,让强硬的治理措施与宽仁的统治策略相互补充;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德主刑辅”思想,强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这些向世人展示了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对于“德”的深刻理解,而作为一个明智的历史文化继承者,我们对古代官德内涵的界定及解读也需要放宽视野。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法”“德”涵义不同于现代的“法”“德”涵义,中国古代“法”“德”概念的演变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反映,是古代中国人生存状态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古人对教师的定位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道”即“道理”,包括为人处世,做人的道理,其次才谈到“业”。由此可见,古代教育是把“德育”放在首位的。现代教育讲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样“德”也在首位,那么,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该如何融德教于教学呢?  相似文献   

6.
古代散文如何欣赏和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散文之部”如何教,内涵不完全相同。前者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古代散文的文体特征是什么。一是所欣赏的那篇文章的特点是什么。欣赏时结合这两个问题就可以了,可以是课程行为也可以不是课程行为。后者首先是一个课程行为,那就要考虑到学生关于古代散文的知识基础,教材的编排特点和意图.教学计划和时间,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课型和过程的设计等要素。  相似文献   

7.
中国刑法呈现出泛化的特点,站在历史的角度考察,这一特点与中国古代刑治主义的法律体系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中国数千年白勺.法典,尽管分别冠之以“法”、“律”、“统,,的名称,实质上都是刑法典。儒家重“德”,而法家重“法”,无论“德治”还是“法治”,都是公权之治。儒家的“德治”不是要废法,恰恰是以“法”为支撑。  相似文献   

8.
党校教师讲究师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德”,不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立国”之基。中国古代思想家既重视以德修身,也重视从教以德。“不患位不尊,而患德不崇”(《后汉书、张衡论》)、“树德莫如滋,除害莫如尽”(《战国策》)、  相似文献   

9.
略论我国古代蒙学的伦理教育特点●李贵洁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以儒学为主体。儒学极为重视教化,所谓“人君之治,莫大于道,莫盛于德,莫美于教,莫善于化。”①主张通过教育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而作为基础教育的蒙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翻译史上的“文”“质”之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史上“文”“质”之争原因的阐述.对其派别和特点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大器晚成”一语为老子《道德经》所援引的古“建言”者之言。从古文章法,从“晚”与“免”、“器”与“成”、“成”与“盛”诸字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论证:“大器晚成”即“大器免盛”;“建言”者的取意、老子援引的取意都是“最能盛者不盛”;不是古往今来诸多注家及今人所理解的“贵重器物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等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论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理念。"人文"内在地包含了"文"与"人"两套话语系统,以"文"为核心,在"文"的规范与制约下展开"人文"的矛盾张力,中国古代文论在自身的论阈中体现了独特的哲性之思。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思维模式与理论内核的"人文"理念迥异于近现代西方"人文"理念的一维思维指向,"文"与"人"在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动态平衡中显现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本色,具有人文底蕴的中国古代文论的历史发展脉络也为当下的"人文"之思注入了中国式的思维维度与理论深度。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上古图文”与“传世文献”之二重证据体系研究发现:中国上古神话并非古人“幻想”之产物,而是先民以其“自然观念”和“自然语言”对上古“飞碟时代”之描述。先民没有与“飞碟时代”对应的“科技观念”和“科技语言”,他们以其“自然观念”和“自然语言”对之所作出的理解和描述,就形成了以比喻、形似、隐喻、暗示等“谜语”形式说出的上古“神话史”。所以“飞碟观念”正是破解中国上古“神话一谜语”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4.
"囧",因楷书外观貌似失意的表情,遂在网络语中迅速窜红,并被主流媒体关注,形成一种网络风尚。许多人认为,流行字符"囧"是个"复活"的古代汉字。古"囧"今"囧"是同一个字,其实,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词语。对于这种古字新用现象,我们要客观、理性的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同时不断与时俱进,时刻保持中华文化的先进性与进步性。  相似文献   

15.
先秦诸子分别从经济、人性、社会关系和制度等方面,深刻地揭示了产生犯罪的原因。由此提出了“富民防罪”、“教民以礼”、“兼相爱”和“以法治国”的具体主张。先哲们的所对犯罪原因的深刻归结,对预防犯罪具体措施上所体现的“综合为治”的辩证逻辑,是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是现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色彩观既是“颜色色彩观”,又是“广义色彩观”、“哲学色彩观”,并在文学、语词、文字、训诂、绘画、工艺美术及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流露出“尚青”的观念。作为“审美方法论”的“大色彩观”一直都“参与”着中国人的理性思维,共同“营造”着具有审美特质的中国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17.
把握主旨和内在逻辑是教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前提。关于主旨,从意识形态与人学两个维度把握,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四有"新人。关于该课程的内在逻辑,现有教材按照"思想(意识形态)—道德修养(人学)—法律基础"架构编排,其弊端是缺乏内在逻辑理路,不利于教与学。对治之道是本乎主旨的理解,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按照"道德修养(人学)—思想(意识形态)—法律基础"进行重构,显得更加清晰合理。  相似文献   

18.
古代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依靠深入民心的律令,它突出的特点就是时令禁护;道德教化是律令实施的基础,刑罚是律令实施的保障。虽然古代有很多生态保护制度,但也存在生态失衡问题。反思古代生态保护的得失,吸取经验和教训,以便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对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辩证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传统文化是中国实际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要求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就必然包括了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缺一不可的。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实现发展的基础和补充,中国传统文化不断丰富着马克思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也不断弘扬着中华“实事求是”的民族精神,实现了“民本思想”向“人本思想”的转化,寻得中国人民自古以来追求的“和谐”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20.
中餐的"味道"审美特有鲜、香二元结构,与阴阳模式相对应。"鲜"味离不开水与咸味,它萌生于远古烹饪品的羹中,经过从动物到植物的概念扩展,到其本质"味精"在近代的被提纯,经历过几千年的孕育过程。鲜的确认使人类味觉变四为五,是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