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义词语辨析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不仅与句法密切相关,也与语义、语用等因素密不可分。文章以现代汉语中“看起来”和“看来”为例在对其分别描写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辨析它们在虚化程度、句法功能、观察视角和语篇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建构了汉语同义词语辨析的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2.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范围最不固定,并且现代汉语中的同义词数量巨大,如果辨析不清楚,学生就会在使用上出现错误,同时汉语同义词之间的差别非常微小,区别比较困难,因此辨析同义词历来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文章试图运用同义词辨析的传统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来辨析"痛"和"疼",并以此为例来探究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如何选择辨别同义词的合适的方法,希望能对对外汉语领域下的同义词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何祥义 《学语文》2006,(5):41-41
“浑言”和“析言”是解释文言词语同义词词义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辨析该类词语的重要手段。浑言,即所谓概其略同,解释同义词词义间的一致;反之,同中求异,辨析同义词词义间的细微差异,则是析言。  相似文献   

4.
汉语同义词辨析既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时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时的重点。汉语中有一些动词属于A、B、AB类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关于这类词的研究并不多,而且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本文在语料库的基础上,在同义词辨析的框架下对这一类动词中的"迎""接""迎接"进行了分析,对比了这三个词在句中位置、词语搭配、语域分布三个方面的异同。做到以小见大,在更加客观的基础上辨析同义词,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词汇异常丰富。在这丰富的词汇中,有很多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如“诞辰”和“生日”、“依靠”和“依赖”等,这种词一般称为同义词.掌握辨析同义词的方法,弄清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这对于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搞好语文教学(新编中学语文课本里就有辨析同义词一类的练习),都有一定的帮助。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些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汉语同义词的辨析通常从意义(包括轻重、范围等)、色彩与用法等方面人手。其实,还可运用语义成分分析法进行辨析,就是说,对同义词的语义加以分解,提取其共同的语义成分,即“求同”;然后找出其区别性特征语义成分,即“辨异”。根据汉语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离析语素进行语义成分分析以辨析同义词  相似文献   

7.
胡茜 《学语文》2007,(2):42-42
《新华字典》中“抢”的基本义为:“夺,硬拿”。“劫”的基本义为“强取,掠夺”。“掠”的基本义为“夺取”。“夺”的基本义为“抢,强取”。可见这四个词的基本义极为相近,且《同义词词林》也将“抢、劫、掠、夺”收为一组同义词。本文主要根据《汉语大词典》等提供的资料讨论两个问题,一是这四个词是如何构成一组同义词的,二是对这些词稍作辨析。  相似文献   

8.
“达到”和“到达”在汉语中是一组同义词,同义词在汉语中不仅异常丰富,而且地位也相当重要。词汇丰富,标志着语言的丰富和发达。但汉语词汇的丰富和表达的灵活,给外国学生在学习上带来了困难,致使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往往词不达意,错误百  相似文献   

9.
袁园 《中学俄语》2016,(1):29-30
俄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义词,这虽然大大丰富了俄语的语言表达,却给俄语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义词辨析也成为俄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本文拟辨析“会议”类词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疼”和“痛”这一对同义词的辨析入手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对现有的一些归纳提出了质疑。另外,对如何把对同义词差异的分析研究更好的实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疼”和“痛”这一对同义词的辨析入手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对现有的一些归纳提出了质疑.另外,对如何把对同义词差异的分析研究更好的实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浑言”、“析言”是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用得相当广泛的训诂术语。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辨析同义词,但在汉语词义研究中还有其他一些重要意义:(1)启示人们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研究词义;(2)要求学者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因文考义”;(3)从义位、词的聚合关系、同源词等方面为人们考察汉语的词汇系统提供了帮助;(4)启示人们联系民族文化的影响研究汉语词义,等等。  相似文献   

13.
同义词及其辨析一直以来都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同义词的内涵及性质,同义词的辨析两个方面对汉语同义词作一论述分析。其中,同义词辨析涉及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4.
一次,有位教师问学生;“母亲和妈妈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同学们茫然不知。学生回答不出,这和教者是有关系的。对“母亲”和“妈妈”这类语体色彩不同的同义词的辨析,一地教师往往只满足于讲清“甲就是乙”就行了,不再帮助学生进一步辨析,使学生产生了“语体色彩不同的同义词完全等同的错觉”,这对培养学生准确使用祖国语言是不利的,我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加以重视。一般来说,语体色彩不同的同义词有以下三方面之分: 一、通俗亲切和文雅庄重之分。如“母亲”和“妈妈”,前者色彩显得庄重,后者色彩显得亲切,我们在使用时要有所选择,不能等同使  相似文献   

15.
《(孟子)同义词研究》以作所建《孟子》数据库为基本语料,采用“双重印证法”考释和辨析同义词,归纳出《孟子》同义词的七种格式,并从语言内部、语言外部详细探讨了同义词形成的原理。从同义词这一侧面描写了上古汉语词汇史的面貌,探讨了上古汉语专书词汇研究的方法与理论。  相似文献   

16.
双语教学中,对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辨析尤为重要.同义词的辨析方法及种类不能掌握,判断同义词的细微差别把握不准,往往会影响思想交流,带来误解,在双语的汉语教学中应做为难点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本汇集了1至6册的“然”字句40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语的丰富性、生动性和表现力。请同学们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逐一填出,并在句后括号内解出各词的意思,从而提高辨析同义词、增强语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在讲到“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时,有这样一段话:“汉语大部分的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的。这就是说,在最初的时候,只是两个同义词的并列,还没有凝结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单词”(见该书77页)。这里所说的“同义词临时组合”或“两个同义词的并列”的现象,在古代文献中极为常见,我们管它叫做“同义连语”。了解和分析同义连  相似文献   

19.
掌握和运用好同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一般说来,同义词之间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点,即“大同小异”或“同中有异”。要辨析同义词,必须结合语言实际,掌握充分的材料,从实际中指导学生认识,并通过分析对比,做到“求同”“辨异”,即找出同义词的“共性”和“个性”来。辩析同义词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我问你答     
本期是从“2006年中考易错题”中挑选出来的,主要考查同学们同义词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把握辨析同义词的一些方法,注重同义词积累。(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