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在教学条件比较差的农村小学,缺少实验器材,教师可以因陋就简,自己动手制作月球模型进行月相变化实验。取一只乒乓球,一半涂成黑色,在黑白分界线上下各钻一个小孔。用木板做一个底座,中心穿插一根铁丝,把乒乓球套在铁丝上,用胶布在铁丝上绕几圈,一定要挡住乒乓球不下落。学生实验时,让学生把自己的头当作地球,电灯或别的发光物体当作太阳,乒乓球当作月球,使乒乓球的白半球始终朝着太阳。将作为月球的乒乓球由西向东绕自己的头部慢慢转一圈,观察乒乓球白色部分的变化,可以看到月相圆缺变化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明确认识月相变化的原因。湖北省…  相似文献   

2.
有月环食吗?     
在光的直线传播教学中,当分析到影、日食、月食等现象时,学生们把日食现象与月食现象进行类比,提出了“有日环食,也有月环食吗?”的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的争论,下面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方法。 1 月球在什么位置才有月环食? 站在地球上的人处于月球的伪本影区,就能看到日环食,假如月球能处在地球的伪本影区,因能被太阳光照射到,就有阳光反射到地面,所以,月球位于地球的伪本影区内是不能出现月食现象的。假设有月环食出现,以日、地、月三球心的连线为轴线,则月球运动到的位置应该是:月球轴线周围部分在地球的本影区内,边缘部分应在半影区内。  相似文献   

3.
新教材中每章后面都安排有“问题研究”,让学生有更多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机会。如何处理这部分内容,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的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为例开展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4.
杞人忧月     
2005年,K国政府通过了用核弹摧毁月球的报告。科学家说:摧毁月球,将使整个地球成为人类的天堂,寒冷的冬天将一去不复返;而且摧毁月球将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只需要在K国的“联盟”型火箭上装上6000万吨级的核弹头,然后将它们射向月球即可。  相似文献   

5.
如果月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我们就有机会看到月球的所有区域。如图1,月球在A位置时,a面正对地球,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月球的a面;当月球公转到B、C、D位置时,由于月球没有自转,a面的朝向不变,在地球上则先后可以看到月球背面的部分区域(浅灰色部分)和全部区域(浅灰色部分)。实际上  相似文献   

6.
1 问题的提出有这样一道题(见高考三人行系列丛书———高考总复习·物理2 0 0 3年3月版第85页) :设想人类开发月球,不断把月球上的矿藏搬运到地球上,假定经过长时间开采后,地球仍可看作是均匀的球体,月球仍沿开采前的圆周轨道运动,则与开采前相比(A)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大.(B)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小.(C)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长.(D)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短.学生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BC和BD ,有两位同学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各执一词来找我评判.选BC的甲学生的理由是:月球上的矿藏搬运到地球上后,会使月球和…  相似文献   

7.
月球之旅     
引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38万千米,质量为地球的1/81。月球自转与公转同步,因此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正面——晴区。月球没有大气层,昼夜温差极大。月球有22个玄武岩构成的“月海”,最大的“风暴洋月海”面积达500万平方千米。月球有许多环形山,最大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303千米。  相似文献   

8.
月球旅行     
数百年来,人们就向往着到月球上去旅行。每当看月亮的时候就会提出一些问题。月亮上是热还是冷?有人住在那儿吗?那儿有植物或别的生物吗?当我们用望远镜来观察月亮时,我们看到一些线条和圆圈。人们过去常常说这是月亮的面孔,月亮上还有一个人呢?你也许在儿童的故事书里看到过这种图画。当然,月亮上根本没有人。线条和圆圈是山脉、山谷和深坑,月亮上也有平原,表面相当平坦。关于月球,我们知道些什么呢?首先,如果我们把月球和地球相比较的话,我们发现月球小多了,大约相当于地球的四分之一。月球围绕着地球旋转。在月球上,白天和黑夜都是漫长的…  相似文献   

9.
在五年制小学《自然》第五册第十三至十六这四课中,与“东”“西”方向有关的内容有五处:一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二是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三是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四是月食时东缘先亏;五是日食时西缘先亏。 学生辨认地球在宇宙中的“东”“西”方向,是教学的难点。在农村小学缺乏地球仪的情况下,本人用图示法指导学生直观辨认地球在宇宙中的“东”“西”方向,以丰富学生的表象,发挥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兹举三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球防护网     
万能博士的业余爱好是观察天体。这天,他在家用“超级望远镜”观察月球。月球表面坑坑洼洼,布满大小不一的环形山。万能博士忽然发现,从月球方向飞来一颗巨大的陨石!按陨石的飞行速度,几秒钟后地球将“中弹”!  相似文献   

11.
“地球”一章的电化教学李红心一、扩大视野,增强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在“地球”一章的教学初始,我首先投映幻灯把学生带进浩瀚的宇宙,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趣味性,使学生对宇宙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了进一步加强学习,我还投映了在月球上观看地球...  相似文献   

12.
月亮,这个宇宙中离地球最近的天然星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本世纪,“嫦娥”故乡中国加快探索月球的步伐,我国“嫦娥奔月”工程“绕”“落”“回”三阶段目标的实施时间表已确定,在这份时间表中,第一期绕月工程将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第二期工程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使其降落在月球上并进行探测和自动观察,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与物理参数;第三期工程目标是研制和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月表采样器、机器人操作机械臂等,采集关键性样品返回地球,对着陆区进行考察,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选址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3.
课题是教材的眼睛,是揭示教学内容的钥匙。妙引课题,有利于学生尽快将浓厚的兴趣注入课堂学习之中,更有利于教师点破教学重点,让师生共同用这钥匙去启开知识大门。本文浅淡几种趣味导入新课法。 (一)悬念法。“地球上人口爆涨,为生物生存带来极大危机。月球是人类最先征服的星球体,科学家们在设想:把地球上的一部分人迁到月球上去,既可改善地球生态环境,又可开发月球,真是一举两得。究竟月球上能不能使生物生存呢?为啥月球被征服这么久了,人们还不能迁到月球上去?我们来学习《探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1999,(4)
什么是温室效应? 月球上白天的温度可达120℃,夜间温度可低到-180℃以下。月球上昼夜温差大,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包围着它。地球由于有大气包围,太阳的辐射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地面增温后向外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一小部分能量向外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向内射向  相似文献   

15.
地球的脸是蓝色的法国巴黎天文台的几位天文学家前不久用月球当镜子照出了地球万物的平均颜色。天文学家测量了地球万物反照在月球阴影部分上的光谱,结果发现,地球万物的平均颜色为蓝色,但其中还夹杂着红外光谱,这一现象暗示地球上长有大量的植物。  相似文献   

16.
课堂上,由于教师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已乐于发表个人的感受与见解,部分学生开始有个性地学语文了,教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惟一了。但稍作观察、分析,你又会发现不少教师把“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什么?”“你想说什么?”之类的问题当作“万能钥匙”,不根  相似文献   

17.
今年初,有5位俄罗斯科学家郑重其事地向他们的政府提交了一份建议:摧毁月球!5位科学家认为月球是地球许多自然灾害的祸根。但中国的5位超级辩论大师兼科学家———季飞机、朱坦克、蔡摩托、徐潜艇和李油轮不答应这件事,于是世界总统阿里达·米特决定来一次摧毁月球辩论大赛,双方当即开始比赛。首先由正方的1号卡利夫斯基发言:“月球引力使地球的海水潮起潮落,使得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它还把地球拉歪了,使地球一年四季气候变化无常。”反方的季飞机不同意:“如果没潮起潮落,水力发电站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人类就用不到便宜的电;地球自转速度…  相似文献   

18.
咦,是什么声音?哦,是“西瓜号”飞船飞过来了。两位小朋友正坐在栽满花儿的飞船上呢。他们要去哪儿呀?原来,早在一个月前宇航局就委托《小学生之友》编辑部寻找两位小朋友。搭乘“西瓜号”宇宙飞船,把地球上的花儿带上月球,希望能在月球上给花儿安个新家。  相似文献   

19.
《小读者》2008,(12)
好奇10:日食和月食有什么区别?答:地球和月球按照独立的轨道分别围绕太阳和地球公转。当地球和月球的公转轨道在一条直线上重叠时,月球或太阳就会被遮挡。日食发生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而月食发生时地球  相似文献   

20.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月球的有关知识,课前学生对月球的基本情况了解的多少是学习这一课的基础。第二部分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通过在不同高度、不同角度向沙盘里扔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子,观察沙坑及其影子的变化,从而联想到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原因。第三部分了解阿波罗登月计划及其在月球上的科考发现,包括月球的面积、重力、温度等。最后让学生设想如果到月球上旅行,需要什么物品和设备并设计未来的月球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