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敬业与爱生     
敬业与爱生李静,赵翠艳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要敬业。教师的工作是一项非常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说它平凡,是因为教师常年累月地进行着默默无闻的、短时间看不到成果的教育和教学实践活动;说它伟大,是因为教师责任重大,是教育人、培养人的“...  相似文献   

2.
论教师的“质性”敬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曾在深圳上海两地几所中小学中调研时发现,大多数教师平均每天至少要用2—3小时批改作业。且很多教师反映他们所批改的作业对于提高部分学生的成绩作用不大。当他们想到与某些学生交流时却没有了时间。甚至连思考如何改进教学的时间也被教学常规工作所占用。这样不仅使教师因大量批改作业、完成教学常规而累的疲惫不堪,学生也因天天承受超负劳动而兴趣全无。我们将以上所提到的教师敬业的方式称为教师的“量性”敬业。教师“量性”敬业实质就是教师只注重自己在教学中投入的时间与精力的数量,而忽略了自己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的效率。要改变教师“量性“敬业的现状,就必须改变当前所盛行的粗放型的教育,实行精致型的教育,提倡教师的“质性”敬业。所谓精致型的教育是通过增加内涵性投入(主要是情智投入)如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发展教师的德行与情智等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他主要依靠教师的巧干精神。比如,当学生记忆某种知识有困难,教9币会根据要记忆知识的特点(是否具有逻辑性,是否具有内在规律性。)引导学生采用一些符合记忆规律又适合自己情况的记忆方法。又如,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教师通常会分析其原因,并先满足他们那些与学习似乎无关但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兴趣,然后鼓励学生将这些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如果以精致型教育思想为指导思想,教师就会不断思考自己在教学上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又能够为教师自身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节省出进行反思或思考的时间。由此,我们将教师的“质性”敬业定义为教师在教学中以通过更多的智力投入而使常规教学工作时间缩短,教学效益获得提高。倡导教师的“质性敬业”要想从一种口号转变为教师的一种当下化的行为,就必须为教师提供一种思考问题的视角。笔者认为教师思考“质性”敬业的视角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何谓敬业?敬业即是对事业的敬重。换言之,即是对自己所从事的本职工作的热爱。那么,敬业精神就因“爱”而达到的一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精神。显然,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育“四有”人才。可见,教书与育人是教师所担负的双重职责,由此,教师的敬业精神就赋予了它特别的含义:一是要脚踏实  相似文献   

4.
“不误人子弟”是北京林业大学宋维明教授对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面对知识结构不断变化、信息不断丰富的大学生,做一个不误人子弟的好教师不是件容易的事。‘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做到这一点没有敬业、勤奋、刻苦和创新的精神是不行的。教师如果不敬业,怎么可能塑造出灵魂高尚的学生?敬业是教师能够有  相似文献   

5.
徐洋 《教育论坛》2006,(1):19-20
任何一种职业都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不但要有敬业乐业的精神,而且要真诚地爱学生,这是崇高师德的体现。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为适应社会的需要,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越来越高,教学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树立正确的观点和培养能力。因此,教学工作的内涵扩大了,对教学工作的要求更高了,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更高了,作为新时期教师的敬业品质不能只局限在“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使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所以,教师要具备“四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陆岩 《甘肃教育》2008,(19):15-15
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一项职业,更是一项事业当我们把教师这一职业当作事业时,我们就必须要有敬业奉献的精神和关爱学生的爱心。敬业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从事教育事业就要热爱这个事业,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过:“谁要没有强烈的感情,就不会有强烈的志向,也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上。”因此,教师必须拥有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唯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做出实效。  相似文献   

8.
试论当前我国高师院校的敬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敬业精神在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身上存在着“应然”与“实然”的冲突,客观上对师范院校的敬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越专业思想教育的传统模式,应构建以职业价值观、情感观和理想观为中心的敬业教育体系,容纳敬业教育要求多元化,提倡敬业教育内容丰富化,实行教育方式民主化。要勇于对学生敞开心扉,唤醒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角色感,培养师范生创业意识,精心建设饱含师范精神的校园化,形成敬业教育的立体效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敬业教育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9.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肩负着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播、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胸中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有火种。”这句话道出了教师职业的特殊与神圣,要胜任这个职业,就必须具备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敬业、好学、爱生则是高尚师德的三大支柱。敬业——师德修养的关键敬业精神是教师自觉承担社会和国家所规定的教师义务的体现。具有这种精神,教师就能把教育这种平凡而又艰苦的劳动当成光荣而又充满趣味的工作来对待,摒弃庸俗的价值观,摆脱世俗的偏见,理解种种不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教…  相似文献   

10.
师德话题是古老的,但其内容、要求和特点并不是亘古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想确保其顺利进行,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而师德作为整个教师素质的核心,直接决定着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工作效果,因此,面对课程改革,重视师德,研究师德,建设师德,以形成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生的教师队伍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人民大学和新浪网的统计,我国现阶段教师倦怠指数达到约30%,一个学校倘若有较多的倦怠工作教师,那将是十分疲惫的教育。于是有人问:教师的职业道德哪儿去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哪儿去了,教师的爱心又到哪儿去了?敬业成了人们聚焦的话题,然而教师的敬业应来自于教师对职业的热爱以及在责任与高绩效期望下的自我追求与要求,敬业不纯粹是纪律约束出来的,也不是传统道德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光环下折射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封冰 《教师》2008,(22):21-22
实现教育现代化,教师是关键。而时下一些教师的敬业品质存在种种不足,影响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提高教师的敬业品质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十六大精神,推进以法治校、以德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教师要确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和树立牢固的终身学习观,努力提高自身的敬业品质,加强职业素养,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敬业是一个道德的范畴,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的态度。由于教师具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职责,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对敬业价值观的秉持与践行有更特殊的意义和要求,因此,敬业应当是教师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14.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在教师职业活动范围内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集体、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它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制约着教师知识、才能的发挥;制约着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正误,成败;影响着教师的劳动态度、工作效果。它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动力,而且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自始至终影响着学生。从教师行业的特殊性讲,师德与文化业务是相辅相成的,要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必须有高尚的师德作保证。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提高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首先应教育广大教师“敬业”、“乐业”。所谓“敬业”就是忠于职守。所谓“乐业”就是热爱本职工作,这是中国传统的职业道德的两大准则。对于人民教师来说,“敬业”、“乐业”尤其重要。众所周知,由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艰巨性、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在工作  相似文献   

15.
小议师德     
师德不仅包含道德,也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立场和态度,法纪观念和行为等。崇高的师德具体概括为“敬业乐教、以勤精业、教书育人、热爱学生、勇于创新、严于律已,乐于合作和求实奉献”几个方面。敬业乐教。在深刻理解现代教育的性质、地位和功能的基础上,自觉选择教师职业,忠于职守,诲人不倦,一丝不苟。以为教育事业立功、立德、立言而自尊、自慰、自豪。敬业乐教是师德的核心内容。以勤精业。面对时代的发展,科学知识的激增,教师要保持“闻道在先”、“术有专功”就必须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坚持刻苦学习和修炼…  相似文献   

16.
洪立新 《辅导员》2014,(14):106-106
敬业是从心灵深处对待工作的良性态度,精业是在技术层面适应工作的水平。敬业的人不一定就能精业,但精业必须以敬业作为基础才能得以长久优化和发展,精业是敬业的升华与归属,失去了精业的敬业也就失去了现实存在的意义。如何让自己更理性的敬业,如何让我们的敬业更快得过渡到精业,值得我们每位教师的思考、实践和贯彻。  相似文献   

17.
教育转轨,关键是落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向广大教师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一个人的素质,是树立威信的前提,事业成功的前提,当然也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生工作的前提。提高教师素质一般主要是提高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等。思想素质是灵魂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要想干好这一崇高事业,首要的一点说是要不是有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政治激情,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爱岗是都是的天职,教师敬业应该表现在教学工作上的精益求精,教师的爱岗应该表现在教书育人上的诲人不倦。教师要“为人师表”。高尚的师德,完善的…  相似文献   

18.
一、提高自身修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前提 (一)勤于学习。诚信敬业,严谨治学 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善于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包括向学生学习,并善于自省和自我教育,提升亲和力和教育智慧。教师要善于读书,乐于读书,提升人生品味和文化底蕴,做勤奋的学习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要以诚实守信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敬业爱业的态度对待工作,以严谨治学的精神面对知识,以宽阔的胸襟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发展中,把教师当成第一生产力和第一决定因素,着力打造敬业、乐业、勤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学校管理者所要做的主要工作。每一位管理者都应该正确处理教师的自我发展与学校帮助教师发展的关系,教师要做好自我设计,学校也要为每个教师的发展提供各种条件。  相似文献   

20.
做好实验室工作,实验技术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要有敬业奉献精神;实验室面向教师和学生,实验室人员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管理措施,能否充分发挥实验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是衡量实验室工作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