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吕军 《大观周刊》2012,(35):230-230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啊!于是,作为小学语文课改实验教师的我们,常常在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谷倩 《大观周刊》2012,(15):190-190
我们知道“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啊!于是,作为小学语文课改实验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课改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3.
《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姊妹篇,是在解读儿童幸福观之后关注孩子健康人格培养的倾情之作。作者从家长反映最多的孩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吃手、安慰物依恋、安全感缺失、分离痛苦、害怕、撒谎和不良情绪等7个方面的表象入手,贯彻"学习一种方法,必须明白其中道理"的主张。本文摘自该书的序言。  相似文献   

4.
张金蕊 《大观周刊》2012,(44):336-336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要想重启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邀游,以下的几点做法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5.
贺培英 《大观周刊》2013,(9):114-114
小学语文习作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是小学生对自身的一种感知能力。小学语文习作反映了小学生对生活的发现,并通过这种发现还描述自己的感受。教师要站在小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孩子的心情,试着走进小学生的世界,用赏识教育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去学习。本文主要探讨了赏识教育的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以及赏识教育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6.
白玉霜 《大观周刊》2013,(12):132-132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占有很大的比例,一个人作文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他语文水平的高低。作文体现着一个人语文水平的综合能力,包括: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思想修养、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文化素养和写作习惯等等。但是在教学中,作文却是学生最难提高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最害怕的一部分,究竟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简单地谈一下自己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最美的月亮     
那个中秋节他和母亲是在医院度过的。母亲的手术是8月12那天做的。母亲感到身体不适,本来以为是老毛病,但医院检查结果竟然是癌症。他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不是害怕母亲经受不住打击,而是害怕母亲拒绝治疗。他的孩子刚满2岁,妻子  相似文献   

8.
王谦 《大观周刊》2012,(18):223-223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农村学校的孩子一方面生活经验贫乏,见识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他们逻辑思维远远不如形象思维那么发达。所以如果只教给写作理论.结果一定会是事倍功半的。怎样才能抓好作文教学,使他们变“怕作文”为“想作文”,下面就多年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刘玉静 《大观周刊》2011,(35):154-154
写作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是,长期以来,一些心理障碍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活动的进行,致使学生害怕写作,不会写作。  相似文献   

10.
蒋志美 《大观周刊》2011,(18):143-14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当今这个社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我们已无法仅用过去所学的知识教现在的孩子适应未来的世界.仅靠传统的注入式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一名语文师应该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快乐地学习语文知识.这是现代教育的呼唤.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呢?  相似文献   

11.
王培河 《大观周刊》2011,(27):195-196
古人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开展好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修养,增强语言积累,拓展阅读知识,提高读书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办学条件、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课外阅读量很少,这自然影响了农村孩子学业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张国平 《大观周刊》2012,(12):193-19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谈作文就害怕。要解决学生怕写作文这个问题,必须针对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使作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如何才能使高中作文教学走出举步维艰的尴尬局面,本人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谨供各位同仁参考研究。  相似文献   

13.
韩乐乐 《大观周刊》2012,(10):127-127
语文学科的启蒙教育已由原来的学前教育延伸至“胎儿教育”;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把家庭语文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孩子上学以后,家长不遗余力地为孩子购买大量激发孩子识字、阅读、写作兴趣的语文读物,着力培养孩子会话、作文等语文能力,它为孩子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奠定了必备的基础。按照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现今的初中毕业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阅读、写作和会话等语言能力。基于有了这样的铺垫,我们有理由和信心提出:高中语文老师,请你用“放手——牵手——放手”的方式教语文。  相似文献   

14.
当你遇到烦恼事又没有什么进展时,请不要停下双脚,再往前迈一步,只要一步!一群小女孩在练习跳水,其他孩子都已勇敢地从三米跳台跳下水,只剩下一个小女孩没有跳,恐慌写在她的脸上。老师在旁边鼓励,周围同学也在鼓励,但是她害怕,害怕得泪水流了出来。  相似文献   

15.
袁虎城 《大观周刊》2011,(52):135-135
有一段时间.众多的教师聚在一起讨论初中语文教学的走向问题.不少教师提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说语文教学有些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的境界.以至于有些学生们害怕上语文课,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细想起来,要想真正重启语文乐园的这扇大门.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遨游.我们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以下的几点做法.请同行们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6.
朱幕渊 《大观周刊》2010,(46):53-53,47
语文学科注重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注重的是“人文性”,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我们作为语文老师,要使语文课生动有趣,在语文教学中就要特别重视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带着感情的教育一定是精彩的、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李俊 《大观周刊》2012,(45):326-326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现就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水平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郑华凤 《大观周刊》2012,(19):213-214
语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教学走进生活是克服语文教学中种种弊端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母语教育的成功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在实践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对接”的现状是十分尴尬的:前一时期,受一切为了应试的影响,正如人们所批评的“语文教学只见‘语’不见‘文’更不谈‘人’,语文教学仅限于课堂上的技能操练。”充斥课堂的是技法的训练,把一篇篇好端端的课文掰碎了分析,嚼烂了喂给学生。而眼下则大力倡导“语文回归生活”,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话本身没错),于是乎大家又千方百计密切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这些探索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9.
书情书讯     
送给孩子的开学大礼《甜蜜园小学系列》本刊讯(记者韩阳)9月当孩子们都陆续开学的时候,一所特别的小学也迎来了他  相似文献   

20.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侯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活,都需要感恩。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