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社会上出现了新的群体,被人讥讽为“啃老族”或“傍老族”。其成员多为大学毕业、中学毕业生,或社会上的闲散人员。  相似文献   

2.
浓墨淡彩总相宜———记著名画家李凌云●罗唐当今社会,到处都可以听到“书法家”、“画家”、“艺术家”之类的头衔。有些“家”在社会上名气“如日中天”,但在艺术界却无人知晓、无人肯定;也有些“家”们在社会上默默无闻,但在艺术圈子里却得到充分的肯定。居京多年...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研究》2005,(11):24-24
教育部近日在官方网站转述湖北省教育厅的说法称,社会上打着“专本连读”、“五年一贯制本科”、“预科”等幌子进行“招生”的,都是欺骗行为,并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上当。  相似文献   

4.
苏军 《上海教育》2010,(7):37-37
凡是有考试,就能出热点,就会出新闻,这几乎成为近年来在社会上屡屡呈现出来的一种挥之不去的“大众情结”和“媒体激情”。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公告”、“通告”的特点、用途及二者的异同;指出了目前社会上滥用、混用“公告”、“通告”的现象,阐明了公文使用应当规范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提起百度,人们总会想起“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佳雇主”等称号。但是发生在这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裁员事件,却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社会上许多人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和学生“无关”,和小学生更是相距甚远;廉政是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的事,让小学生接受廉政教育,将廉政文化引入小学校园,那是“头痛医脚”,是“大人生病孩子吃药”。  相似文献   

8.
浅谈在中国开展双语教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往来愈加频繁。社会上对“双语人才”的需求直接刺激了学校的教学,出现大量以“双语教学”为特色的各类学校。  相似文献   

9.
近一段时间,“苏丹红”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严重关注.“苏丹红”到底是什么?请阅读并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领”色斑斓的时代。现在社会上至少存在着五六种“领”。蓝领,属于“劳动”者,干体力活容易把衣领弄脏;白领,属于“劳心”者,坐办公室的;粉领,那是白领中的一部分女性,而金领,是指白领中的高级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里,我选修了一门与会计专业相距甚远的冷门学科《储运管理》。那时,“物流”在社会上还是一个生僻的名词,“储运”才是人们所熟知,其实,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2.
在大众文化语境中出现的“赵本山艺术”,是一种以“大众文化形态”为主要呈现方式、“多维性”的文化景观。中国社会的“多元”欣赏者对其进行了“多元性”阐释,使其被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人们广泛认可,并且成为了大众文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不知诸君是否还记得,许多年以前,社会上为工资收入“脑休倒挂”鸣不平,编了许多顺口溜。可是,当各  相似文献   

14.
开放的社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所以,家长们也要引导孩子,使孩子的头脑变得复杂一点,否则不仅会好心办坏事,还可能容易受骗上当。从家长们的主观愿望来说,并不希望孩子头脑复杂。一方面,似乎孩子单纯、听话,头脑纯净,有利于专心致志读书学习,可减少外界干扰;另一方面,防止孩子接触社会上的三教九流,也不要知道社会上太多的阴暗面,免得孩子学坏,还是认为“孟母三迁”式的教育更可靠。然而,如今的外部环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对于孩子来说,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真是无孔不入,“孟母三迁”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王晓泓  林晨 《家庭教育》2005,(9B):32-33
经常听到有些妈妈抱怨自己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交往”,担心这样下去,孩子长大了在社会上“吃不开”。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无论内向还是外向,他们一开都是天生的“人际大师”,就看你怎么培养!  相似文献   

16.
对中小学名师走穴这一问题社会上讨论得很热烈:社会上将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补课赚钱称之为“走穴”。其实,教师“走穴”早已不是新鲜事,但发展成今天大规模、成体系的态势,有其存在的理由和空问。教师“走穴”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具有可能性与必然性,这是我国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也是在社会尊重知识的背景下中国人事制度改革跨出的可喜一步。但若论其利弊,或是应鼓励还是抑制,尚需时间去证明。下面笔者想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技术     
《中文自修》2007,(7):115-115
“科学”一词很少在中文里单独出现,它总是与技术连在一起,于是干脆造一个新词“科技”,而人们理解科技时往往更强调后面的“技”,而不是前面的“科”。社会上大多数人不知道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事实上,科学和技术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18.
如今,在社会上或家庭生活中,带“电”的东西可真不少:电灯、电视、电话、电脑……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年来就业门槛的不断提高,社会上关于“人才高消费”的讨论也日渐增多。从人力资本角度审视“人才高消费”现象,可以看出“人才高消费”是人力资本临界值提高的结果,是适应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人才”的定义:“德才兼备并有某种特长的人”。其实“人才”的概念是相当宽泛的,它涵盖至各个领域和各种层面。当前社会上对人才的理解和诠释产生了一些误区,往往会问:“技术工人是人才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